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無恥之徒2(1 / 1)

夜色晦暗如濃墨,巍峨皇城內,紫宸殿燈火長燃到深夜。

秋月跪坐在地,垂著頭將知道的細節——說出。

每說幾句,她總是下意識抬首,觀察陛下的神色,不知此刻陛下是否動怒。

陛下支著額角安靜地聽著。

她沒有說話。

秋月看不出她神色上的怒意,但那也絕非什麼好臉色,眉心甚至攏著一層極具壓迫感的冷意。而此時此刻,鳳寧宮中。

一陣風吹來,宮室內的燈火陡然滅了幾盞,少年有些分心,卻聽不遠處身著寬鬆輕袍的男人敲了敲桌案,“專心,阿淩。”

“是。”

霍淩連忙垂首。

今日趁著侍衛換班,霍淩來君後處彙報近日的事,又聊了許多,直到深夜。

霍淩很喜歡和趙玉珩說話,君後一向溫和寬容,又博古通今、聰慧至極,當年他能在人群中一眼選中霍淩,對他施以栽培,又看著霍淩從十二歲的小男孩一點點長大,對霍淩而言,他是表兄,亦是恩師。

如今的他,即使困居深宮,千裡之外的世事也自有一番通透的見解。這是才十九歲的霍淩可望不可即的。

霍淩是個執拗的性子,一旦鑽牛角尖,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每每如此,都是君後親自開導他。這幾日,君後總是時時叫他過來,倒也很少問陛下的動向,隻是關心他的傷,又問他以後的打算。

霍淩其實很迷茫。他其實一直沒有想那麼多,從進宮之時,腦子裡隻有保護君後的念頭,如今又多了一個陛下。

“保護。”趙玉珩念著這兩個字,微笑著問: “阿淩知道,深官之中明槍暗箭,我為何能安居一隅,活到今日嗎?"

霍淩說: “那是因為您如此聰慧,身邊都是值得信任的人,沒有人能害到您。”趙玉珩淡淡一笑,隻是搖頭。霍淩頓時迷惑起來, "那是什麼?"

趙玉珩沉默須臾,他其實並不想這麼早跟霍淩談及這樣的話題,他注視著少年純淨的眼睛,歎道:“因為趙家。”

“他們不管想怎麼暗害我,都不會下真正的殺手,因為現在還不是動趙家的時機。”

就這麼簡單

用一百個武藝高強的侍衛日夜看守他,都不及一個手握兵權、隨時

能掀起兵變的外戚。

霍淩沉默了。

這少年將軍沉默著思索了許久,又認真地說: “可是,就算沒有趙家,陛下也會保護您的吧。”

這少年心思簡單,他已經認定了陛下是很好的陛下,他認為陛下和君後感情這麼好,簡直是他見過最般配的夫妻了,陛下肯定會好好保護君後的。

趙玉珩輕笑一聲,目光無聲掠向窗外, "或許。"或許吧。

霍淩: “殿下不信?”

趙玉珩: “信,但無論是你、我、還是陛下,情都並非是全部,我和陛下既為夫妻,也是君臣。"

霍淩立刻道: “臣與陛下也是君臣,臣與您也是君臣。”少年抿著唇,認真地想了想,鄭重地抬頭直視趙玉珩: “臣也想像趙家一樣,這樣保護您和陛下,做你們背後的‘趙家’,讓他們想起臣,就不敢欺負你們。"

少年一身輕甲立在光下,背脊挺直,側顏堅毅。他信誓旦旦。趙玉珩一怔,不由得笑了,隻是笑得有些急了,又掩袖咳嗽不止。

待咳嗽稍緩,他也沒有繼續方才的話題,而是拿起榻上翻得有些破舊的一本書來, “來,阿淩,我考考你兵法。"

“是。”

其實趙玉珩於軍事之上才能普通,當年他考校尚是小男孩的霍淩,尚能為他指點一二,隻是沒過幾年,那少年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天賦,便讓趙玉珩感到訝異了。

那時,趙玉珩的父親,意欲讓霍淩直接隨他從軍,征戰沙場,不出幾年,定是一名戰功赫赫的優秀將領。

但趙玉珩卻拒絕了。

“讓阿淩在我身邊再呆幾年。”他勸父親: “趙家已經不缺這樣的將領了,如今已有功高震主之嫌,多一個阿淩,於趙家和他自己,都隻有害處。"

況且,殺伐出來的將領,太過冷硬。

兵法運用,也關乎人心,霍淩看似沉默內斂,所用兵法卻過於淩厲,少了圓融和變通。

文士固然不懂征戰,卻能謀定而後動,且前方戰事往往也仰仗於後方朝廷的支援,不了解朝中那群文官是如何想的,在亂世尚可立足,在太平之事則會被人卸磨殺驢、淪為工具。

br />

二人一直聊到亥時。

在這期間,霍淩偶爾會走神,這少年訥口於言,許多事心裡有了直覺,卻無法表述出來,隻是望著不遠處懷著孩子、虛弱蒼白的趙玉珩,他總是有一股說不上來的痛惜。

雖說趙家栽培了霍淩,但當初的霍淩帶著妹妹窮困潦倒,是被逐出過趙府的,許多時候,都是趙家這位三郎君親自過來保他。

甚至在大雪天裡,衣衫單薄的趙郎,也曾把他從雪地裡扶起來。霍淩至始至終隻認趙玉珩這一個恩人。

趙家如何,對霍淩來說,並不重要。

霍淩心不在焉,中途被趙玉珩點破幾次,趙玉珩瞧著他的模樣,如何猜不出他在想什麼?他索性停了下來,靜默須臾,又換了個彼此更為輕鬆的話題: “近日陛下可好?”

