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等再次回去的時候,沈美雲已經是一片冷靜,絲毫看出來就今天短短這一天,她已經囤積了,幾輩子都不可能用完的財富。
或許,她將來不一定能用得上。
但是她的綿綿,一定能用得上!
她的綿綿在將來,最低也是個億萬富翁,不,是百億富翁。
想到這裡,沈美雲心裡一片愉悅,比她自己賺了大錢還高興,可能這就是當母親的心態。
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的好東西,全部都呈現在孩子的麵前,供她挑選。
沈美雲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梁在李村長家裡等她,見她過來後,便說,“我們再去下個地方?”
沈美雲點了點頭,“海灣。”
也就是前灣,她發現這裡人對前海灣的叫法不一樣,有的人叫前灣,有的人叫海灣。
她選擇入鄉隨俗,直接喊海灣算了。
沈美雲之前聽著李村長他們是這般叫的,李村長聽到他們要去海灣,頓時愣了下,“你們還要去海灣買地?”
沈美雲點頭。
“李村長,你認識人嗎?”
李村長點頭,“我有個妹妹嫁的就是海灣人,你們若是信得過我,可以讓我給你們帶路。”
小梁覺得不錯,剛好他對海灣沒有對後海村熟悉。
便讓李村長帶路了,有了熟人就是好辦事,一路暢通無阻,去了以後,李村長就找到了海灣的村長。
說明了來意,並且告知他,他們後海村發達了。
對此,海灣的林族長特彆羨慕,直接做主賣了一百畝地給沈美雲。沈美雲還想多買一些,可惜的是林族長不肯賣了。
說是他們自己要留著。
值得一提的是海灣的一百多畝地裡麵,有的是海灘,有的則是農田,混在一起賣的。
沈美雲見對方如此,便也答應了下來,價格還是兩百七一畝。
一手交錢,一手立合同,從海灣離開後。
小梁看著沈美雲,心說誰能想到呢,就麵前這個極為年輕的女同誌,眨眼間花了十多萬出去,眼睛連眨都不帶眨的。
“還去南山嗎?”
南山其實是小梁他們的大本營。
沈美雲,“去。”
她臉上流露出恰到好處的窘迫,“不過手裡的錢不多了,可能買不到好地方。”
“你帶我先去看看,我看完了在決定。”
這才對嘛。
小梁見她沒錢了,心想這才對嘛,差點都以為沈美雲是香江來的女富婆了。
“你要去南山哪裡?”
南山其實很大的麵積的。
沈美雲想了想,“帶我去中間的位置看一看。”
她知道後世南山最繁華的地段,也知道市中心的位置,但是那個地名是後世發展起來才命名的,現在壓根沒有。
她所知
道的信息,不過是南山中間的位置是最為繁華的,因為地段便利,使得它東臨深圳灣,南邊是極為熱鬨的南油。
至於北邊就更厲害了,極為出名的深圳大學,以及出了無數個億萬公司的高新技術園區。
這個地方曾經養活了無數個打工人。
也製造了無數個財富神話。
要買地,自然就要買最繁華的位置!
聽到她要買南山中間的位置,小梁迅速給出了幾個位置,“南新街,南油以及南頭古城,我帶著你去那一路轉轉吧。”
沈美雲點了點頭。
才八十年代初,南新街也才剛發展,現在遠遠比不上羅湖的熱鬨和繁華。
沈美雲一路看過來,最後定在了中間不知其名的位置。
“就這裡吧。”
它的不遠處就是南油大廈,而今這裡還隻是一片荒地和廢墟,遠處的塵土飛揚,彰顯著這裡還在建設。
屬於待開發的地方。
小梁看著麵前的一片荒地,他陷入呆滯,並且十分不理解。
沈美雲挑的這些位置,都是啥啊?
又破又爛,屬於乞丐走這裡都恨不得吐兩口吐沫的那種。
沈美雲見小梁不吱聲,還以為這裡已經有人買了,她便問,“怎麼這裡被賣了?還是不賣我?”
