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貓和胳膊追不上的使節(1 / 1)

身為一名使節,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泰山將崩而麵不改色,進階素質就是泰山將崩還能麵不改色且有理有據地甩鍋給匈奴。

張騫是一名優秀的使節,但他怎麼也想不到,這種能力,會被他用在長安的農田邊上。

他憑著使節的本能,把話裡的邏輯補正確後,大腦陷入了一片空白中。

再看大風大浪裡走過來的同行者們,掉過冰窟鬥過狼,直麵過殺人如麻的匈奴將領,瀕臨死亡時,走馬燈都看過好幾回了。

此刻看到趙農身前的手臂,他們仿佛又一次看到了走馬燈。

滿滿當當的胳膊,甚至還在搖擺。

張騫麵色不變,腦子裡已經閃過了仰躺的潮蟲、鬼上身的毛刷、被貓抓碎的布條,和他的太奶。

使節們麵容肅然不見驚恐,甚至似乎一些淡淡的懷念,趙農十分敬佩。

趙農感慨道:“不愧是大漢使節,許多人初次見到此物,雖隻是斷臂捧在手中,都被嚇到兩股戰戰,後來聽說是祖宗之物後,才欣然接受。使節初次見到此物,且還是如此形態,竟也麵不改色。”

什麼叫“欣然”啊,是他們記憶裡的那個“欣然”嗎?

眾人突然覺得離開大漢十來年,不光看不懂大漢人,連大漢話都聽不懂了。

他們表演著“麵不改色”,機械性地被趙農迎到城門口。

城門口人不少,多得是人出門去鬼屋祭拜祖宗,順便鍛煉拳腳,為以後入鬼界做準備的。

當初,陛下發現這一新風氣後,不僅沒有斥責,反而順應民意,鼓勵遊俠們去鬼屋扮鬼,陪百姓們練習武藝。

遊俠兒們聽到陛下這樣說,都大喜過望,他們浪蕩鄉間,向來為人不喜,何時被這樣看重過,想不到有朝一日,還能名正言順當彆人祖宗。

而練習的百姓們看到遊俠們認真扮鬼,偶爾被棍棒擊中,也是一副慈愛的表情,也對遊俠有所改觀。

一時之間,大漢人人向武,相處反而少了齟齬。

趙農用肩膀上的胳膊給使節奉上水,說:“使節,某身上手臂太多,不便入城,隻能送到此處了。”

有同行者問:“你既說手臂可取下,何不取下一同入城?”

趙農默了片刻,從腹部取下三四條胳膊。

精壯的腹部暴露在空氣中,掏滿洞的特製衣服,倔強地填補著手臂間的空隙,取下手臂後,隻剩下網格布條掛在身上。

眾人:……

懂了。

他們維持著表情,與趙農道彆,走入城中尋找陛下複命。

身高超過十尺的衛士說:“陛下此刻不在宮中,還請諸位使節稍待,待我去稟報陛下,再來告知諸位。”

他腿腳靈活地跑向太宮園方向。

張騫目送這十尺巨人離開,緩緩說:“真偉丈夫也。”

隻是腿為什麼是三截,看起來有兩個膝蓋似的。

另一衛士憨厚一笑:“

多虧先祖努力。”

他們才能腳下接一截手臂,一夜之間,長高兩尺。

張騫等人盯著衛士應該長腳的位置,久久挪不開眼神。

這次不光看到了太奶,還看到了腳下手臂接手臂接手臂,身高直衝雲霄的太爺。

沒過一會,太宮園便傳來消息,陛下正在太宮園中與大司農談事,若有要事稟報,可前往太宮園麵見陛下,若無事,便待明日,為他們正式接風洗塵。

張騫從身後布包中取出核桃、葡萄等植物種子,說:“正巧有作物種子,要交給大司農,請侍者帶路。”

葡萄酸甜,可以釀酒染布,核桃油多,可以補充油脂,都十分有用,想必能豐富大漢物產。

抱著“雖然大漢人已經這樣了,可飯還是要吃的啊”的心態,他們整理好心情,向太宮園走去。

太宮園是專用來種植蔬果的菜園,與普通菜園不同,這裡冬季時晝夜有火維持溫度,因此寒冬臘月,也有新鮮韮蔥成熟。

現在這裡不但有韮蔥,還有貓稻和稻貓。

接到通傳說使節歸國前,大司農正在向陛下展示貓稻種植成果。

旁邊還有一個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的主父偃。

大司農擺開一排不同成長階段的貓稻,指著最小的一株說:“陛下請看,此貓稻剛結穗。”

滿地矮墩墩的綠色稻苗中心,抽出一根狀如貓尾的綠杆,頂端是一顆核桃大、酷似貓頭的稻殼,上麵絨毛大多是綠色,也有部分偏黃棕,還有貓身上的斑點條紋。

大司農拿起一根草串起的害蟲,放到貓稻上。

那貓頭形狀的稻殼立刻張開嘴,滿口麥芒戳中小蟲,很快就把它吞進莖乾中。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