馬致遠看著那棵茶樹,緩緩道:“我曾經聽說過一個說法,說一個人隻要做了好事,那麼就不用問他到底為什麼做了這件好事,善跡也是論跡不論心,這就夠了。”

秦鐸也道:“是啊,隻要能種下這些樹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也造福了很多人,管他因為什麼呢。”

楚孑卻還保有一些理智:“其實從這些樹的年份來看,很可能不是一個人種的,不排除有人在看到這位前人種樹的時候和他一起種之類的現象……”

“……但是這個廟裡隻有他一個人,大概率是成為了一個代名詞,一個象征吧。”楚孑分析道。

馬致遠和秦鐸也點點頭,“確實,這麼大片山,幾千棵茶樹,估計不是一人之功。”

馬致遠又分析道:“甚至,我覺得這位前輩的形象可能也未必真的存在,有可能是幾個人的合並或者一些合理的杜撰,因為我看這個廟的年份似乎比那些茶樹晚了不少……不過這也合理,這種廟肯定是後世建設的。”

“那小馬哥,有沒有辦法知道這位前輩的姓名呢?”楚孑問道。

秦鐸和馬致遠這才反應過來,他們一直前輩前輩的叫,還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麼呢。

二個人尋找片刻,但是很可惜,無論是門匾還是壁畫的內容,都看不出來這位前輩的名字。

這裡畢竟已經被各類曆史的痕跡所侵蝕了。

一邊找,楚孑不免覺得有些悲傷。

明明之前有這麼多人在采集大清山的茶葉的,但現在卻莫名其妙的沒有了,隻留下一些令人畏懼的傳聞。

其實他也挺想知道為什麼大清山的人們停止采集茶葉,轉而相信這些傳聞的。

但這應該要通過前輩的名字才能知道,畢竟清源村沒有村誌,也沒有老人了解這些曆史。

楚孑正想著,馬致遠和秦鐸也放棄了尋找。

這裡確實找不到這位前輩的名字了。

正當他們覺得惋惜的時候,秦鐸突然打了個響指:“對了!”

二人忙問他怎麼了。

“壁畫上不是記載這位前輩去參加科考,還考上了名次,之後還在京城結婚了嗎?”秦鐸一直在搞曆史研究,很多時候就要從蛛絲馬跡中尋找到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因此對這些事很敏感,興奮道,“我們可以從這個方向查啊,應該可以查到的!”

楚孑和馬致遠:“……”

這又沒有精確年份,一年一年的查可是會很費精力的啊。

但秦鐸依舊興奮:“這樣肯定是能查到的,相信我!”

一個專門做考古,一個專門做敦煌考古,都理解不了秦鐸這種主攻文獻考古的人的興奮。

隻要有一點線索,那就是找到信息的希望!

……

二人下山之後,秦鐸當天就回到社科院了。

不為彆的,就為查資料。

按理說這不是秦鐸的分內工作,但秦鐸偏偏是那種打

破砂鍋問到底的性格,隻要給了他一個由頭,他就不可能不一探到底。()

於是,經過幾天昏天黑夜,不眠不休的“戰鬥”,還真讓秦鐸找到了這位前輩的資料。

?想看鐵馬倦倦寫的《拒絕日薪百萬,頂流他隻想上學》第 158 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前輩就叫做卓清源。

可以說秦鐸在曆史記錄上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幾乎就確定了,這肯定是他們要找的人。

可惜,對他的記錄並沒有很多。

隻說他大概是嘉慶年間的一位來自邊遠地區的考生,很有學習天賦,從小就被稱為神童。

結婚的時候算是上娶,也就是入贅,娶了一個官員的女兒L。

而他的丈母娘,是來自一個經商家族的女人,那個家族主要做的就是茶葉買賣,所以耳濡目染的,讓他和他的妻子也非常喜歡茶。

這也也解釋了為何他的妻子去世之後,卓清源對種茶樹這麼有執念了。

更巧的是,秦鐸順著這條線索,竟然還查到了一點關於“清源村”的記錄。

清源村是在卓清源去世後十五年才改名為清源村的,應該是為了紀念和祭奠。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