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麵前,擺著四本書。
前三本,是關於"努力"、"效率"和"紙",第四本則是他最牽掛的高爐煉鐵。
他看到第四本書名時,頓時明白了天師給他前兩本書的用意。
天順定是發現大秦改進煉鐵不順,特意送書,既是催促,也是為了幫助大秦,教導大秦如何"更有效率”。
始皇手撫書籍,歎道:“天師用心良苦啊。”
難怪天師隻給夏無且一本書,而給他四本,原來是知道他對大秦上下的工作效率不滿意,特意為他提供幫助的。
始皇叫來侍者,說:“去把司馬昌叫來,冶鐵那邊,也該加些人了。”
正在這時,侍者通傳,說蒙將軍正在殿外等候。
始皇:“讓他進來。”
難道蒙恬真得了獎?始皇心想,也不知道是什麼,莫非是鍛造兵器的書?
蒙恬喜氣洋洋走進來,他手中拖著一輛藍色的平板小拖車,看樣子是求真大學食堂裡,用來運菜的那一輛。
車上還有一個大袋子,看起來鼓鼓裹裹的,不知道裝了些什麼。
始皇: “……蒙卿得的獎勵,似乎不少。”很明顯比四本書多。
蒙恬拽下袋子,打開,向始皇一一展示。始皇表情莫測,也一件一件看過去。
蒙恬先取出一套玻璃杯,說:“陛下,這是一套水晶杯!”晶瑩剔透,確實不錯。始皇點頭。
蒙恬又取出個厚襖:“這是一件衣服,不知是什麼材質,倒是蓬鬆柔軟。”
時下禦寒手段不多,這衣服填充物的材質如果大秦也有,倒也可以學著做。始皇繼續點頭。
蒙恬提起一瓶可樂:“這個好像不一樣,‘可樂’?莫非是什麼仙藥?”……?這是什麼?始皇心中疑惑漸起。
蒙恬拿起來一個保溫桶:“蒙毅說,這是個鑒缶,隻是小巧許多,但倒熱湯後,摸著外表與常溫無異,想來藏冰能藏許久。”
這為什麼會成為你的獎勵?始皇心中疑竇叢生。
>
始皇表情微妙,繼續看蒙恬在袋子裡掏。
蒙恬掏出來幾瓶食堂沒開封的調料,說:“好似是一些飯食裡加的,但我不認得。”
始皇沉默片刻,問:“還有什麼?”
蒙恬提著袋子,把裡頭的剩下的東西倒出來。一瓶洗發水:“這個聞著香,應是濯發的。”一把折扇。一個指甲刀。
最後提起一袋五常大米,說:“還有一袋米!”
蒙恬興致高昂,始皇越發疑惑。
大家拿的獎勵都是書,你的為什麼是這些東西。
隔了許久,始皇張口:"等會把你作業拿過來,讓朕看看。"看看到底寫了什麼東西,能讓天師給你這種獎勵。
蒙恬開開心心答應了,始皇捏了捏眉心,問:“自行車做得怎麼樣了?”
談到正事,蒙悟收了笑,坐在案桌旁,沉穩道:“正要與陛下稟報,已經實驗成功了,製出一個大板車,嵌套在車外,板車上可同時承載20人,車會將這些人認作是騎在其上。"
“20人為極限,人再多,車就會失靈。”
“另外,有個自稱‘具家’的學派,對於冶鐵一事頗有見地,在這次自行車改造中,看起來也有些能力,臣想舉薦給陛下,讓其參與高爐煉鐵。”蒙恬取出實驗報告,交給始皇。
始皇打開實驗報告,這份報告條理清晰,一一列出幾次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以及每人提出的想法,和實際做的事情。
不說實驗,就說這份報告本身,就已經讓始皇十分滿意了。
他叫來專門負責做實驗報告的報告官,說:“實驗報告格式要統一,按這份加以改進後,確定一個標準格式,所有人以後就按統一格式來記。"
報告官記下後,始皇接著看報告。
這具家名聲不顯,看起來也沒什麼著作,但動手能力還算不錯。蒙恬還特意要具家的帶頭人————自稱為器子的,寫了一份關於高爐煉鐵的想法,一並呈上。
寫得還不錯,看起來可以讓其一試。
正說著話,司馬昌也到了。
始皇讓他取走桌上的《土法高爐詳解》,說:“著人原樣抄寫一份,一份置於鹹陽學宮,一份留在你處。”
司馬
昌拿到書,手指顫抖地翻開一頁。
冶鐵一直進度緩慢,其實並不是他不夠儘心。這些日子,他與各地冶鐵好手幾乎吃住都在爐旁,但——
並非他推脫責任,隻是天師講解時,本來關於高爐就講解不多,偏偏詳細講解的高爐,技術超過大秦太多。而大秦能學的土法高爐,又講解甚少。
司馬昌本就不擅長冶鐵技術,這些日子看著造紙那邊進步明顯,他急到嘴角冒泡。
此時,看到這書,他翻開一頁細看,書中圖文詳實,且造法遠簡單於天師所說"大型高爐",他簡直大喜過望。
始皇看到他激動神態,微微前傾,按住他的肩膀說:“另給你些人,朕要看到成效。”
司馬昌聽出這其中的信重,鄭重叩首,斬釘截鐵道:“定不負陛下所托!”
送走急匆匆跑回爐旁的司馬昌,始皇與蒙恬相對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