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到了年底,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起來,家屬院的嫂子們也不例外。
部隊的工資,在整個黑省來說,都算是高的,而漠河市好多物資,其實買不到。
有些條件不錯的嫂子,便願意去哈市去置辦年貨。
那邊的百貨大樓不止是種類齊全,連帶著衣服布料,都是彆的地方沒有的。
畢竟,哈市可是祖國大兒子,又接近老毛子邊界的地方,以至於這裡不管是經濟還是實業,發展的都非常迅速。
而趙春蘭雖然日常摳門,但是到了年底就大方了起來,對於趙春蘭來說,辛苦一年到頭,就指望過年的時候鬆活鬆活了。
所以,這才來問的沈美雲。
沈美雲聽完後,她意外了下,“去哈市趕集?”
“對啊,哈市那邊物品齊全,而且價格也比咱們漠河市低一下,我跟你說——”
趙春蘭壓低了嗓音,“那邊還有好多藍眼睛,金頭發的外國人,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反正每年年底去哈市的時候,她也有一方麵的原因,就是為了看這個。
沈美雲思忖了下,“我也去。”
家裡確實也該置辦一些年貨了。
“那咱們一起。”
“還有玉蘭,秋梅,以及秦團長的愛人,李霞。”
沈美雲嗯了一聲,“我回去收拾下東西,你們在家屬院門口等我。”
她回家到了抽屜裡麵,拿了錢和票,思索了下,又背著一個包,放了軍用水壺進去。
這不,剛要出門的,順手拿了掛在衣架子上的紅圍巾,圍在了脖子上。
在出門之前,還有幾件事要辦。
第一,自己還要去養豬場那請個假,她算是有工作的人,這平白如故的不去,自然要提前說一聲。
第二,她去了哈市,那家裡的綿綿就要交給季長崢來帶了。
想到這裡。
比起讓綿綿在家裡,她更想帶綿綿去見下世麵。
畢竟,七十年代的哈市,她曾經也隻是在電視上才見到過。
不過一瞬間的功夫,沈美雲腦海裡麵便轉了好幾個念頭了。
出了門,便讓人去養豬場帶了一句話,旋即,找到了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的綿綿。
沈美雲對她招招手,“過來。”
綿綿立馬小跑著過來了,她穿著一件但黃色棉服,帶著一個白色線絨帽,一張小臉凍的紅撲撲,彆提多可愛了。
“媽媽,怎麼了??”
“媽媽要去一趟哈市趕集,你想去嗎?”
這話一落。
綿綿眼睛一亮,“我要去。”
“那好,路上要跟著媽媽,不能亂跑知道嗎?”
綿綿小雞啄米一樣點頭,“我知道的。”
和小夥伴們告彆後,沈美雲則回去給綿綿戴了一雙手套,給她全副武裝起來,這才領著她出了家屬院。
她到的時候,趙春蘭她們幾個已經在等著了。
不過,在看到沈美雲還領著綿綿過來,她頓時驚訝了下,“你還帶綿綿啊?”
沈美雲點了點頭,“帶她出去看看外麵。”
趙春蘭羨慕道,“要是我家二樂有你家綿綿,這麼乖巧,我也把他帶上了。”
沈美雲笑了笑,沒接這話。
大人出門都嫌帶孩子麻煩,但是她從來不覺得。
綿綿看了看幾個大人,想了想,低聲道,“二樂也會很乖的。”
這——
趙春蘭猶豫了,拍了下大腿,“算了,我去把二樂也喊上。”
一年就這一次出門的機會呢。
轉頭就去把二樂喊了過來。
一邊拽著,一邊囑咐,“你去哈市,最好是給我聽話點,不然下次媽媽不帶你了,知道嗎?”
沒喊大樂是因為,大兒子的性格她知道,寧願在家讀書,也不願意出門的性子。
喊也沒用。
二樂乖巧地點了點頭,“我會聽綿綿姐姐的話。”
這讓趙春蘭滿意了。
沈美雲心說,教育孩子不是這樣教的,但是二樂又不是她的孩子,所以她也沒管這個閒事。
倒是,沈秋梅看了,她搖搖頭,“還是你們脾氣好,反正我出門打死是不願意帶孩子的。”
太麻煩了,一會要這個,一會要那個。
還哭還鬨。
實在是頭疼的厲害。
旁邊的秦團長的愛人,李霞也跟著點了點頭,“我家四個孩子,我是一個都不打算帶的。”
帶了這個,不帶那個,回去又是有的吵吵。
沈美雲笑了笑,“那咱們這就走?”
