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仁王來評價,他會說,阿瑪迪斯選錯了打法。

阿瑪迪斯的精神力強度是很高的,這種精神力強度用在賽場做加成和輔助,應用在網球技巧上,才是最正確的打法。一局製的比賽,體能的差距體現不出來,但技巧的差距運用到極致是很明顯的。

小仁王的技巧不能算他完全的弱點。是不是弱點,要看和誰比。

和日本國中組的那些人比,他已經一個一個把人都超過去了。不管是手塚,真田還是白石,曾經贏過他的人他都正麵擊敗過了。他和幸村的技巧差距也沒有那麼大。幸村十二歲時已經比大部分國中生都要強了,那時候他就已經是國中第一人了,小仁王一路追上去追到隻剩一線之差,除去技巧越往後越難提升以外,和天賦的一線之差也有關係。

但他和幸村天賦上的差距沒有那麼大,至少沒有大到追不上的程度。所以有仁王這個最適合他,也能給他量身定製訓練方案的“教練”在,他一路追也快要追上了。

麵對阿瑪迪斯又不一樣了。阿瑪迪斯是已經成為職業選手的高三學生,現在在打青年賽是積分不夠,打完一輪青年賽拿到足夠的積分,進入公開賽階段,那就可以正式開始打ATP積分賽了。

職業選手是一道坎,進入這個坎,見到的是和門外人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他也能理解阿瑪迪斯的選擇。

像阿瑪迪斯這樣的選手,在職業賽場上打多了比賽,對自己的實力,和對同齡人,或者對年齡更小的人的平均實力和基本情況都有著基於大數據的基本認知了。

他當然不會認為小仁王能夠一招就刺破自己的精神力招數。他大概認為,比起用技術去壓製住小仁王,不如用自己最擅長的,也最有衝擊力的方式先搶到足夠的優勢,在掌握著主動權的情況下去進行比賽。

卻沒想到反過來被小仁王直接破解了精神力戰術。

阿瑪迪斯的“黑暗”這招,原理其實和幸村的“滅五感”有異曲同工之處。區彆在於,幸村的“滅五感”結合了他本人的技巧,精神力是通過技巧去影響對手的身體狀態後才逐漸擴散,將對手限製在領域中的。而阿瑪迪斯的“黑暗”是直接精神力壓製。

沒有生病過的幸村的“滅五感”中沒帶有什麼絕望,痛苦的情緒,他構造出來的世界是純粹的平靜世界,精神力所做的是壓製住對手的五感。

而阿瑪迪斯的“黑暗”裡放置的是他走出來卻忘不掉的那個充滿著戰亂,鮮血,人世間最客觀最殘酷的慘案的世界。

結果這反而激發了小仁王呼吸法中劍技的本能。

劍技最初的作用就是殺鬼,是用光明保護彆人,點亮一方世界。

小仁王也練劍技。他的劍技沒有入道,但一些理念,技巧也被仁王慢慢教導著和呼吸法融為一體。原本練習劍技是為了輔助理解呼吸法,方才被“黑暗”這招的意向和其中的血腥味激活出劍技和呼吸法中本能的反抗能力,才直接刺破了“黑暗”。

當然消耗很大,但回過神來,小仁王也進入了很玄妙的狀態。

他若有所思,似乎從剛才的那一瞬間學會了什麼。很難用言語描述,是身體和精神力能記住的東西。所以他調整好自己的呼吸,重新進入呼吸法循環狀態時,他的狀態反而比之前更好了。

這讓阿瑪迪斯很驚訝。

他對小仁王的實力評估也出現了誤差——人在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時會變得謹慎,於是之後阿瑪迪斯的打法反而謹慎起來。

場邊的仁王看到這裡,吐出一口氣:小仁王勝利的概率在上升。

到了這一步,仁王的情感就又不一樣了。

開場前他知道小仁王的實力距離阿瑪迪斯有差距,差距還不小。職業線標準在這裡,跨過去和跨不過去就是兩個世界。仁王希望小仁王在這個世界杯賽期內跨過去,那麼之後小仁王可以無縫銜接準備進入俱樂部做最後的衝刺訓練然後去打職業賽。但如果跨不過去,小仁王也還有時間去磨。

但現在的情況是,阿瑪迪斯兩次判斷失誤,將主動權讓給了小仁王。

或許阿瑪迪斯遲疑的時間不會太久,一局,兩局,也會反應過來了,但這一兩局也增加了小仁王勝利的可能性。

這時候仁王就開始期待了:可以贏嗎?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對手再一次失誤,或者小仁王在球場上再突破,再拚命。

小仁王倒是不知道場下仁王的複雜心情。

他此時進入了玄妙狀態,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球場上,並且反應速度很快。有時候他也無法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那麼打球,但是長期以來進入同調以後學到的屬於仁王事業的對球的處理辦法,積累著讓他有著無數對網球賽的理解經驗。於是他本能打出的球便也是此時以他的能力能打出的最好的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