霍淩點頭: “陛下很好,臣聽每日來診脈的戚太醫說,陛下體內的餘毒已經清得差不多了。”說到此事,他也放鬆下來,露出一抹笑容。

趙玉珩: "近日可有什麼人來求見陛下?"

霍淩想了想, “今日不知為何,薛將軍不在,我守在殿外,除了戚太醫以外,隻有嘉樂公主來過。"

“嘉樂公主?”

"對,公主說要想邀請陛下賞樂,已經來過兩次了,這一次被攔,還險些和鄧大人起了爭執。"

隻是嘉樂公主聲色俱厲,鄧漪不卑不亢,二人立於紫宸殿外,居然劍拔弩張。

縱使鄧漪隻是內官,也絲毫不讓,嘉樂幾次想以公主之名懲處鄧漪,鄧漪卻冷冷回視道: “我是天子身邊的內官,奉旨司掌紫宸殿,除了陛下,我看誰敢動我!"

嘉樂竟然退縮了。

秋少監不在,鄧漪區區內給事,敢以一己之力攔住三皇女,可見陛下將鄧漪調教得極好。趙玉珩長睫一落,黑眸陡暗。

三皇女行事囂張跋扈,極為重利,然心思簡單,看似活動最多,卻反而是所有皇女中城府最淺的人,極為容易被人利用。

且此人駙馬乃是王氏一族的旁支子弟。

他說: "有蹊蹺。"

霍淩驚訝抬眼,不知道君後是怎麼看出來的。

趙玉珩喚許屏進來,許屏附耳

過去,聽他低聲交代了幾句什麼,便趁著夜色出去了。片刻後,許屏回來道: “回稟殿下,嘉樂公主昨夜私見了王鈞。”“查出是什麼事沒有?”

"沒有。”許屏隻道: “但那個伶人……有些蹊蹺,此人原是陽郡人,家中突生變故才被迫入京,因其相貌俊美若女、身段風流,在平康坊甚為出名,不知怎麼就成了嘉樂公主的入幕之賓,若單

單說擅於琴樂,也不儘然。"

許屏說著,也有欲言又止。

"想到什麼了。"

“臣……臣隻怕,他們又要故技重施。”

趙玉珩沉默。

霍淩聽不懂他們的啞謎,抬頭望著君後,不知為何,竟覺得方才還溫和的君後陡然變得冰冷無比。

“阿淩。”

"在。"

“明日開始,你跟隨陛下身後,不計任何代價,都不許陛下碰任何酒水。”

"是。"

翌日。是崔娘子和宋璋的成婚典儀。

士族婚姻,門當戶對,且崔氏一族在朝中門生眾多,影響力龐大,京城之中的名流士族、王公貴族皆親自來赴宴道賀,熱鬨非凡。

無論立場與黨爭如何,表麵上的麵子都要過得去,尚書省兩位仆射都親自來了,此外鄭閣老、六部尚書等,以及那些不入仕的清流學者,皆齊聚於府上。

而皇家之中,長寧和嘉樂二位公主也赴宴了,準備了豐厚的賀禮。長寧公主是和女帝一起來的。

陛下親臨,無異是給了崔氏一族極大的臉麵,以戶部尚書崔令之和沐陽郡公杜如衾為首,宴上眾人紛紛出來跪迎聖駕。

薑青姝直接免了他們的禮,笑道: “朕也隻是來沾沾喜氣,諸卿自便。”

崔宋兩家此前已行完五禮,如今隻剩最後的迎親,本朝婚禮,奉行“晨迎昏行”,眾賓客入宋府宴飲,新娘拜豬枳和爐灶,待到日暮時分,便可舉行拜天地的儀式。

流程複雜,人流眾多,因天子在此,所有出入人等皆受禁軍盤查,左右千牛衛帶刀隨侍陛下兩側,以防有人意圖不軌。

霍淩的目光緊緊追隨著陛下,自從他進入宋府,看到宴席之上有謝安韞等人之後,神色就一

直緊繃著。

而秋月,則一直在沉思昨夜之事。

昨夜陛下聽她說完之後,絲毫沒有發怒,反而吩咐了句: “明日若嘉樂再邀請朕,就不必再攔了,此外,明日讓長姊進宮一趟,與朕同去。"

秋月隱隱預感到什麼,但沒有多問。

今日赴宴,長寧公主與女帝一同在後堂竹簾後落座,嘉樂遠遠看見,與駙馬王錚一同上前來行禮,笑道: “臣參見陛下,想不到長姊也在。”

&n-->>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