就她和趙春蘭帶孩子了。
“成,早點趕車過去,晚上還不一定能回來呢。”
哈市離的遠。
“若是晚上回不來,咱們可就在那邊招待所了。”
趙春蘭算是輕車熟路的,“哈市的招待所,真是舒服,還提供熱水,咱們算是軍人家屬,而且還有優惠。”
不過比起住家裡,還算是貴一點。
聽完大家的話,沈美雲對哈市越發好奇了起來。
從漠河到哈市,還挺遠,光車都轉了兩輛。早上七點多從家裡出發的,抵達哈市汽車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大家都餓的頭昏。
得虧沈美雲習慣了,身上裝點糖果瓜子什麼的,還帶了一壺水,不然這一路上真堅持不過來。
當然,綿綿身上也有。
靠著那糖果和瓜子以及水,她們還算是比較好的了。
“我是真沒想到,從咱們漠河到哈市,竟然這麼遠。”
這都坐了了大半天了,比她回一趟娘家還遠,從漠河市到前進大隊,坐汽車也才兩三個小時呢。
來一趟哈市的時間,都翻倍了。
趙春蘭也沒好到哪裡去,她餓的眼冒金星,“以前二十點就能到,今兒的這是路上遇到了大雪攔路,繞了一圈,可把人給餓壞了。”
她牽著二樂就下車。
“走走走,趕緊去買點吃的。”
沈美雲他們自然沒有不答應的。
她也跟著牽著綿綿下車,一下車就看到了周圍的景象。不得不說哈市就是大城市,周圍的路都很寬,來來往往還有小汽車。
來往的眾人,有穿棉猴的,有穿列寧裝的推著推著二八大杠自行車,穿過綁著紅旗的防洪紀念塔。
臉上的驕傲和體麵,更是掩都掩不住。
這一看就是吃供應糧的,身上的精氣神都不一樣。
偶爾還能過幾輛小汽車,要知道這小汽車在漠河市的時候,一上午都見不到的。
但是,她們來這一會會,都已經見到了三輛了。
這讓,沈美雲有些意外了下,“哈市這邊城市真不錯。”
顯然就算是比起北京,都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她還看到了不少女同誌,都燙著卷發,穿著大衣,腳上還有穿高跟鞋的。
說實話,光穿著打扮這一方麵,都要比漠河市那邊好上不少。
她這話一落。
路邊的行人,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剛想說哪裡來的土包子,但是一轉頭就對上沈美雲那一張過於讓人漂亮的麵龐時,那土包子幾個字頓時說不出來了。
實在是對方的打扮比他們這些本地人還時髦洋氣啊。
這一看,就是從北京上海來的,隻有那種大城市,才能養出麵前這位女同誌身上的城裡人。
想到這裡,那路人竟然當起來了東道主。
“第一次來我們哈市吧?”
沈美雲意外了下,大路上會有人跟她打招呼。
她點了點頭,四處看了下,“確實是第一次來。”
“那你可要好好玩一玩,我們哈市的兒童公園,防洪紀念塔,鬆花江畔以及工人文化宮,都是不錯的。”
沈美雲笑了笑,“謝謝您了。”
“我們這會剛下車過來,不知道這附近哪裡有便宜實惠好吃的?”
那路人一聽,“你這個點可不好買到飯哦。”
這會是下午兩點多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
沈美雲她們對視了一眼,“路上耽誤了,國營飯店不知道還有沒有?”
“那多貴,這樣——”
“你們要是信我,就往前走兩條街,左拐看到門口掛了一個白牌子,讓那老兩口給你們下一碗麵吃。”
這是意外之喜了。
沈美雲朝著對方道了謝,等對方一走。
旁邊的趙春蘭就忍不住道,“我來哈市這麼多次,還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路人。”
“以前遇到的,都嘲笑我們是鄉下來的。”
旁邊的沈秋梅看的明白,“剛那位同誌,是看在美雲的麵子上,這才主動介紹我們的。”
“好了好了,甭管看到誰的麵子,快去找個地方吃飯,我都要餓死了。”
這是實話。
這一說,幾個人自然按照原先路人指著地方找了過去。
走到一半,“對方該不會是騙我們的吧?”
這——
沈美雲想了下,“過去看看,如果是騙人的,我們就離開。”
“反正咱們這麼多人呢。”
“也是。”
走了兩條街到了以後,果然看到了一個掛著白色的招牌,上麵寫著張記陽春麵幾個字。
沈美雲他們就知道,找對地方了。
“同誌,這個點還有陽春麵嗎?”
做陽春麵的是個老頭子,“有,你們是從外麵過來趕集的吧?”
沈美雲她們點了點頭。
“那你們要在這裡歇息一晚上咯。”
老頭子站起來,把煤爐子打開,等蜂窩煤燒旺了起來,鋼精鍋裡麵的水也跟著沸騰了起來。
“一碗陽春麵三毛錢,□□票,你們要幾碗?”
“三毛啊。”
趙春蘭覺得好貴,但是轉念一想,出來都出來了,也不差這點錢了。
於是,她便說道,“我要一碗,麵湯是可以隨便加的嗎?”
