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大華的地攤廣場陸續到位後,沈美雲用了一周左右來觀察。

最後發現大華還差一波勢,觀望的老板有很多,甚至是客人也是帶著幾分好奇來看望電梯的。

這讓沈美雲心裡打定了主意,還差一波大的,不過這一波大的要等,八三年春節的時候。

在此之前先猥瑣發育。

地攤的賬很快就出來了,黃豆在的一個星期,平均每天下來在一千塊的收入,其中,小燒烤的收入會低一些,每天在六百。

畢竟,燒烤不能當飯吃,不少人還是舍不得在這個上麵花錢的。

基本上四個攤子每天的營業額在四千五到五千左右,還比不上魯家菜一天的營業額,也比不上羅湖市場的營業額。

不過,萬事開頭難,沒有賠本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沈美雲問完自家,又去問了下趙春蘭,“嫂子,你這邊每天營業額在多少?”

這種算是人家關鍵數據,一般人都不會往外說,但是趙春蘭覺得沈美雲不是外人啊。

她當即便直言道,“有時候低的時候有八十,但是高的時候能賣到兩百去。”

她語氣非常自豪,“美雲,我現在一天的營業額都比得上我家老周一個月的工資了,你說我要不要讓老周也過來擺攤?”

這虎娘們,把沈美雲給嚇了一跳,“可彆,人家老周現在在土地規劃局做的挺好的,你可彆把他喊下海做生意了。”

“做生意不穩定,你們兩個人總要有一個穩定的人拿收入吧?這樣才會有安全感一些。”

趙春蘭這才做吧,“那也行。”

“我是覺得他在規劃局做的挺沒意思的,不上不下,而且他人性子又直,不太適合在外麵的單位。”

像是老周這類人,他們在駐隊待習慣了,都是直來直往的性格,出來工作很容易吃虧。

沈美雲,“慢慢來嘛,都是一點點變好的,你也不要給他太大壓力了。”

“總之,春蘭嫂子你就記得我說的話,隻要老周能一直在規劃局待下去,你們家將來就不差。”

這可是鵬城的土地規劃局啊,未來是香餑餑,沒有之一。

和沈美雲這一番談話後,趙春蘭那一顆心才安定了下去,“那先這樣。”

沈美雲嗯了一聲,告彆了趙春蘭。

回了一趟大華的辦公室,她當初在建的時候,特意留了三間辦公室出來,其中就有一間是她的。

“最近大華賓館入住率怎麼樣?”

唐敏是秘書,候天亮則是負責二街道大華所有事宜,聽到沈美雲一問,他當即便說道,“開業當天住了二分之一房間,自打那天後每天入住率在百分之三十。”

這個數據不出沈美雲意外,不算好,連一半都沒到。

大華還差一場火候。

隻等春晚來襲。

沈美雲,“那商鋪的出租如何了?”

“商鋪很搶手,基本上出租了百分之八十了,不少人為了搶好位置來我這裡打關係,不過都被我拒絕了,按照優先順序來的。”

接著,他話鋒一轉,“不過,像是林西河,老錢,這類老客戶,我都是給他們提前留了位置的。”

這些人的關係和老板不一樣,他自然要特殊對待。

“不錯。”

“單元樓呢?”單元樓那邊目前陸續也完工了,裝修也完善了不少,基本上就差對外出租了。

“單元樓目前就隻出租了二十多家,其中還有不少人都是我們自己人,大家基本上還處於一個觀望的狀態。”

沈美雲,“我曉得了。”

“把賬本拿過來我看下。”

這話一落,候天亮就去看胡夏蘭,他和胡夏蘭是分工合作的,候天亮負責管理,胡夏蘭負責賬務。

胡夏蘭立馬把賬本遞給沈美雲,“這邊開業一個半月,目前商鋪入賬三十三萬五千八,賓館入賬四萬三,單元樓入賬六千三百五。”

“基本上賬單都在這裡了。”

其實,這些收入比起來之前的投資,不算驚豔,甚至截止到目前為止,都是虧本的狀態。

但是好在才剛開張。

沈美雲看完賬單,她笑了笑,給大家寬心,“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起碼商鋪這一條,基本上被大家搶空了,這就意味著我們大華在大家的心目中是可靠的。”

若是不可靠,商鋪不會這般快就出租完的。

“至於賓館這方麵,還可以繼續往上提升下,不過這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等到後期大華名聲徹底打出去後,所有來鵬城的人,第一時間就會來到我們大華入駐,等到那一天我們大華賓館才算是達到理想狀態。”

“至於,單元樓——”她笑了笑,“這個就更不急了,等樓下的商鋪和地攤發展起來,單元樓是不愁出租的。”

“對了,你們若是有時間去看下房子,找幾間房出來做宿舍用。”

沈美雲是會當老板的,幾句話就說的大家熱血沸騰。

“沈姨,那單元樓我們也可以入駐嗎?”

