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平等院和博格的這場比賽打得很激烈。
博格的體能很可怕,據說可以長跑三百公裡不出汗呼吸不亂。
博格擁有兩招標誌性招數,一是旋渦的洗禮,能用強旋轉球將對手球拍的拍線摧毀,連帶著將球拍也卷飛;二是螺旋的洗禮,利用精神力威壓讓對手直接斷線,陷入自己的“意誌循環”中,意識裡重複自己丟分的畫麵,仿佛時間不斷回溯,繼而意識和現實脫節,不斷丟分。
博格的這兩招是他技術和精神力開發至極限的體現。
但平等院對此嗤之以鼻。
極限?誰承認的?
長跑三百公裡這種事他也能做到,爬山涉水魔鬼訓練鑄就的體魄在球場上不會輸給其他人;技術和精神力,如果已經用“極限”來形容,那就說明博格已經在瓶頸期。所謂的極限,很難對付嗎?
平等院用自己的招數去不斷破解博格的“旋渦的洗禮”:旋轉太強但隻要抓住網球和球拍接觸瞬間球拍的施力方向,就能夠讓拍線存活,繼而利用拍線和拍框,以及球拍揮舞的角度去破解,或者“借用”球上的旋轉,隻改變球的行進方向,去反擊,去得分。
“螺旋的洗禮”最初也確實讓平等院受到震懾。
但他很快意識到自己處在自己的意識循環中。
他清醒過來發現比分落後,於是用自己的精神力硬頂了博格的精神威壓。
第一局時平等院因“螺旋的洗禮”丟了太多分,最終以5-7落敗,但第二局他就勘破了“螺旋的洗禮”的本質。他的精神力像是倒卷的海浪不斷衝破博格的漩渦,兩個人的精神力都化作漩渦在碰撞,於是理論上無形的東西也連帶著影響了現實,兩個人對戰時就憑空出現了不受控的風。
拉響反擊號角的平等院第二局反過來以7-5取勝,而第三局博格拿出了新招。
是單方麵的能力共鳴。
由他發起,映射某些人的網球招數和能力,在這場比賽中“汲取”更多力量:精神力和能量在球場上卷起了狂風,是他單方麵能力共鳴後從彆人那裡得到的東西。
日本隊這邊觀戰的人皺起眉:這看起來,旋風裡的意向,和精神力給人的感覺,像是手塚啊?
當然博格沒有打手塚那幾招標誌性招數,但他確實是在教導手塚的過程中達成了和手塚的能力共鳴,並且是他單向開通道的。
手塚對此也沒說什麼:他體驗過類似的感覺,他在國內和幸村就差一點在雙打時進入能力共鳴,那時候幸村應該也想單向開啟這一招,但他和幸村當時的實力差距沒有他和博格這麼大,他能抵抗,於是雙方都無法單向進入能力共鳴的情況下,兩個人便隻對這招“淺嘗輒止”,保護住了自己最核心的招數。
博格和他的實力差距要更大一些,而且現在是博格的單打。
如果是博格和手塚一起雙打,手塚也會抵抗一下所謂的單項能力共鳴的。但既然現在
不是他的比賽,那麼單向能力共鳴就隨意了——比較起來所謂的信息丟失是比不過幻影的。
想到這裡,手塚忍不住看了一眼小仁王。
注意到手塚視線的小仁王:“?”
怎麼看我,不看不二,真田,跡部啊。
博格進入單項能力共鳴後,平等院又落入了下風。然後平等院咬緊牙關拚命開足馬力,再追分追上去。兩個人這場打到搶七,平等院追球追到摔倒,讓自己狼狽極了。但看比分,他確實一路追上去了,並且和博格糾纏著。
博格大概是太久沒有經曆這種被死纏的比賽了。
他的精神力逐漸被平等院仿佛燃燒起來的意誌壓下去。
在這種前提下,什麼體能,什麼技巧,反而都不是決定性因素了。平等院燃燒的意誌足以彌補他們之間實力的差距,而後仿佛燃儘自己一樣,平等院拿下了這場比賽。
比分定下時觀眾們有一瞬的鴉雀無聲。
而後議論聲逐漸響起,有的觀眾大聲喝倒彩,也有人大聲給日本隊和仁王加油。
平等院幾乎在分數出來後就跪倒在地。
而看著比賽的人中,受到最大震撼的反而是德川。
這就是……這就是他想要在和平等院的比賽中展示出來的東西!是他想要表現出來的,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展示自己的決心。結果,平等院反而表現得更淋漓儘致嗎?如果是這樣,那自己這兩年來到底在糾結什麼?!
平等院卻沒注意到德川內心的震動。
他好一會兒才喘過一口氣,站起來去和博格握手。
博格深深看著他:“會有再對戰的機會的。你這樣的實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