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並不是盛光他們做出來的第一把槍。
此前他們按照雲舒給的圖紙,做出了手-槍的外形,但點火裝置用的卻是火繩。
像點燈一般,用點燃的火繩引爆槍膛裡的火藥,利用火藥爆炸的巨大壓力,將槍管中的子彈飛出,從而進行打擊。
槍械原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這樣的火繩槍,最終卻被雲舒給否決了。
因為即便它能像火-槍一樣發射子彈,但是點火裝置卻太過麻煩,若是遇到天氣不好,火繩火藥還可能被打濕。即便沒有惡劣天氣,但火繩的燃燒速度不定,說不定還沒瞄準好,槍就已經發射了。或者是瞄準了半天,子彈還沒打出去。
而且火繩槍最多也隻適合步兵使用,騎兵一直坐在馬背上,跑起來的時候,根本沒法順利點火。這樣的火繩槍,甚至不如原先西州軍所使用的連弩。
第一支槍就被雲舒給否決了,盛光等人也沒有氣餒,他們開始重點研究起槍支的點火裝置。
“自從殿下您說了火繩槍的弊端後,我們就去改進了,試了很多方法,最終改造成了現在這種。我們將其命名為隧發槍,因為頂端這裡配備了打火石。”
盛光指著隧發槍的頂端解釋道。
雲舒聞言立即道:“我們這就去試一下。”
兩人到院中的時候,呂長史正帶著一部分官員在院子裡,聽從一名玄甲衛的安排,進行今日份的技能訓練。
由於百姓們都可以進開始強身健體,呂長史與眾官員商議了一下,覺得他們這些文官也應當練起來,即便不是練體能,也應當練一練箭術或是劍術,到時候有了武器,也能與敵人抗衡一二。
呂長史年輕的時候,君子六藝也是學了的,現下雖然箭術生疏了許多,但還是能射到箭靶上的,與之相比,其他的官員就差得有些遠了。
呂長史剛射完一箭,見雲舒與盛光出來,他一邊收起弓箭,一邊問道:“殿下,也來射箭嗎?”
雲舒搖頭,揮了揮手中的隧發槍,“本王來試試新武器,看看效果如何。”
呂長史當即將手中的弓箭遞給旁人,喘著氣幾步跟上雲舒,“殿下,這是何等武器?”
上次殿下說的武器,可是那會爆炸打得突勒聯軍直接跑回了家的炸藥,這次這根鐵管,也不知道有何樣的威力?
雲舒也沒解釋,他抬頭看向天上,剛巧有一隻大雁從眾人的頭頂飛過。
雲舒略一瞄準,隨即扣動扳機。
隨著一聲槍響,原先正在展翅飛翔的大雁,突然從空中掉落。不需要雲舒吩咐,下人當即跑去了大雁落下來的地點。
在場的所有官員俱都呆愣地看著雲舒,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殿下明明隻是輕輕一指,什麼都沒做,為什麼那隻大雁就從半空中摔落下來,就像是被弓箭射中了一般?
其他人或許沒看清,但是呂長史就站在雲舒旁邊,自然看清楚了雲舒手裡的動作。
但對他來說,也僅僅是殿下的手指輕輕勾了一下而已。
“殿下,這……”
雲舒對於燧發槍還是很滿意的。隻要扣動扳機,裝有火石的擊錘在彈簧的作用下,重重地擊打在擊砧上,迸發出火星,火星通過傳火孔引燃槍膛裡的火藥,從而完成發射。
這樣的打火裝置,比火繩方便了許多,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和精度,更加方便操作。
雲舒接過盛光手中的子彈,重新裝填入膛,隨後將燧發槍遞給呂長史,“這叫火-槍,以火藥擊發子彈,你可以把它當做弓箭一樣,隻需要扣動扳機就可以。”
呂長史第一次握這種槍,尚有些不習慣,這槍口差點就對著盛光了,被盛光連忙躲了過去。
“長史大人,槍口可不能對著自己人,要是走火了,我這條小命得當場交代在這。”
呂長史沒想到這槍的威力這般大,但一想到剛剛從半空中掉落的大雁,若是這麼近距離打傷了盛光的要害,對方還真的有可能有生命危險。
呂長史趕緊將槍口對準了彆處,他沒有如雲舒一般瞄準活物,而是將槍口對準了箭靶。他想看看這槍與弓箭相比,哪個更好用。
毫無意外,第一槍打空了。
然而等兩槍過後,他適應了子彈的飛行方向,第三槍就真的打在了箭靶上,等呂長史親自跑過去檢查箭靶上的痕跡,才發現這槍打的居然比他之前弓箭射得還要深。
“威力居然這般大?而且隻需要能夠瞄準就行,根本不需要臂力。”
雲舒沒料到呂長史這麼老當益壯,火-槍打幾槍就能找到手感射中靶子,不愧是有過弓箭功底的人。
盛光適時補充,“這槍最遠可以射到七十多丈,不過這個距離威力會減弱,最好的射程大約是五十丈左右。”
呂長史咋舌,要知道弓箭的射程最多也不過三十丈,即便是手持弩箭,也隻是省力方便,但是射程上與弓箭並沒有太大區彆。但是這個火-槍,隻要輕輕扣動扳機,就能射出比弓弩更遠的距離!
雖然燧發槍已經比之前的火繩槍好了許多,但雲舒還是指出了幾個改進的地方,一個是子彈的形狀,另一個就是線膛。
雲舒之前聽說過步=槍裡都是有線膛的,可以使子彈的威力更大,性能更加穩定。
盛光當即表示去重新做。
即便是這樣的燧發槍雲舒也沒有要求大批量生產,他隻讓盛光備齊了西州軍要用的量,同時給玄甲衛備上一些。
因為即便燧發槍不錯,但雲舒還是更想要效果更好的步=槍。同時,與槍支有相同原理的炮彈,也要抓緊開始研發。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