他們是知道那單元樓裝修的有多好的,明亮又寬敞。

沈美雲,“自然,走吧,去看房子,看好了就敲定下來,兩個人一間宿舍,大家自己來找隊伍合租。”

以前是沒條件,隻能一堆人擠在一個屋子裡麵,如今,自己蓋了樓,自然不會委屈了給她乾活的員工。

唐敏他們一聽到這,頓時高興了起來。

她支支吾吾,“沈姨,我可以和郭克儉住一間嗎?”

這話一問,郭克儉臉一紅,大家也跟著哄笑起來,帶著幾分善意的打趣。

“當然可以。”

沈美雲,“反正兩人一間,你們自己組合。”

候天亮,“那我和嚴樺一間。”既然郭克儉有人挑了,他就挑嚴樺好了,和高材生住一個屋,他將來也會變聰明。

“那我就和雪梅一起了。”

胡夏蘭笑眯眯道。

張雪梅自然沒有不答應的,兩人認識的早,而且又都是會計和出納,連帶著工作也能說到一塊去。

他們自己組合了起來,光員工就住了十來間房子,大家的幸福感瞬間感到爆棚。

沈美雲笑了笑,喊了高蓉和宋玉書過來,“你們兩個也挑選一間房,就送給你們了。”

她打算連房子一起過戶給他們。

宋玉書驚訝,“你動真格的?”之前二街道還沒建好的時候,沈美雲便提過說將來給她留一個屋。

她還以為沈美雲開玩笑的。

沈美雲,“自然,我能拿這種事情騙你?”

“還有高蓉你也是,你們自己挑。”

高蓉倒是沒客氣,她是知道沈美雲的,光二街道這邊單元樓一共十一二個單元,每一個單元有六層,其中,有的是一梯兩戶,有的是一梯四戶,這裡光房子都有大幾百套上千套了。

沈美雲手裡自然是不差房子的,她接了沈美雲的房子,後期在其他方麵補給她就好了。

高蓉看了一圈,問她,“你住在哪個單元?”

沈美雲,“我住一單元靠賓館和商鋪近點,方便下樓吃飯買東西,不過也有缺點就是吵鬨了點。”

“那我也住一單元吧。”

高蓉果斷做了決定,在買房看房這方麵,沈美雲顯然比她專業。

“我住三樓,你呢?”

“那我還住四樓。”高蓉對四情有獨鐘。

宋玉書想了下,“那我住你對麵,我也住三樓。”

沈美雲嗯了一聲,去了前台取了兩串鑰匙,遞給他們,“走吧,過去看看你們的新屋子。”

她住的這邊一單元,基本上都是兩房一廳,麵積在七十來平,不算寬敞,隻能說一個人住的話會很很方便。

“不錯,以後我打掃衛生在也不愁了。”高蓉看完兩間房忍不住感慨一句。

她住羊城的那一套,足足有兩百二十平,寬敞是真寬敞,打掃衛生累人也是真的累人。

“我也覺得這裡好,比較適合一個人辦公的時候居住,安靜的很。”

宋玉書也來了一句,她裡外看了兩遍,忍不住說道,“美雲,我這又沾你的光了。”

之前欠的錢還沒還完,美雲又給她送房子。

沈美雲笑了,“你還怕還不完?”

“我手底下一連著又開了三家店,更彆提還有四個小吃攤,嫂子,將來有的你忙。”

這房子也是有代價的。

宋玉書自然是知道,“但是一碼歸一碼。”

她這人性格直的很。

沈美雲不想和她掰扯,“你幫我算下魯家菜,老北京火鍋,以及衣家三家的成本要多少,我要往裡麵投錢了。”

她現在賺到手的錢,基本上都分散出去了,不是在投資,就是在投資的路上。

宋玉書,“沒問題

。”

她的速度很快,不出三天預算就做了出來。

“衣家的預算如果光裝修的話,在一千五左右,不算房租和服裝進貨成本,魯家菜的裝修成本在四千左右,老北京火鍋店在兩千來塊。”

“裝修的成本不高,高在房租,高在開店人工,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費用。”

這些隻能做一個大概的預計。

“行,我知道了。”

沈美雲,“讓雪梅去賬上支錢過來,開始造了。”

一句話,決定了三個店鋪的未來。

從八月到十月,三家店陸續完工,其中最早完工的是衣家,就裝修了一個月,就進貨開張了。

沈美雲原本想把陳銀葉調過來的,但是想到老支書和胡奶奶也在羊城,思索了之後,決定把明盼娣調過來當店長。

明盼娣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

“我要去鵬城了。”

她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天天都想著往外跑,如今讓她來羊城,也算是滿足了她的心願。