小梁搖頭,“都不是。”
“沈同誌,要不你在選選南新街那塊,比這裡好不少,甚至南油和南頭古城都比這裡熱鬨。”
沈美雲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著麵前的廢墟和荒地,“沒事,我就喜歡這裡。”
“這一片大概有多少,能出售的有多少?”
“當然,價格你要給我算便宜點,不然我買不起。”
“我錢都花了大半了。”
小梁看著周圍默默記下附近的位置,“這裡的價格我也不能確定,我回去問問我領導吧,至於能出售多少,我估計這塊荒地的位置都能出售。”
狗不理的位置,能夠甩出去,都是幸運的。
等回到單位後。
小梁便簡單的把今天的成果給張局長彙報了下,等彙報完了,張局長看著沈美雲的目光,簡直是可以稱為和藹可親。
“小沈,你還想買南山二街道附近?”
沈美雲點了點頭。
張局長看向小梁,“你和她說了沒,二街道附近屬於三不管地帶,那一塊不止沒有生意投資,連帶著房子都還沒建立,現在都是一片荒地。”
小梁,“說了,而且沈同誌還親自去看了,但是她還要這個地方。”
這是小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張局長從來不好奇,對於他這種人來說,隻要政績能夠達到,他不問過程。
“小沈,你確定要?”
又問了一遍,這是給沈美雲反悔的機會。
沈美雲點頭,“要。”
張局長把詳細的地圖拿出來,“想要多少?”
這話就問的有意思了。
這是有多少賣多少的意思嗎?
沈美雲笑了笑(),張局長?[((),不是我要多少,而是您這邊價格賣的是怎麼樣的?”
“要是太貴的話,我肯定買不起。”
不愧是生意人。
張局長看了他一眼,喊著老周,小梁一人進了他單獨的辦公室。
“二街道這一條街全部賣你的話,你最多能拿出多少錢?”
這話一問,沈美雲眉心一跳,一條街啊,這就有點恐怖了。
雖然說的是一條街,但是如今在外人眼裡,那一片不過是還未開發的荒地,屬於無主之物,而且是屬於那種垃圾掉在地上,都不會有人看一眼的那種。
沈美雲沒說自己的底價,而是小心翼翼地問道,“張局長,咱們規劃局這邊能夠接受最少多少的底價?”
“我看我還缺多少,不夠的話,我想辦法去籌錢。”接著,她為難道,“如果實在是差太多,我就隻能忍痛放棄了。”
張局長一聽,搖搖頭,笑著道,“小狐狸。”
“老周說你以前在駐隊開養殖場,一個人辦起來了不說,還養活了一批人,我之前還不信來著,如今算是信了。”
這一番較量下來,但凡是來個弱勢點的人,就被他帶著走了,甚至連思考都不會。
但是沈美雲沒有,她全程自己的主見都很清晰,而且還在像他們示弱,告訴他們,這個地方隻有她會買。
示弱和強勢同時出招,而且還是兩張牌,這就可窺一斑了。
沈美雲攤手,“沒辦法呀,我是弱勢群體,隻能這樣討點殘羹冷飯,還請張局長您這邊手下留情。”
老周也在旁邊幫襯道,“張局長,我這位戰友她能力極強,做生意更是一流,她若是能夠在南山二街道定紮下來,那一塊的廢墟,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最熱鬨的地段。”
這是實話。
老周相信沈美雲有這個能力。
他這話一說,張局長也陷入了沉思,“你隻要地皮?”
“對。”
“要了地皮做什麼?”
沈美雲,“投資建房做生意。”
若說她之前還隻是打算囤地的話,在聽到老周那話後,她就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或許她可以把那一塊先建設開發出來,做成高第街或者是西湖路也是那種模式,隻是可能有些困難。
但是迎難而上,才是她的本事不是嗎?之前她還不敢碰這塊的生意,那是因為背後沒人。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她背後有人,能夠以最低的價格拿地,且還是正規渠道,這就是她最大的優勢。
張局長聽到這話後,他便冷靜的吐出三個字,“三十萬,那一條街你打包帶走。”
老周一聽這個數字,他就愣了,“張局長,那說起來就是一條街,實際上就是荒地,這個價格太高了。”
張局長,“你知道高第街
() 那一塊,有多大的麵積嗎?”
