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的人是這天黃昏的時候到的。網協提前替他們在郊區的酒店定了房間,第二天比賽時再開車送過來,不過他們在酒店安頓後還是提前聯係了仁王,先來訓練營進行了初步參觀。
仁王也拿到了隨隊名單,包括比賽的名單和跟來看比賽的“隨行人員”名單。在名單上看到手塚名字時他並不意外。想了想,他喊來了大和和大石,說手塚這次也會來。
“誒?!以德國隊的名義嗎?”大石驚訝道。
“不,隻是俱樂部那邊看好他,讓他來看這次的比賽。”仁王說,“他屬於隨行人員。你們可以和他敘敘舊。”
路費和住宿費手塚估計是自費的。但他家承擔得起這些費用。有時候仁王還想,大和對傷勢這麼猶豫,是不是家裡條件沒有那麼好……但能學習網球,應該條件也不會差才對。
提前知道手塚會來,大石非常期待。他之前因自己被推選進入選拔隊還有些忐忑和不安的,認為自己實力不足。
德國隊那邊,出賽名單裡,除了仁王指定的博格的弟弟貝爾蒂,和以後的“網球機器人”弗蘭肯斯坦納以外,其他都是仁王陌生的人。至少仁王確定在自己的世界沒見過,如果不是世界性的誤差,那就是這些人以後在職業網球世界都沒發展起來。想想也是,一批青訓營能出一個叫得上名字的職業選手就算不錯了。每年都有那麼多青訓營和那麼多個青年賽冠軍,最後能打四大滿貫並進入後幾輪,被眾人所知曉的也就隻有那麼幾十個。
倒是隨行人員仁王大部分都認識,一些助教以後會成為教練,現在的教練以後做了很長時間的國家隊教練甚至是奧運教練……以及博格,Q·P,和手塚。
手塚是博格認為有發展潛能的人,而博格是近期俱樂部發展最好的青年選手,俱樂部會重視他的意見。以及,俱樂部在看過仁王比賽錄像後,認為仁王現在複出很有可能大殺四方,所以也想來探探仁王的口風——是真的就打算退役不複出了嗎?還是有複出計劃呢?
正常網球俱樂部不至於搶人,但網球這方麵也沒有其他運動那麼嚴格,比如青年世界杯甚至沒規定預賽和正賽一定要代表同一支球隊參加……所以以往也發生過U17世界杯的某個國家代表隊的TOP選手,在國家被淘汰後,被進入正賽的偏弱的球隊招攬,成為那支隊伍的正式選手。
仁王自己打過的那一屆U17世界杯,越前龍馬也是先代表美國隊參加比賽,後來又成為日本隊選手的。他的父親和哥哥更是正賽才加入的西班牙隊。
仁王之前有合作得很好的俱樂部,和經紀人的合作也還在延續,但誰說他們不能代理仁王之後的職業賽了呢?
俱樂部在做前期準備,自然對手塚也會更看重。畢竟手塚算是仁王直接推薦的人。
仁王在聯係俱樂部的時候就大致猜到了俱樂部會有的反應。他也算是故意將自己當做餌來用。自己利用自己算什麼利用呢?
德國俱樂部來參觀,也沒有全員到場,隻
是教練帶著博格,手塚和Q·P,先來認人。他們商議的“指導賽”其實是在正式的練習賽結束後才進行的,但提前來打招呼也是一種禮儀。
以及,博格也想“請仁王指教”,但這需要私下商議,不是俱樂部和仁王協議的部分。
仁王同樣也猜到了博格會來。他點名了貝爾蒂,但俱樂部很大概率會對博格提這件事。而博格,仁王認識他時,當時已經是職業選手的博格,其實做過“挑戰退役的前世界冠軍並且拿到勝利”這件事了,也是因此博格才在職業圈聲名大噪的。
現在,他自己也算是“退役的前冠軍”吧?
於是,當大和和大石,和跟著一起來的手塚敘舊時,德國隊的教練帶著Q·P和博格找到了仁王。
“加一場比賽也不是不可以,但不可能在公開場所。”仁王說,“而且,我需要他和另外幾個我帶的學生比賽。”
“幾個?”德國隊的教練挑了挑眉,“這麼快就有很看好的學生了嗎?遠東這個地方……”
“嘿,我也是日本人。”仁王稍微冷淡臉色,比了一下,“雖然我習慣了你們的聊天語境,但這時候還要在我麵前這麼說嗎?是可以直接投訴歧視的。”
“我的錯。”德國隊的教練迅速道歉,“隻是MASA,你得承認,能出頭的日本選手就那麼幾個,你,越前南次郎,再叫得上名號的就沒有了。”
“你怎麼還沒被解雇,還能找到工作。”仁王說。
德國隊的教練就笑了笑:“我這種說話方式也是有市場的。雖然容易背鍋……哦,好吧,我不插話了。你和博格能談妥的話,我們不會乾涉。如果你這邊不鬆口,俱樂部才會考慮加碼一些條件。”
“你們能加碼的條件也就那些了,我都不感興趣。而且除了博格以外的其他人,那些代表隊的成員,也就那樣。”仁王比了比,又用眼神掃過麵前的博格和Q·P,“倒是這位,Q·P,是嗎?他的條件還不錯。但他原本就在交換條件之內吧?他和博格一起吧,對手不會太多的。”
“幾個?”德國隊教練壓低聲音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