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我知道。”
鶴華輕輕開口,“阿娘從來身不由己,無論是身為楚國的王族,還是作為阿父的夫人。”
“她人生中唯一一次自己拿主意,是在阿父處置她之前選擇結束自己的性命。”
嬴政眼皮微抬。
蒙毅皺眉道,“公主——”
然而話剛開口,便被人輕輕拽了下衣袖,他以餘光去瞧,拽自己衣袖的人正是自己的大兄,大兄眼睛看著他,輕輕搖了搖頭,意思再明顯不過——不要插手這件事。
蒙毅頓了頓,瞬間明白大兄的用意。
這並非是公主一個人的事情,更是陛下的事情,是一根橫在公主與陛下之間的刺,咽不下,吐不出,時間長了,很容易釀成誰也預料不到的後果。
身為陛下的心腹,大兄不願見公主與陛下離心。
身為大秦的臣子,大兄更不願見未來的繼承人因為這件事否定前一任皇帝對事情的處理。
公主現在對母係族人親緣淡薄,但這因為是楚國已滅,如今天下是大秦的天下,哪怕為了自己的地位,她也不會對楚人太過親近。
可公主心底純善,又極為孝順,對自己的阿父掏心掏肺,又怎會對自己的阿娘無動於衷?讓自己的阿娘成為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或許在陛下百年之後,或許等公主徹底坐穩帝位,那麼她或許會追封自己的母親,給自己母親相應的位置,比如王太後或者皇太後,隻有這樣,那位夫人才有機會與陛下一樣永享後人祭祀。
但追封的前提是平反,一位間接害死二十多萬大秦將士的楚國公主不可能被秦人所祭祀,隻有將這件事情徹底從她身上摘出去,她才有可能被追封被祭祀。
可那不是十幾條人命,是二十多萬,屍堆如山,血流成河,是秦人心頭的一個疤。
想要把這件事推翻,若不成功,便是失去民心,秦人會質疑公主到底有沒有做好成為大秦君主的基本政治素養,日後公主若想變法改革,會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攔,因為秦人不知道她是不是與自己站在一起,是不是與秦人同仇敵愾,是不是踩著秦人的屍骨上為其他勢力去謀利?
可若成功了,那便是影響陛下的威望。
他們奉為神明的帝王並不是他們想象得那般英明神武,而是將二十多萬將士的生死禍水東引,引到自己夫人身上,殺自己的夫人祭旗,以此來推卸自己身為帝王卻指揮不當的責任。
這種事情斷然不能發生。
無論是對公主,還是對陛下來講,都隻會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公主徹底放下這件事情,解開心結,不去糾結自己生母的死。
他與公主關係太好,也太親密,若由他開口,公主未必信服,她隻會覺得那是他的善意謊言,是為了讓她不去糾結上一輩的恩怨才對她撒謊。
不僅他不能開口,他的大兄更沒辦法開口,因為那二十多萬將士是在大兄的帶領下埋骨他鄉,大兄若開口,便是有意推卸責任,將自己戰敗的事情推到楚國公主身上,哪怕這的確是事實,如果沒有昌平君的叛亂,大兄與李信絕對能勢如破竹消滅楚國。
可儘管如此,大兄依舊不能開口。
旁人聽著大兄是據理力爭,但這件事情牽扯到公主的母親,公主聽著,未必沒有大兄在狡辯的意思。
蒙毅手指攥了下掌心。
作為一手領著公主長大的人,毫無疑問,他是極為了解公主的人。
了解公主的野心勃勃,更了解公主的聰明與豁達,可問題是死的人是公主的生母,誰能在自己母親的事情上保持同樣的理智與清醒?
