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漢已非昔日的文盲大漢。
經曆過天目公開課後,耄耋老人都偶爾會嘴裡蹦出兩句新鮮詞來,更彆說天天盯著天目,預備下一屆恩科的學子們。
因此剛一聽到熒惑上住人,長安城的謁舍裡就不慎跌倒數人,連帶著桌椅茶杯散落一地,都顧不得看,隻愣愣盯著天目,仿佛魂魄都被勾魂使者帶走。
店家倒是不如他們震驚,忙不迭扶起幾位學子,替他們拍打衣服上的水漬,嘴裡念叨:“哎呦尊駕這是怎麼了,快些起來,可有傷到哪裡?”
那些學子這才慢慢回神,連忙抓住店家的胳膊,說:“不妨事,快些取紙筆來,快!”
店家取來紙筆,納悶道:“熒惑住人固然不凡,但何至於如此?”
其中一名姓方的學子道:“你可知熒惑住人為何不凡?”
店家也聽過公開課,說:“地有拉力,人不易飛天,難以抵達熒惑。”
方學子點頭:“不錯,那你可知,越往上,空氣越稀薄,至於熒惑,幾乎全無氧氣,若要在熒惑上,製造一個可隔絕外界,存放氧氣的罩子,就萬分不易了。”
店家遲疑:“這……隔絕外界,密不透氣?莫非是用整張羊皮密密縫住?”
百姓們逐漸聚集,有人聽了這話,反對道:“縫線的孔便會透氣,怕是不行。”
“僅這一項,就夠難的了!”
又有另一學子道:“還不止呢,你可聽到使者說,那處的空氣都要自己製造,誰能憑空造出氣來?”
方學子靈機一動:“這個簡單,從大漢運過去,不就好了?倘若不舍得用大漢的,可先運走匈奴的空氣,正好憋死他們,省得年年犯邊,影響咱們種田。”
“可那地方又冷,光燒柴取暖,就能燒禿一座山,哪裡來的那麼多人日日拾柴運柴的。”
有人揮舞著四條手臂:“俺一人抵兩人!俺可拾柴!”
方學子:“哪有那麼多樹可砍。”
天目上,勾魂使者乘著鐵車,在那巨大的鐵殼裡行駛,周圍滿是超出想象的鐵房子,許是知道他們看不懂,使者還輕聲講解。
“使者言,‘核動力’,是何物?”
方學子想了想:“河動力,恐怕是水車罷。看來水比火好用。”
“那防輻射呢?為何要防福?”
方學子不大確定:“興許福氣太過,便如水滿則溢,適量而止最好。星空皆有輻射……不知使者送來的木頭小車是否可防?”
會叫“爸爸的爸爸叫爺爺”的木頭小車,如今也算是家家戶戶都有,極大代替了民間牛的功能,都說蛇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星空來的東西,應當也能防星空的毒輻。
方學子如此推斷道。
百姓們都被說服,讚歎連連:“方學子如此有才,來年恩科必然高中!”
“如此說來,大漢上熒惑,也算指日可待了?”
方學子蹙眉:“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但好像問題都已經解決了(),怕也用不了幾十年罷。”
有主學經濟的學子道:“聽起來簡單?()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可單單每年出那麼多人,打造個鐵殼子,都夠耗空整個大漢的人力的,還要有人種地供那麼多人嚼用……”
方學子靈光一閃:“噫,我懂了!”
他站起身,向人群大聲說:“原來一切使者都已經告訴我們了!使者先至地下養殖場,這就是說,要先送部分人去熒惑種地,邊種地,邊擴建地上的鐵殼子,種出的樹還可以當柴燒,柴多了便能挖渠造河,便能用河動力,開出更多地來。”
百姓們得出結論:“還是要種地,種地人愈少,便能空出愈多人做旁的事,等上了熒惑,多了那許多土地,怕不是人人都能分個幾百畝地,到時一年勞作一天,就能收幾萬斤糧,吃饃饃都敢沾白糖。”
“方學子果然經世之才!”
*
原本,熒惑在大漢人心中,就是一團實體的詛咒。它隻要在天際低垂,就能牽動大漢時局,帶來一場災禍。
但在意識到火星也能住人,還能住挺多人,種挺多菜,能擁有頂肥美的土地後,那一顆亮閃閃的紅色星球,忽然變得麵目可愛起來。
他們仰起頭,頭一次用這樣的角度,去思考頭頂的星空,和腳下的土地。
劉徹舉起一杯美酒,幾乎目眩神迷:“天外是天,地外有地。未來天下,定不局限於四海,而在更廣袤之處。”
他們曾經在天目中驚鴻一瞥奇幻瑰麗的星空,可那星空畢竟古怪,放眼望去,儘是巨大的蘑菇傘蓋。
今日的星空不同。
它更遙遠,更廣闊,卻更真實。
劉徹的精神仿佛從軀殼中脫離,在極高處俯瞰整個天下。
大漢是大國,可周圍的國家都有擴張吞並之心,日後,糧食愈多,便人口愈多,人口愈多,便需求糧食更多,終有一日,或許不會太遠,便必然會爆發出極大的戰爭。
就像一片田裡的麥子和稗子,在田裡長滿後,二者為爭奪有限的養分與土地,必然一死一傷。
作為一名在皇帝這個學科裡也算極具戰略眼光的優等生,他偶爾將目光拉長到百年千年,甚至會覺得國家鬥爭猶如野獸撕咬,方寸天下就是困住野獸的鐵籠。說到底是為了爭奪物資,消耗精力的困獸之鬥。
天下土地資源有數,他本以為這是世事更替,是規律有常,必然輪回,他能做的,不過是強大漢,弱匈奴,為當下百年爭一個煌煌盛世。
然而千年後呢?
總要麵對無休止的爭奪。
永恒的鬥爭,鬥爭到消亡,他不懼怕,卻也覺得無趣。
世上資源有限,非人力可改,他縱使明白這些,卻無任何手段可以破除這困住全天下的鐵籠。
可若資源無限呢?
直到今天他忽然發現,原來這循環並非不可破——無儘的星空終有一日會是這無解問題的唯一答案。
他飲儘杯中酒,高屋建瓴:“漢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