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招認了嗎?”秦知微到了監控室,裡麵盧哲浩正帶著孤寒羅在裡麵審。
張頌恩搖頭說沒有,“他說案發時在酒吧泡妹。浩哥已經派人去調查他的不在場證明。”
秦知微看著監控裡的嫌疑犯,他額頭沒有紅色數字。其實不用看額頭,就光看他的表現,她也能判斷出來。
後生仔氣得臉紅脖子粗,急得額頭冒汗,拚命回想自己這幾晚在哪。這些肢體語言都在告訴她,他沒有說謊。
她這話隻在腦海過了一遍,一個小時後就得到證實。負責調查對方不在場證明的警員回來彙報,跟他一起在酒吧喝酒的朋友可以證實他的不在場證明,而且不止一個朋友,後生仔算是洗清了嫌疑。
可是沒有第二個符合條件的嫌疑人,說明他們之前猜測錯了。
這樣一來,重案A組又陷入被動。
議員身上隻有詐騙案一個汙點。正如他太太所說,他是個長袖善舞的人,輕易不與人結怨。工作上跟人不對付,但也是對事不對人。
法官判過多少錯案,一時半會兒查不出來。但是與議員有關的案件隻有這個詐騙案。
至於獄警?他除了勒索囚犯錢財,沒犯過案,而且與詐騙案毫無關係。
凶手出於什麼原因,會跟這三人同時結仇呢?
重案A組警員們把腦袋想破,也想不出來。
盧哲浩跑到法證那邊,詢問有沒有更多線索。
法證這邊從現場拿了許多物品,但是經過多番證實後,都與本案無關。
案子陷入焦灼。這件案子死了三個人,可用線索卻少得可憐。
偏偏媒體不省心,在報紙上罵警方無能。Falker壓力大,把盧哲浩叫到辦公室大罵一通,讓他快點查到凶手。
盧哲浩灰頭土臉從辦公室出來,就對上警員們擔憂的眼神,他裝作若無其事衝大家擺手,“沒有線索的時候,我們再理一遍思路,看看有沒有發現遺漏的線索。”
可是很打臉,沒有任何遺漏。
大家急得抓耳撓腮,很想早點破案,給浩哥爭氣,讓他不要被領導訓。可是想不出就是想不出。
於是大家想到秦知微,“Madam呢?怎麼沒看到她。”
張頌恩想起來了,“剛剛Madam說她去檔案室查卷宗。”
眾人有些疑惑,這時候不該是緊鑼密鼓破案嗎?怎麼會跑去查卷宗。
擦鞋高坐不住了,“我去請她過來。”
他剛站起身,就見秦知微從門外進來。
秦知微見大家齊刷刷看向自己,就猜到他們陷入死胡同了。她站到盧哲浩麵前,指了指盧哲浩寫在白板上的文字,“其實我們之前的辦案方法沒問題。我們用的是排除法。既然凶手與三位死者沒有關係,有沒有可能這不是一起報複性殺人。”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是報複殺人?那是什麼?
盧哲浩卻是
聽明白了,“你是說對方是連環殺手?”
其他人倒吸一口涼氣。如果有比陌生人殺人案更難的案子,那就是連環凶殺案。因為這些殺手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殺人。難度係數更高。
孤寒羅忍不住爆粗口,“這是什麼破運氣。怎麼連這種案子都碰上了!”
這種案子的破案率低到令人發指。這麼說吧,誰能破這種案子,年終總結大會,總督察就能給他頒個二等功。
秦知微讓大家仔細回想,“三起案件中,凶手殺人動作嫻熟,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凶手顯然不是衝動犯罪,而是早有預謀。如果報複性殺人,他是怎麼把三人全部約出來,而且還是那麼隱密的地方。”
大家帶入她的思維,是啊,那七百個受害者每次遇到議員都是破口大罵。議員自己難道不知道嗎?他知道的。那他為什麼還敢跟他們私下見麵。除非凶手根本不是受害者。而是另有其人。這就說得通了。
孤寒羅最近沉迷犯罪心理,他舉手,“我看電視時,說是連環殺手會留下標記。可是我們這三個案子沒有啊。”
秦知微糾正他這個錯誤,“你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大多數連環殺人犯都不會留下標記。他們比普通殺人案更細致,不會輕易留下罪證。”
之前還不覺得,聽她這麼一分析,眾人很快表示讚同。
“我也覺得是連環凶殺案。”
“我也是這麼想的!”
既然已經確定是連環凶殺案,那就要從三名死者身上找到共同點。
從時間上看,去年三月六號法官案,今年六月十三號議員案。六月十四號獄警案。第一個案子和第二個案子間隔15個月。第三個案子和第二個案子隻隔了一天。沒有相似之處。不過凶手時隔一年才犯案,這點確實需要注意。
其次從年齡上看,三名死者年齡都在四十歲往上,說明凶手對年齡有自己的喜好。
男女感情方麵,法官老婆去逝多年,沒再娶妻,也沒有交往女朋友。獄警有老婆。議員有情人。議員的生活作風和法官、獄警是截然相反兩種人。沒有共同點。
從長相方麵,議員長相俊美,法官禿頭,獄警肥胖,三人除了姓彆都是男,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盧哲浩總結完,詢問大家還有沒有想要補充。
張頌恩看了一圈其他人,“我覺得三名死者家境都不錯。這也算是共同點。”
盧哲浩點點頭,又問大家還有沒有要補充。
擦鞋高突然想到一點,“這三個人都是代表公職人員,而且身上都有汙點。凶手應該很恨這種貪贓枉法的公職人員。”
秦知微頷首,“這確實是個共同點。凶手很有可能受過這種不公。”
但是受過不公的人太常見了。無法根據這點找凶手。
她扭頭看向盧哲浩,“告訴孔督察,讓他在媒體上提醒公職人員,不能單獨與人在隱秘之地見麵。”
盧哲浩頷首。
孤寒羅看向秦知微,“我看過美
國犯罪電視劇,FBI可以對凶手進行犯罪測寫。Madam,你也給我們測一個唄?”
秦知微頷首,“我們要找的嫌疑人單身,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際,由於職業的特殊性,他與三人有交集。”
孤寒羅眼睛一亮,“美劇許多連環殺人案凶手都是司機。”
秦知微卻直接否認,“司機出現在各地確實不引人懷疑,但是這三人可不會半夜見司機。而且我們這案子有特殊性,三名死者並沒有被埋屍或挪動,不用車子搬運屍體。所以司機可以排除。我們應該重點關注可以同時出現在三人身邊的職業人士。”
盧哲浩很快想到懷疑對象,“偵探、記者、法院工作人員、警察、快遞員等等。”
說完,他不自覺看向秦知微,詢問她的想法。
秦知微點頭表示認可。
“這麼多職業,符合條件的人太多了。就拿我們警察來說,全香江有三萬多,全都與議員、法官和獄警有過接觸。這要怎麼查?”孤寒羅有些頭疼。
這幾樣職業人士全部列出來,沒有十萬,也得有八萬。孤寒羅的話聽著有些喪氣,但確實是事實。
秦知微繼續作補充,“三名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