這老周還不真不知道,他比張局長要晚一個多月進來。
“多少?”他忍不住問了一句。
張局長,“少說有快一千來平。”
“這樣算下來,你知道賣給她多少錢一平嗎?”
老周已經算出價格了,“三百一平。”
這麼一個價格絕對算是公道的。
羅湖東湖商品房那塊的地皮,對外出售的是五百多一平,他們南山二街道基本上都腰斬了。
當然,這也和二街道的荒蕪有關係。
換個人來,說二街道賣三百一平,怕都要吐他們臉上一口,把人當傻子呢?
就二街道那個荒涼的勁,乞丐進去了都要餓個三頓。
買來乾嘛?
放著都嫌礙眼。
但是沈美雲不是。
她思索了半晌後,發現張局長給她的這個價格,確實是最合適的價格。
於是,沈美雲深吸一口氣,“三十萬就三十萬。”
“不過張局長,你給我幾天時間,我來籌錢。”
張局長,“成。”
“後續事情,老周你和沈同誌對接。”
安排不同人對接不同事,張局長對這塊已經是爐火純青。
老周點頭。
沈美雲的速度很快,三天內便調了三十萬過來,基本上把羊城賬上所有的錢,給揮霍一空了。
她這個暑假過來,前後花了大幾十萬。
甚至,還動用了去年的存款。
但是沒辦法,這是購買固定資產,大額支出避免不了。把錢存在銀行才會是她最大的損失。
等她這邊把三十萬一弄到手,立馬交給了老周,老周負責驗資入賬,他看到這三十萬的時候,人都是恍惚的。
原來,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沈美雲已經成長到這個地步了嗎?
他們家連三萬塊都拿不出來。
對方卻能一口氣拿三十萬。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差距了。
見老周好久沒說話,沈美雲抬手在他麵前晃了晃,“怎麼了?”
老周,“沒什麼,我現在讓會計給你寫個收據。”
沈美雲嗯了一聲,“這錢我也是跑了好幾個地方才籌集到的。”
這一句話,倒是讓老周心裡好過了一些。
倒不是酸,而是安慰他,雙方之間的距離或許沒差那麼大。
老周的速度很快,錢一入手,立馬就把手續給沈美雲置辦齊全了。現在二街道那一塊荒地皮,歸屬人是沈美雲。
當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沈美雲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感。
“謝謝周大哥,等事情成了,我請你和嫂子吃飯。”
老周擺擺手,“不用,你也給我幫了大忙。”就沈美雲這次買了這麼多地,因為是他介紹過來的,也讓他在新單位一下子站穩了腳跟。
正說這話,
小梁也過來了(),手裡拿著厚厚的一遝子文件。
沈老板?[((),這是後海,海灣,兩個地方的產權和地皮文件,你可以看下。”
當沈美雲一擲幾十萬下來後,小梁對她的稱呼也從沈同誌,變成了沈老板。
沈美雲接過文件一一看了起來。
確定沒問題後,朝著小梁道謝。
等她離開規劃局後。
小梁朝著老周道,“周主任,你這個戰友是個富婆啊。”
老周恍惚,“我以前也不知道。”
他以前就知道季長崢家條件不錯,但是沒想到,沈美雲的條件更好!
這錢肯定不是季長崢出的,更不會是季家出的,不然沈美雲不會這般乾脆利索的拿出來用的。
這就是花他人的錢和花自己的錢區彆了。
小梁,“我們要維持好了,以後說不得沈老板還買地呢,到時候還會來找我們。”
他們規劃局實在是太可憐了。
都是他們找彆人買,不像是羅湖規劃局,是彆人找他們買。
外麵。
沈美雲出去後,拿著一遝子文件,捏了捏眉心,打算一點點整理出來。
後海和海灣這兩個地方,可以派人過去,把要住的房子先建起來。
建房花不了多少錢,難的是要把那幾塊蠔田和田地怎麼弄起來?
