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部的表演非常成功,現場觀眾反響強烈。
仁王沒有上台安可,而是提前溜走了。他預料到了網球部的人下台以後肯定會被他們邀請過來的其他學校的朋友們圍住。他不想被學生們圍堵,也不想看同僚們調侃的眼神。
演出結束一切就結束了,後續不需要他添油加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不是嗎?
除去舞台劇之外,網球部還在海原祭期間開放了球場,用作參觀和體驗。非正選負責對網球沒接觸過的學生們的體驗,正選們則負責被他們邀請來,也肯定會提出練習賽要求的其他學校的正選們。
仁王提前退場,沒其他地方可去,乾脆來了網球場。
網球場邊還挺熱鬨的,一些知道網球部奪冠的立海學生也趁著空閒的時候來網球場嘗試一下這項運動。國中部的體育選修課程沒有開網球課,到了高中才開,所以不少國中生還是第一次接觸網球。
非正選們平時訓練也挺辛苦的,雖然正選奪冠,顯得網球部成績很好,但他們在網球部中也沒有太多參與感。不參加大賽還要參與訓練,雖然教練是很出名的職業選手可如果平時不關注職業網球,也沒有實感。不少非正選都覺得待在網球部太辛苦了。但此時,麵對著平時同學們求知的眼神,聽著在自己講解網球技術時發出的“哇”的聲音,他們也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這時候,一個穿著黑白相間運動服,個子很高的人走了過來:“這裡是立海大網球部對嗎?如果想找MASA先生,需要提前申請嗎?”
“MASA?啊,你是說我們教練是嗎?”負責接待的成員有些為難,“我們教練訓練時會在網球場,但是現在是海原祭……你找他有什麼事嗎?”
“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想要見他一麵。能夠拜托你傳達一下嗎?”
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既不說是什麼重要的事,也不說自己是誰……負責接待的網球部員非常為難。而且他總覺得這位朋友日語並不是非常流利,是外國人嗎?
仁王正好在這時候走過來。
他隻是遙遠地望了一眼,就發現了在人群中鶴立雞群的德川。
是的,德川。
和其他人相比,德川真的很顯眼。不隻是氣質和身高,還有那種和周圍人格格不入的傲慢。雖然他看似很禮貌,但眼神和舉止都顯示出了他的傲慢。
仁王還沒見過這一款的德川,不由得有些驚奇。
他走過去:“來找我……如果隻是想要挑戰我,或者請求我的指導,那可不算什麼重要的事。”
德川轉過身,在見到仁王時神色恭敬起來。但他的神態和眼神都透露出未經過太多風雨,被保護得很好的純真,和很純粹的傲意:“您好,我是德川和也。”
他拿出一封信:“這是我的介紹信。”
介紹信?誰寫的?
不管是誰寫的,也不管麵對德川提出的要求是接受還是拒絕,都不適合在這個地點和這個場合。
海原祭的公開球場,人太多了。他看了一眼德川:“跟我來吧。”
往社辦的方向走,稍微遠離了室外球場,仁王才拆開了所謂的介紹信。
仔細一看信封裡放了三封信。
一封是之前聯絡過的德國俱樂部的教練寫的,署了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來過日本的帶隊教練,一個是原本是俱樂部教練現在是U17青年國家隊教練的人的名字,怕仁王不認識他還特意標注了身份。
第二封是仁王有點印象的一個職業選手寫的,曾經在他第一次打成年職業賽時給他帶來了一點麻煩的法國選手。在這個世界,這位法國選手依然給他帶來了一點麻煩,被國外媒體包裝成為他的勁敵。這屬於職業圈媒體常見手法。
第三封則是網協的信,指網協希望德川能夠參加明年的U17日本集訓,加入日本隊。
日本網協會搜集全世界青年選手的資料,向日裔青年選手發邀請。這些邀請大部分石沉大海,德川是難得給予回應的一個。大概是有些感動,網協才介紹了仁王的聯係方式的。
但仁王能從介紹信中看出來,網協大概是希望他們先行聯係仁王,和仁王交流過後再讓德川過來的,卻沒想到德川直接就過來了。
有點明白為什麼當年的平等院會在見到德川時就給他一個“狠狠的教訓”了。
仁王已經過了會和小孩子鬥氣的年齡,見到現在的德川卻還是有點想讓人稍微“沉穩”一些。倒不是看不慣這樣的傲氣,而是有些新奇。
這樣驕傲的人,稍微打擊一下會得到怎樣的反應呢?
過剛易折,這孩子會因為打擊而一蹶不振嗎?
仁王當然是知道答案的。他見過後來的德川,反而不熟悉的是現在這個。
但他依然會期待。
如果我動手,結果會和平等院動手不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