公主是位優秀的政治家,可她也是人,一個極為孝順的孩子,她與無數個孩子一樣,曾躲在被窩裡抱著被子想著自己的母親,怕彆人發覺,還會自己偷偷抹眼淚,做出一副自己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一樣。
但畢竟是孩子,尚不懂如何完美掩飾自己的情緒,次日清晨,他收獲一個眼睛紅腫卻又強顏歡笑的小奶團子,抱著去尋陛下時,能讓陛下沉默良久。
——陛下知道她在想她阿娘,但陛下卻沒辦法將她的阿娘還給她。
其實在那場叛亂裡,扶蘇公子的母親才是主力,公主的母親在鹹陽宮裡一直很安分,接觸的消息並不多,能傳遞出去的消息更是寥寥無幾,陛下素來對事不對人,哪怕她同為楚國公主,但也並沒有將怒火蔓延到她身上,她的待遇一切如舊,仍是公主的生母,陛下的枕邊人。
可她一心求死。
又或者說,在踏上前往秦國路上的時候,她的喪鐘便已經敲響,之後的每一日,不過是生命的倒計時,在昌平君反叛之後,她終於找到可以終結自己生命的理由,見血封喉的毒藥,了結她身為棋子的無奈一生。
“公主,您母親的死,與陛下無關。”
蒙毅深吸一口氣,緩緩出聲,“或許您會覺得臣在安慰您,所以才拿這些話來哄您,但是公主,臣所言之事字字是真,半點做不得假,您若不信,臣可以陪您一同調閱當年的卷宗,讓您知曉當年的真相。”
蒙恬抬手掐了下眉心。
——他這個弟弟什麼都好,但在公主的事情上卻容易犯糊塗。
或許是因為公主是他領著長大的人的緣故,情分與旁人不同,所以才會在公主的事情上理智儘消,容易較真。
蒙恬看了一眼馮劫與馮去疾。
視線相接,兩人瞬間會意。
這件事關係到公主與陛下,他們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讓公主在這件事情上鑽牛角尖。
馮劫曲拳輕咳,“公主——”
“我知道。”
哪曾想,他剛開口,便被公主打斷話,“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但你們不必擔心,身為阿娘的女兒,我比你們更了解阿娘的為人與性格。”
她不像是故意打斷他的話,更像是對蒙毅剛才的話做出回答,“就像阿父所說,她沒有穿楚服,也沒有穿秦衣,便是她留給我與阿父最好的答案。”
“死亡對於阿娘來說,是一種解脫。”
嬴政眸光微動。
蒙毅微微一怔。
——公主竟能通透到這種地步?在自己母親的事情上也能清醒理智?
但事實卻是公主的確就是這麼清醒理智,她不再是他羽翼之下的孩子,而是一個如帝王一般優秀的政治家,絕對理智,絕對清醒,不會犯任何政治上的錯誤,哪怕事關她的生母。
短短一瞬,蒙毅眸光變了幾變。
他該慶幸的,他的公主竟能這般理智,這是陛下的福分,更是大秦以及天下黔首們的福分,可不知為什麼,他心裡卻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像是心臟被掏空,再也不是最初的滿當當。
——這位從繈褓之際便被他看著長大的公主,已經不再需要他的教導與開解,她的思想足夠成熟,她的理智足夠清晰,她已經具備了成為優秀政治家的所有品質。
她已經不再需要他。
蒙毅眼睛微垂。
章邯麵無表情。
像是早就明白鶴華比所有人想象中都更冷靜一樣,鶴華的話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反應。
又像是無論鶴華說什麼話都影響不到他,因為他隻以鶴華馬首是瞻,鶴華今日不為自己阿娘將既定的事實推翻,那便不推翻,可若是未來的鶴華想要追封自己的阿娘,他絕對是第一個上書請奏的公卿。
在他心裡,鶴華的心情最重要,至於其他事,全部要往後麵排。
——哪怕是軍政大事,哪怕是千夫所指。
王離心中大喜。
——如果十一能這樣想,那便是最好不過!
鶴華看了看三人的反應,繼續自己剛才的話,“我曾經看過一本話本,女主的姐姐是將軍之女,有自己的青梅竹馬,自己喜歡的先鋒將軍,可某日她被被皇帝的兒子看中,便隻能嫁給皇帝的兒子,而她喜歡的那位先鋒將軍,則被在彆人的安排下戰死沙場。”
眾人不約而同看向嬴政。
——還彆說,這種事情很有可能在他們的陛下身上發生。
送和親公主要投其所好,若不然,便不是和親,而是結仇。
楚人放著那麼多公主不選,卻選了公主的母親,除卻公主的母親的確姝色過人外,指不定便是因為精準掌握了陛下的喜好,所以才將這位公主送了來,以借著這位公主吹吹枕頭風,緩和一下秦國對楚國的兵鋒所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