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已經打起來了嗎?”幸村歪了歪頭,一邊走一邊問來報信的網球部成員,“最後是仁王上場?”
“對,仁王君主動站出來了。”那位非正選球員思考了一下,補充道,“教練大概是想讓丸井君上場。”
“原來如此。”幸村失笑,“怪不得仁王會出場。他和丸井感情很好嘛。那看來那個新生實力還不錯。”
隻從這一句話中,幸村就得到了足夠的信息:比如那位新生和丸井的實力差距並不算大,教練或許認為丸井上場會有一定的鍛煉效果,但仁王並不想讓丸井在眾目睽睽之下和新生打得難分難舍。如果仁王主動要求上場,那麼至少從仁王的判斷中,他有很大的贏麵。如果仁王認為自己上場也會陷入苦戰,那麼仁王肯定會想辦法找毛利前輩過去。非正選找不到毛利前輩,仁王找人的效率還是很高的。
對網球部具有極大掌控力的幸村,直接從非正選的描述中推斷出了全部經過,就好像他也經曆了這一切一樣。
“我們也走快一點吧,看起來是個實力不錯的新生。”他對身邊的柳和真田說。
他們到球場邊時,比賽已經進入尾聲了。
小仁王在場邊觀賽時就摸清了切原的底細。他用雷霆般的攻勢將切原的勢頭直接遏製住。切原的爆發需要情緒激化,而小仁王用自己的精神力輔佐強勢的攻擊,直接將切原從情緒激蕩的狀態中“打出去”,讓切原疲於應對,甚至忍不住退縮。
隻要有一瞬,有一瞬有“頂不住”的想法,切原就沒辦法爆發了。小仁王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才采用了這種方式。
幸村來到場邊時,小仁王正調動自己的呼吸。他一直維持著高強度的攻擊狀態,就是為了將切原的氣勢完全壓製住。
這種打球方式很少見,通常小仁王打球時是以靈巧型打法和節奏控製型打法為主,於是來到場邊的幸村眼前一亮:“居然用這種打法嗎?”
“原來如此。”他看了看切原,包括切原的狀態和此時切原的表情,明白了小仁王選擇這種做法的理由,“這個新生打球需要氣勢,利用一往無前的氣勢會有更好的發揮,所以仁王直接打斷了他的氣勢,讓他沒辦法爆發極限實力。”
柳則計算起雙方的基礎實力來:“以這個新生現在展現出來的實力來看,丸井可以打敗他。”
“那麼就是新生會有爆發狀態,隻是被仁王壓回去了。”幸村思考以後說,“爆發狀態或許會比丸井強?至少仁王是這樣判斷的。”
“我還是相信仁王的判斷力的。”幸村笑道,“看來是個實力不錯的新生。”
沒明白幸村是怎麼分析得到這個結論,也不明白柳是怎麼迅速估算出新生實力的真田,皺起眉:“也就是說,這個新生實力不穩定?”
柳聞言抬頭瞥了他一眼:“這麼說也沒錯。”
“弦一郎很擅長抓住事情的重點呢。”幸村笑著搖頭。
而在他們在場邊推測事情的來龍去脈
時,場內的比賽已經結束了。小仁王頂著一口氣將狀態維持到最後,切原在他麵前毫無還手之力,比分甚至是6-0.這是因為切原上一場已經消耗了一定的體力,而這一場一上場就被已經觀察出他弱點的小仁王不斷攻擊,利用攻擊限製他的回球路線和移動路線,最後再在切原試圖爆發的時候用呼吸法將切原的氣勢擠壓。
當然,切原的打法太明顯了,攻擊模式也很單一,就算是體力充沛的情況下,以小仁王現在的實力,也有辦法在比賽中從頭到尾保持絕對優勢,以6-0結束比賽。
被打敗的切原一時間有些茫然,而小仁王則在比賽結束後的瞬間喘了幾口氣,從深度呼吸的狀態中退出來。他沒讓自己的狀態被切原察覺,而是靠著呼吸法能夠加速體能恢複的特點偽裝自己,展現出一種沒消耗多少體力的樣子來:“隻是這種實力就大言不慚想要挑戰正選嗎?欺負非正選就算了,想要挑戰正選,還差得遠呢。”
而切原隻是短暫失神後,又很快睜圓了眼睛:“你隻是普通正選嗎?”
“不然呢?”小仁王歪了歪頭,“那邊是我們的部長和副部長……如果你想要體驗一下被他們打敗的感覺,就請吧。”
“我當然要挑戰!”切原站了起來,眉眼間的桀驁不馴沒有任何變化。
小仁王慢悠悠走回場邊。
真嶼有些驚訝地看著他:“你又變強了。”
“Puri.”小仁王想,如果他不變強,那旁邊某位大人就要生氣了。
其實他還挺想看仁王生氣的樣子的,但他總覺得,仁王生氣了以後被折騰的就變成他自己了。他沒有把自己埋坑裡的喜好。應該想辦法讓仁王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