沈美雲一時半會還沒想到方向,便打算把這些地先放著。
倒是南山二街道,她可能要放在重頭戲了,但是怎麼弄。
她要先想個章程出來,要建但是可能也沒那麼快。二街道那邊的廢墟多,光挖出來不知道要清多少土出來。
清多少土出來。
沈美雲突然頓住了,她是不是可以把二街道清理的土,先運到後海哪塊的蠔田,不行這個有點浪費了。
倒是可以運到海灣的那個坑窪地裡麵,把那裡填起來了,就能蓋房子。
剛好也解決了,二街道這邊廢墟塵土沒地方倒的問題。
等把二街道這塊的廢墟解決了,她把那一塊建成房子,租給租戶?
還是說做成商品樓,像是東湖一樣賣房子?
後者肯定要比前者更麻煩,如果蓋房子賣,那就意味著還要和建設局,工商局,甚至是銀行打交道。
她沒這方麵的關係,意味著一步就能難著她。
而且,她也沒那麼的野心,直接轉變成房地產開發商,比起這個,她更喜歡小富即安,當包租婆或許更符合她的理念。
因為,房地產的雪球未來會滾的很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事業做的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沈美雲目前還沒那個心態去承擔這個責任,她覺得自己能把這一畝三分地給弄好,已經是極為不錯的了。
既然,不打算做房地產生意,沈美雲的身上的壓力就跟著驟然一輕。
她自嘲道,自己果然不是有大抱負野心的人。
想到這裡,沈美
() 雲笑了笑,“那就做商業綜合體就好了。”
她腦子裡麵已經有了雛形,樓下的廣場擺攤,商業樓的門麵進行出租,至於樓上的住宅樓,則也是對外出售。
她不分房地產的這一杯羹,那麼意味著,她要把所有的產權都集中握在自己手裡。
她蓋好的房子,也不可能對外出售,那麼就隻有一條路了。
出租。
比起出售,出租顯然更符合目前的行情。
像是高蓉她們這些小老板,基本上清一水的全部都是租房子住,幾乎沒有人去動買房子的心思,房子貴是一個,而且還占用資金。
對於生意人來說,占用資金就是最大的忌諱。
他們寧願租房,也要把錢流動起來。
敲定了一個大概的路程後,沈美雲心裡就有了確定的方向,而且如果走商業綜合體的路線,她的錢或許是夠用的。
不用再去貸款或者是攢錢了。
隻是,這個缺口還差多少,沈美雲也不是很確定,她要先盤算自己手裡的錢還有多少。
再去找個工程造價的人做個初步的預算。
回去後第一件事,沈美雲就去銀行查賬,羊城和鵬城的錢前後花了不少進去了,目前賬麵上基本為空的。
所以,查賬主要是查北京賬上的錢。
沈美雲拿著本子看了下,她在王府井大街的中國銀行,一共存了三筆,一筆是一百萬整。
兩筆五十萬。
還有一筆三十萬。
加起來一共兩百三十萬,這是僅剩下的錢了,不過好在,她手底下的金母雞多,有了金母雞就不怕沒有金蛋。
這兩百三十萬,應該夠她啟動資金,後期若是不夠,在從金庫裡麵補錢。
但是問題是,她要如何保證,自己建成的商業綜合體就一定能賺到錢?
要知道做生意是有賠本的風險的,而且她這一賠,等於是把老本全部賠進去了。
傷筋動骨,要好久才能緩回來。
沈美雲陷入沉默,她拿著本子開始計算起來,她若是把這個商業綜合體建成了,最壞的結果就是這個商業綜合體做失敗了,沒人願意來。
那麼這個時候,她所建的這些房子,門麵,廣場就成了空宅,一座死掉的商業樓。
沈美雲問自己能接受這個結果嗎?
答案是肯定的。
能。
因為她買這塊地皮的本質是為了,後世這裡成為最繁華的地帶,而她買的地皮被拆遷。
所以,就算是商業綜合體賠了,她所擁有的的房子,在未來還是她的資本。
既然這樣。
那何不放手一搏?
若是賠了,就是拿著一屁股的空樓房,對於未來拆遷反而是好事,若是商業綜合體做起來了。
那就是一本萬利。
她比誰都知道,商業綜合體每年收租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