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走上球場的幸村不覺得自己會輸。
是啊,他知道萊因哈特是職業選手,知道萊因哈特的紙麵實力比他強,知道自己還差最後一道線沒有跨過去,萊因哈特理論上會是很難對付的對手。
但是資料上怎麼說的呢?
“萊因哈特和阿瑪迪斯實力相仿。”
既然小仁王已經打贏了阿瑪迪斯,那他就絕不會輸給萊因哈特。
當然是有競爭心理的。從一開始就有——雖然那時候小仁王的實力還遠不如現在。
會有競爭心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仁王的存在。當時小仁王還是一個初學者,能看出來天賦,能看出來是塊璞玉。但世界上有天賦的人很多,幸村身邊來來往往的人也都可以說是天才。而其中已經從璞玉開始嶄露風采的也有不少,不管是真田,手塚還是跡部,都是那時候就已經開始閃耀的存在。
小仁王就特殊在,他是被仁王選中的人。
繼承者,很重要的人。前者是媒體和許多人給出的定義,後者是仁王親口說出的話。
最開始仁王和小仁王不承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光看臉也能察覺到兩個人之間的聯係。有那樣相似的麵容,期待小仁王會成長成仁王的樣子大概是所有世俗人都會有的想法。柳和真田都對幸村說過類似的話,隻是幸村自己不是那麼想的。他對小仁王的期待也和那種世俗的想法無關。
幸村最開始關注小仁王卻是很單純是怕小仁王因為和仁王那沒有公開卻容易讓人浮想聯翩的關係而遭受什麼校園暴力——確實也有人那麼做了,網球部也妥善處理了。
他一開始就不把小仁王當作什麼“繼承者”,但他也很快就意識到仁王非常,非常在意小仁王。不是繼承者,是想要將自己所會的一切都傾囊相授的,“教導者”。
教練是大滿貫得主。教練沒有表麵上那麼溫柔。教練是認真要將小仁王教出來的。
幸村讀出了仁王溫和麵容下隱隱的執拗。所謂溫柔可靠大方的教練,骨子裡也有隻對一個人格外偏執的一麵。
這種過於沉重的期待是掩蓋在密切的關懷和事無巨細的教導之下的。
而小仁王扛住了,沉默地接受了,並不被這份沉重給壓垮。那時候幸村就知道,小仁王一定會成長起來,一定會成為強者,也一定……會成為他很重要,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對手。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小仁王成長得比其他人想象得都要快。
仿佛三年就走完了彆人十年的時間,沉默著接受了一切超出負荷的訓練安排,偶爾抱怨疲憊但眼裡的光從來沒有暗下去。
這種天賦反而比更外顯的天賦重要。
能夠在球場上拚命,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以及努力訓練,本身就是一種天賦。
這個世界上擁有天賦的人有很多,頂級的天賦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但並不是所有人的天賦都可以被兌
現的。真要算起來,手塚,真田,跡部,不二,也都很有天賦,甚至他們的天賦也分不出上下,可他們的實力可以。
而這種在幾乎同一層麵天賦前提下拉開的實力差距,所體現的,就是努力上的天賦差距。
有些人是不願意努力,有些人是沒辦法努力。前者可能是職業目標不同,可能是人生定位不同,也可能隻是忍受不了努力訓練的辛苦;後者則可能是注意力和意誌力本身沒辦法長時間集中,又或者身體肌肉條件不適合長時間練習,或者因各種原因受了傷沒辦法長時間練習。
決定實力的因素有那麼多,天賦細分下來也有很多項。
而小仁王很明顯,在悟性和努力上的天賦是頂尖。
立海大的正選們其實都知道小仁王夜裡會再做特訓。柳從國一開始就去“搜集”過資料,後來因為禮貌沒有細看,但到了各個集訓時期,仁王給小仁王做特訓也沒有再避開彆人的視線了。
但那種看了都讓人牙酸的訓練量,和每次訓練完小仁王狼狽的樣子,都會讓人覺得:我可以嗎?我不行吧。
丸井私下裡就很直白對小仁王說,雖然知道你變得很強,進步很快,但完全沒辦法嫉妒你呢,因為知道你是怎麼訓練的,而我做不到。
幸村也知道,真田其實不太看得慣小仁王的性格,特彆是小仁王變強以後,明明有實力卻堅持不做副部長,平時還愈發張揚喜歡整蠱——但真田自始至終沒有表達過自己的不滿,因為他輸掉了比賽所以他認為自己沒有質疑小仁王的資格,也因為他目睹小仁王的訓練過程,認為足夠努力的人應該獲得甜美的果實。
隻要見過小仁王的訓練,所有人都會認為仁王是個嚴苛的教練。
立海大內部那麼尊敬仁王,但偶爾也會對仁王表露出一些擔心小仁王的態度。
而那種一步一步往前跑,快速超過其他人,繼而愈發神采飛揚的樣子,逐漸形成漂亮的影子,逐漸彙聚成了現在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