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在小仁王進入呼吸法的爆發狀態時,跡部的眼神也發生了變化。
他在練習賽時見過小仁王的“爆發()”,因此也一直在等小仁王的爆發狀態。而他預估的時間點,和小仁王最終選擇的時間點也大差不差——再早一些,小仁王沒辦法在用完體能後撐到比賽結束,或許到一半就無法奔跑,再晚一些,進入他的第六局賽點局,那麼就很難再力挽狂瀾了。
如果剛才小仁王不進入爆發狀態,那麼跡部會將自己留著的一分餘力也爆發出來,強行從小仁王手中搶走剛才那局的賽點,想辦法利用持久戰的模式,和自己這幾局以來摸清的小仁王的弱點拿下那一局。
第一局是他的發球局,這意味著剛才那局(也就是第九局)同樣是他的發球局,主動權其實在他手上。
他稍微等待了一會兒,仍由小仁王發揮著,破發到了最後一球,果然小仁王選擇在這一局進入爆發狀態,剛好馬上就是小仁王的發球局,可以趁熱打鐵,利用好發球局的主動權繼續進攻。
而這也意味著,小仁王的選擇和做法,在他的計算之內。
跡部直接改變了打法。
他重新回到後場,控製住球的方向,在小仁王開始進攻時利用自己的技術讓比賽重新進入持久戰——並不是說比賽直接變成持久戰的意思,而是他強行將比賽節奏拖慢,以持久戰的意圖和打法來繼續打球。
很明顯,他是打算將小仁王的爆發狀態拖過去。
練習賽時忍足也是這個打算,但忍足的技術水平還不夠高,沒辦法抵抗住小仁王的第一波攻勢,主動權從未旁落。
而跡部抓住了小仁王爆發前後的不同:在剛才的狀態裡,小仁王的網球技巧時常有“神來之筆?()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跡部分明是能感覺到,自己的網球技巧更精湛的,卻總是在能得分的地方被小仁王用十分有想象力和創意的方式將比分追回。
那些技巧非常細膩,但看得出來小仁王的“極限”。
而此時,進入呼吸法之後,小仁王的實力進一步上漲,但同時控製力反而下降了。
這一點是跡部在上次練習賽時就發現的。他不會將三個月前練習賽的小仁王和現在的小仁王劃等號。他隻是將三個月前的小仁王當作他的情報基底,再通過親身經曆去描繪真正球場上的小仁王。
這家夥是真的想贏……但本大爺是不會輸的!
小仁王當然能察覺到比賽節奏的變化。
他本身也擅長這個。
隻是跡部找到的弱點確實是存在的,在這個爆發性狀態下,他的控製力確實受到了影響。
可惡……但是不能這樣認輸!
很艱難,但對戰強大的對手,又有什麼時候不會感到艱難呢?他和毛利比賽時,也隻是找到了那麼一個稍縱即逝的,唯一的機會。跡部比毛利敏銳,並且這個所謂的“機會”或許是跡部專門準備好等著他的“陷阱”,可就算是陷阱又如何呢?
() 這確實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機會。
手握發球權時確實會有更高的主動性,小仁王強行又一次提升自己的攻勢,以更快的體能消耗為代價。
他想要賭一把,看他能不能通過攻勢打破跡部的“拖延”。那不是防禦,處在被動位想要強行拖住比賽節奏是很難的。
他也一度確實將比賽節奏牽扯到了自己這邊。
比分變成5-5.
而後下一局,似乎稍微放鬆的跡部重新扯過了韁繩。
小仁王的過度爆發讓他的體能消耗得很快,他咬牙撐著想要再重新穩住比賽節奏。而跡部這時候並沒有選擇爆發,而是更沉穩了。他本就擅長持久戰,這場比賽他甚至沒有打出他招牌的“破滅的圓舞曲”,因為一旦選擇攻擊反而容易讓小仁王抓住反擊的機會。
跡部想要華麗的勝利,但他認可了小仁王的實力,因此隻選擇勝利。
比分最終停在7-5,在最後兩局裡,小仁王被迫退出了呼吸法狀態,之後體能撐不住,精神力消耗過多,連幻影也維持不住了。這時候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跡部手中了。
場邊看著比賽的人此時也沉默下來。
小仁王的實力出乎他們想象——越是對戰強大的對手,越是能凸顯出本身的強大。
今年關東大賽跡部遇上的對手,有哪一個能打到這個比分?沒有了,而小仁王甚至在立海大隻是個雙打選手!
仁王眼神瞥過,看出了不少觀戰人的想法,不由得一哂。
小仁王自己也感覺到了一些其他學校的球員對他的看法。他看了一眼已經走到網前,用毋庸置疑態度對他伸出手的跡部。
他拍了一下跡部的手,被跡部反手抓住了手腕,強行完成了一次握手禮。
“還算華麗。”跡部說,“以你的進步速度,大概再過不久就能夠追上來了吧,本大爺非常期待。”
這可是“居高臨下”的語氣。
說什麼“很期待”……把自己當做強者,把對方當做弱者,這種語氣……小仁王嘖了一聲:“你確實應該期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