鵬城的衣家開張後,接著就是老北京火鍋店了,這家主打一個熬了湯底之後,所有的菜都是生著就端上桌了。

客人想吃什麼自己煮,給後廚這邊省事不少,而且也不耗費太多的功夫。

所以,魯師傅就派了兩個徒弟過來,守著老北京火鍋店。

剛開張第一天,老北京火鍋店就坐了幾桌,也是到了後麵火鍋煮開後,沈美雲讓人在樓下支了三張桌子,那火鍋底料的味道,傳出去老遠。

一下子吸引了不少顧客過來嘗鮮。

老北京火鍋這才算是正式打開市場。

最後開張的則是魯家菜,魯家菜吸取了南方菜的特點,在北方菜的基礎上,加上了燒鴨,燒鵝,蒜蓉菜心,以及各種清蒸白灼的海貨。

當然,乾鍋海貨也少不了。

這是給外地人吃的。

魯師傅在鵬城的魯家菜待了半個月,他和沈美雲感慨,“這才是做海鮮菜的好地方,不像是北京,運送過去的海鮮不是乾貨,就是死貨。”

哪裡像是鵬城,這海鮮都是活蹦亂跳的,這對於一個廚子來說,簡直是天堂。

沈美雲在盤賬,她聞言,看向他,“那留在鵬城?”

魯師傅頓時搖頭,“那不行,北京才是我的大本營,等我在待半個月,到時候老七就能出師了,他將來就是魯家菜的大師傅了。”

老七還有些害羞,“師父,我怕自己不行。”

“我不在了,你不行也要行。”

旁邊的黃豆出攤看到這一幕,他有些羨慕,隻是想到自己荷包裡麵的錢,頓時又不羨慕了。

他來南方三年,攢了快一萬塊了。

在攢一攢,他就能在鵬城買一個大房子了!

不過,他不喜歡筒子樓,他就喜歡目前出租的那種小院子,還能自己種菜,這才是他的理想狀態。

注意到黃豆的表情後,等晚上魯家

菜下班後,沈美雲特意找到黃豆聊了聊,“你想回來魯家菜嗎?”

黃豆猶豫了下,“老七他們工資是多少?”

沈美雲,“和北京差不多,不過他們每個人有五十塊錢的差旅費補貼。”

一聽到這,黃豆頓時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那算了,我還是在小吃攤吧。”

雖然辛苦了一些,但是錢多啊。

在師父手底下乾活,看不到錢的,也隻有單獨獨立出來,嫂子才會給他們開這般高的工資。

沈美雲看著他,“不羨慕?”

“羨慕。”黃豆笑了笑,“但是不後悔。”

他要多掙錢呀,在鵬城買房子,自然不可能在回到魯家菜了。

沈美雲,“想清楚了就行。”

轉眼到了十二月份,快到了年底。

今年的年底是特殊的,因為八三年是春晚播出的第一年,這一年的春晚空前絕後的熱鬨。

而沈美雲要抓住的就是這麼一個機會。

她在回北京之前,請林芳歌在把整個大華全部拍攝了一個小短片,從大華賓館,在到大華商鋪,地攤。

其中,商鋪裡麵又以衣家,魯家菜和老北京火鍋為主,等錄像拍完後,沈美雲看了一遍,她朝著林芳歌提出建議,“能拍一鏡到底嗎?”

林芳歌還有些茫然,“什麼是一鏡到底?”

在八零年代初,一鏡到底還沒有被人廣泛運用,當然,一鏡到底本身就存在一個技術性的難度和高度。

沈美雲簡單的和她說了一遍,林芳歌聽完,陷入沉思,“你讓我想想。”

約摸著過了三分鐘左右,她才開口,“我可以試下,但是不能保證成功,因為這個有難度。”

沈美雲,“可以多嘗試幾遍。”

“還有時間。”

林芳歌點點頭,就開始陷入了茫然的狀態,沈美雲也知道她在想問題,沒在打擾她。

第二天的時候,林芳歌就開始扛著一個攝像機,開始一鏡到底的拍攝。

第一次在拍攝到前台的時候,遇到有人說話,失敗!

第二次拍到大門口的時候,剛好有客人進來問林芳歌事情,又失敗。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一直拍到第三十九次,林芳歌像是入魔了一樣,徹底沉浸在拍攝的狀態中,不管外麵在和她說什麼,她都沒感覺一樣。

她的眼裡隻有麵前巴掌大的鏡頭。

“首先,我們看到高聳入雲的建築便是大華賓館,從一樓到十二樓,每一層它都有自己的特色,大華的口號是給顧客家一樣的感覺。”林芳歌俏皮一笑,“我自己親自居住過,床又大又軟,這裡的體驗確實不錯。”

她扛著足足幾十斤重的攝像頭,又往下繼續走,“接下來便是大華廣場,這裡充滿著煙火氣息,尤其是到了晚上,會有上百個攤位供人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