老同誌看了她一眼,不意外,“麵湯隨便喝。”
“那行,我們都要一碗。”
“四個人,就是四碗。”
沈美雲和綿綿共吃一碗,反正她想著不夠吃了在說。
那老同誌點了點頭,就開始忙活起來,下的是那種細麵,圓滾滾的,往開水鍋裡麵一丟。
便跟著煮沸了飄了起來。
他便在旁邊的案板上忙活,擺了四個海碗出來,每一個海碗裡麵倒上了醬油,鹽,蔥花,最後又舀上一勺,白花花的豬油放進去。
用著大鐵勺子盛了一勺子滾燙的麵湯倒進去一瞬間,豬油就跟著漂浮了起來。
一股難以言說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了起來。
“他用的是豬油啊。”
那麼大的一勺子,全都加進去了,難怪賣那麼貴,要三毛錢一碗。
“我們家陽春麵有幾十年了,用的都是自己煉的豬油,自然不會砸招牌。”
老同誌用長筷子,在鍋裡麵一撈,一人一大筷子的麵條就放了進去。
白色的麵條,不攙和一丁點的粗糧。
看的大家都忍不住咽口水起來。好在老同誌,也是知道她們餓的厲害,在盛好後,便讓老伴幫忙端了過去。
“好咧。”
“可以吃了。”
當陽春麵端過來的一瞬間,大家都跟著安靜了下去,下意識的盯著那麵碗。
白色的麵條煮的恰到好處,上麵飄著一層暈開的油湯,點綴著翠綠色的蔥花。
老同誌知道他們還帶了兩個孩子,還特意遞過來了兩個空碗。
沈美雲接了一個過來,挑了一筷子麵條進去,又兌了三分之一的麵湯。
遞給了綿綿,“小心燙。”
綿綿點了點頭,用著筷子挑了麵條起來,咬斷後,眼睛一亮,“媽媽,這個麵好好吃。”
沈美雲也喝了一口麵湯,那熱氣從口腔一直蔓延到胃裡麵,四肢百骸都跟著溫暖起來。
這一瞬間,她覺得幸福的不行。
“喜歡吃的話,媽媽回去做給你吃。”
綿綿點了點頭,小口小口的吃著。
旁邊的二樂則是凶殘許多,直接捧著碗,就要往嘴巴裡麵倒,被趙春蘭打了一巴掌,“慢點吃,餓死鬼投胎一樣。”
二樂挨打了,也不生氣,“這個好吃,媽你回去也給我做。”
趙春蘭心說,這陽春麵又要豬油,又要細麵,這誰吃的起。
她沒應,隻是把碗裡麵的陽春麵,又扒了一半遞倒到他碗裡麵。
“一次吃好。”
二樂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綿綿,“我吃不完。”
“媽,給你。”
他又還了回去。
這讓趙春蘭心裡不是滋味起來,她心一狠,咬咬牙,“你們還有要吃的嗎?我和你們共買一碗。”
她一個人在要一碗,三毛錢她舍不得,但是兩個人一起平攤一碗的話,就是一毛五。
這也不是不能接受。
沈秋梅和李霞都舍不得。
沈美雲看了看綿綿的那一碗,也快吃到底了。
到底是餓了那麼久,飯量也比平時多一些,她想了下,朝著趙春蘭道,“春蘭嫂子,我倆共同點一碗。”
趙春蘭感激地看向她,“謝了。”
她轉頭朝著老同誌喊,“老同誌,我們在要一碗陽春麵。”
對方點了點頭,開了煤爐子的火,繼續做了起來,顯然對這種兩人合買一碗陽春麵的動作,並不意外。
他們家陽春麵賣的貴,好多人都舍不得,但是味道又實在是好,也有人合夥來點的。
而且還不止一個兩個。
不一會的功夫,又一碗陽春麵做好了,對方端過來後。
沈美雲和趙春蘭一人要了一半,兌在自己碗裡麵,接著又給綿綿和二樂分下去。
倆孩子難得飯量都這麼大。
有了這一碗多的麵條加入後,不止孩子們吃飽了,就是沈美雲和趙春蘭也吃飽了。
等付錢的時候。
沈美雲付了四毛五外加三兩糧票,趙春蘭也是,隻是看到沈秋梅和李霞,一人就出了三毛錢後。
趙春蘭又有些心疼,“我真是管不住這一張嘴,吃這麼多。”
多了一毛五,夠買好幾個雞蛋了。
沈美雲倒是淡然,“難得出來一回,一年就一次,說不得這陽春麵也是一年吃一次,想開點,吃到嘴裡肚子舒服了就行。”
趙春蘭聽到這話,跟著點了點頭,“也隻能這樣想了。”
和那老同誌打聽了,趕大集的地方。
“早上的大集會比下午的好,我是建議你們找個親戚家,或者說是招待所住一晚上,明天早上去趕集。”
那老同誌這建議倒是實在。
沈美雲她們道謝後,這才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