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幸村玩笑一樣和小仁王說“你在吃醋”,但他其實並不認為小仁王需要對不二吃醋:對他自己,對毛利前輩吃醋就算了,仁王做教練的時候對不二的態度可實在算不上友善。
與其說是看中不如說是針對,隻要和不二相處過就知道不二的性格和職業規劃與球場追求,那麼逼迫他努力和以天賦之名說失望實在算不上友善。
當然其他人不會這麼認為,因為在日本這個地域,教練的看重是很善意的表現,但仁王對不二的看重和傾斜也並不明顯。刨除立海大的人,他對其他學校有天賦的球員也很好,幫助手塚和千歲解決治療問題,還會開導千石,開導橘。不二甚至不能在他的關注排位上排到前列。
那麼真正的理由呢?
幸村問過了,小仁王不肯說。
是寧願被以為“吃醋”也不願意說的理由,那麼幸村也不會再追問了。
不過,就算是他追問,小仁王也很難說出理由。
是因為他察覺到了仁王對不二的審視嗎?不,不是的。他前兩年總有些和仁王對著乾的心思,仁王喜歡的那些人他反而會持保留態度,仁王用審視目光注視著的,比如橘,比如大石,他和他們的關係反而都不錯。
是因為他認為不二在浪費天賦嗎?那倒是看低他了。他不會對彆人的態度給出什麼評價。捫心自問,如果他對數學很感興趣,那麼有人一直追著他讓他以後學數學,他隻會覺得這個人不可理喻。所以,原本就沒有“有天賦就不要辜負天賦”這種說法。他是最崇尚自由的人,認為人就應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二的態度原本應該和他相同的。
所以如果用理智來分析,不二確實是會和他談得來的類型。
但事實是他們倆相看相厭:不算小仁王故意奚落不二的部分,在去年秋季賽用出幻影之前,不二對他的態度也是隱隱帶著排斥的。
有種彼此都能感覺到的本能排斥,是雙向的。
所以小仁王在發現這次集訓不二的態度比之前都要認真時,提高了警惕。
他太清楚有天賦的選手進步起來有多快了:小龍馬的進步速度驚人,四天寶寺的遠山前段時間總跑來神奈川和幸村比賽,每次比賽都有新的進步,還有遠在國外的越前龍雅……
小仁王當然對自己的天賦也有自信。
但他的理智又讓他知道,差距是存在的,哪怕隻是一張紙厚度那麼大的差距,那也是差距。
可這差距是可以彌補的,用汗水,用努力,用意誌。
他有走到巔峰的心,他有不斷變強逼迫自己的意誌,那麼他不管麵對誰都有贏的機會。
小仁王想,這個道理兩年前的他大概是不懂的。仁王花了兩年時間,不止錘煉了他的球技,還教會了他這個道理:通過言傳身教,也通過幻影中能用精神力看到的那些畫麵,那些被仁王一個個甩在身後的對手。
與其說是仁王的意誌告訴他這個道理,不如說是精神力中看到的畫麵告訴小仁
王:有一個世界的仁王雅治能做到,且已經走到了巔峰。
既然都是仁王雅治,那他為什麼不可以?他一定可以。
訓練的主觀能動性就在這裡了。
最開始的小仁王也是有覺得訓練很苦的時候的——其實他現在也覺得訓練很辛苦,但他能忍下去,也能從辛苦中覺出甜來,但那時候是不行的。
隻是實力,變強的實力,不斷被拋下的對手,成了讓他的苦變成甜的那份蜜餞。
小仁王於是承認他自己也是個慕強的人,是個看著前方想要成為強者的人。這和他原本的自由理論並不衝突,因為他也是以自己的意誌想要成為強者的,而他又認為隻有最強者才具有絕對的自由。
小仁王的練習態度當然也被彆人看在眼裡。
許多人對實力雖然有很深刻的認知,但在國中這個階段,確實會有不少因天賦而不怎麼需要訓練就很強的選手。
對這樣的人,大部分人都隻能羨慕或者惆悵地說一句,他是天才吧。
但小仁王表現出來的樣子不同。
他們沒有近距離見過小仁王是怎麼訓練時,當然也會說他是天才,他是那個MASA的“繼承人”,是“小欺詐師”……然後呢?然後說他的幻影這個招數很討巧嗎?
但現在他們真切看到他瘋狂訓練的樣子了。
許多人青訓時沒有接到邀請,或者在敗者組,沒有見過勝者組小仁王訓練的樣子。但青訓的訓練量其實也比這次的秋季集訓輕一些。
他們在那時對小仁王的訓練方式沒有很明確的認知——知道小仁王是怎麼訓練的立海大的其他正選大多對小仁王都有種微妙的態度。那麼多人都認為仁王對小仁王太“嚴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