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崎教練是在來了手塚家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她原本以為手塚的家長是想要詢問她手塚的傷勢,以及對網球部那兩個三年生的處理,也提前做了準備,卻沒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
她當然沒想到仁王會為了手塚去聯係國外的俱樂部。畢竟她一直和越前南次郎保持聯絡,更早的時候還詢問過越前南次郎對青學後來的學生的想法,後來青學的學生升學後進入U17的都很少,成績也一年不如一年,她就逐漸不提這件事了。
比起驚訝於“還有這樣的操作”,她驚訝的其實是“原來手塚有這樣的天賦”,和“原來他可以為了有天賦的學生做到這種程度”。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她突然感到愧疚起來:她是很明白身體對一個網球選手來說有多重要的。越前南次郎在青學讀書的時候她還是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老師,滿腔熱血和精力都投在了越前南次郎身上,那時候越前南次郎的張揚也引來了網球部其他人的不滿,但她都攔下來了。
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太管網球部的事了呢?
大概從校方和網球部後來的學生,發現她並不能帶來太多的“資源”,也無法提供太資深專業的網球教導,便逐漸不那麼尊敬她開始。
又或者從青學網球部成績逐漸下降,學校對網球部的投入也逐漸減少開始。
“是他們的天賦不行,不是我的問題。”她當然這麼想過。
而現在……
可MASA教練,也是憑著自己的網球實力和在職業世界中的人脈,才能做到這種事的吧?她年紀已經這麼大了,就算想要做什麼也做不到了吧。已經在漫長歲月中逐漸失去年輕時的“熱情”的龍崎教練這麼想著。
德國俱樂部來的醫師和仁王打了招呼。他們並不認識,這位醫師也不是非常熱情的人,於是隻是簡單客套過後就直截了當提出了這次的目的,替手塚做一個檢查。
在現場隻是做初步檢查,但他們會看手塚在日本醫院做檢查拍的各種片子和診斷書。現場沒有翻譯,但這位德國人會日語。之後一行人去了網協提前協商好的附近醫院的骨科門診,借用了一些儀器做了進一步檢查。
按照禮節,其實應該將這位醫師先接待下來,再擇日直接讓手塚去醫院,在醫院做檢查的。但是這位醫師說沒必要做這樣的“禮節”,速戰速決比較好,他不想出差太長時間,於是在溝通之下,網協的人直接帶著醫師來了手塚宅。
以手塚的傷勢,如果不是帶傷繼續比賽,不斷惡化,是不至於到原本那種二年實力原地踏步的程度的。但傷勢也沒有特彆輕,因為如果特彆輕,以青學今年的成績,大半年沒有正式比賽,隻是維持日常練習,也不至於不斷惡化。當然這也有手塚自己隱瞞了自己傷勢的原因。他家裡人在此之前也隻以為他是訓練時不小心傷到了。
要比較的話,大和的傷勢比手塚的傷重多了,並且手塚現在才剛受傷沒多久,治療得好可以正好借助發育期的骨骼生長,讓身體
自行調節到和沒受傷一樣的水平。()
而德國骨科本身就很有名。
?本作者拿鐵不加冰提醒您最全的《無所不能的仁王君》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位醫師很快給出了具體的判斷,並且給手塚推薦了德國的療養院,俱樂部方麵可以出具推薦信。
至於俱樂部方麵,會關注手塚的康複情況,在差不多的時候邀請手塚去俱樂部試訓。他們會查看手塚在療養院的療養情況,也會聽療養院配備的教練的評價。這方麵的細則比較複雜,醫師說如果手塚決定去德國,那麼俱樂部會和他簽訂一個意向協議。
這位醫師來日本當然不隻是簡單地看看手塚。一個日本國中生還沒有這個分量,他身上背著的任務其實是和仁王談之後“練習賽”的事,以及,確認仁王本人的狀態。
大概是確認仁王就算退役才不滿半年時間,也不至於實力退步。
這是必要的確認過程,畢竟也有人退役才幾周就突然長胖或者去玩什麼極限運動把自己給摔殘了,那麼這時候再談什麼商業活動都是“詐騙”了。以經紀人渠道做最開頭的溝通,但真正的條件當然還是得和仁王本人談。
於是仁王,網協的工作人員,和德國俱樂部來的醫師,在結束檢查後回轉網協。離開之前網協的工作人員語重心長建議手塚一家和龍崎教練好好談談,言語裡也有些責怪龍崎教練沒把手塚的事放在心上。
事實上,如果不是仁王聯係了德國的俱樂部,網協也不會在意一個“普通”的國中選手受傷(青學畢竟第一輪就淘汰了)。甚至如果不是因為仁王是這次青訓的總教練,青訓入選名單的人員變化也不會引起網協的注意。往年還有人不願意參加青訓的,網協一開始也會勸說,後來青訓質量不佳,網協便也習慣了總會有幾個選手寧願自行訓練也不參與青訓。
隻是今年網協很重視仁王,也將仁王指導的青訓擺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連帶著也關注到了仁王指定的這些參訓選手,這才注意到手塚的受傷,流言也因網協的“調查”而逐漸傳出。否則手塚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傷一直瞞下去。現在的情況是,仁王把手塚推薦去了德國的俱樂部,德國的俱樂部還很看好手塚,那事情的性質就又不一樣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