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朝霞輝映千裡,映得神都一片璀璨。

神都深處,輝煌壯麗的宮殿之中,滿朝文武卻籠罩在山雨欲來般的低沉氣壓裡。

殿外照耀進來的陽光不曾驅散眾人身上半分寒意,反而讓那份寒涼變得更加持久。

有人悄悄抬眼,向大殿最高處望去。

禦座之上,是沉默不發一言的女帝。

她已經不再年輕,失去了從前的美貌與活力,但她所掌握的權勢卻足以讓膚淺的美貌黯然失色,讓無數人心甘情願俯首低眉,讓她以劣勢的性彆站在帝國最高處。

而她的一言一行,更是足以決定天下無數人的命運,這又叫人怎能不小心謹慎?

這幾年來,女帝的脾氣已經好了很多,但沒有人能忘記她曾經掀起的腥風血雨。誰又能想到隻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上朝,普普通通的聆聽仙音,就看見了後人為女帝編造的黑料,聽見了那些堪稱惡毒的詆毀,這一刻,殿中所有人都感覺一顆心跳到了喉嚨眼,難以想象女帝會是何等憤怒。

而他們的憤怒絕不比武則天本人更輕。

要知道,不同人的憤怒造成的後果不同。普通人隻能無能狂怒,大不了傷害到一兩個倒黴鬼,但高高在上的天子一旦被怒火點燃,卻不知多少倒黴鬼都要人頭落地。

——焉知他們不會成為倒黴鬼中的一員?

恐懼引燃了他們心中的憤怒。

……後世那群胡編亂造的王八蛋犯的事情,卻要千百年前的他們來買單。不能穿越時空去消滅罪魁禍首,一旦天子氣得失去理智,倒黴的不就是近在眼前的他們?

“黑了心腸的王八蛋!”

沒什麼文化的武將已經開始破口大罵。

“他們是長了千裡眼還是有順風耳,隔著幾百年都能知道大唐皇宮發生的事?!”

“區區大一統都不曾做到,向異族屈膝求和的無膽懦夫,還敢編排聖人!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若叫老子知曉他們祖宗是誰,現在就叫他們再也沒機會出生!”

相較之下,文人們說起話來就斯文多了:

“聖人乃金輪轉世,德被蒼生,天下百姓無不沐恩,豈容無恥小人肆意抹黑!”

有文臣甚至開始偷偷抹起了冷汗。

要知道,他們現在的處境有點危險啊。仙人都點名了,當今天子就是被文人抹黑的,誰知道天子會不會因此遷怒於他們。

或者說,後世能有那些黑料流傳,難道當今之世就沒有人在背後寫某些不該寫的東西嗎?萬一他們之中、或者他們的人脈關係網之中就有偷偷抹黑天子的存在呢?

一旦真被查出一個,誅連之事難免。

想到這裡,他們罵起人來就更狠了,口舌鋒利如刀,又不帶半個臟字,用最直白的行動表明忠心,與“敗類文人”劃清界限。

無論所有人是否發自真心為武則天叫屈,此時此刻,武周群臣的態度出奇的一致,對

後世胡亂抹黑武則天的家夥口誅筆伐。

反倒是武則天本人,始終一言不發。

從她以女子之身坐上帝位開始,就知道自己不會有什麼好名聲。她本不在乎所謂的抹黑,但誰能想到,那些人居然拿她的兒女來做文章,從這個角度來詆毀她呢?

她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女兒。那個出生沒多久就夭折而去的孩子,當時她有多麼痛心,被人拿這件事情來詆毀汙蔑就讓她有多麼憤怒,宛如被人活生生掀開了傷疤。

然而,她的憤怒並沒有任何意義。

且不說她無法穿越時空處決胡編亂造的家夥,即便處決了一批人,就能讓後世的人都閉緊嘴巴,不在她死後抹黑造謠嗎?

——不可能的。

禦座之上,女帝默默閉了閉眼睛。

她身上的低氣壓似乎隨著某些情緒的蔓延而淡去,直到最後緩緩睜開了眼睛。

她悠遠的目光靜靜飄向前方。

——走上這條路開始,她就注定要承受世人詆毀。沒有人能容許一介女帝以光鮮亮麗的形象出現在史書上,勝過無數男帝。男人可以成大事不拘小節,女人不擇手段就是狠毒,男人隻要有功於天下便無需計較私德,女人私德不修便該向天下謝罪。彆說她本就不是完人,即便她當真是個完美無缺的聖人,都能被人潑出一身臟水!

不過,既然仙人替她洗刷黑料,至少說明千年之後的世界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她所承受的詆毀,終有一日會被後人洗清。

那個時候,或許就是女子也能夠堂堂正正與男子競爭,可以光明正大走上這個國家的最高層,不再被人視作異端的時代吧?

念頭發散之間,女帝的目光微微一凝。

她這才注意到屬於自己的那麵水鏡之上浮現的一行行字跡:“特殊人才保全政策?”

“……男女平等的後世嗎?”目光中閃過好奇與驚訝,武則天沒有作出選擇,“暫時不急,等我做完該做的事再去看看也不遲。”再過些年,或許她會選擇前往未來的平行時空,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吧?

而現在……武則天緩緩從禦座上站起,目光向外看去,仿佛看到了整個天下。

——她要實現自己的野心與抱負,在人間轟轟烈烈一場,這才不枉此生!

武則天本人從憤怒到平靜,情緒已經穩定下來,但其他平行時空的人卻很暴躁。

貞觀年間,年幼的李治聽見自己被塑造成軟弱無能的形象,氣得鼓起了腮幫子。

就連並不喜歡武則天的李世民,也忍不住緊緊皺起眉頭,露出匪夷所思的神色:“後世的史官就是如此寫史的嗎?”

這樣的疑問同時出現在曆朝曆代的天子口中,即便秦皇漢武也逃不脫青史留名的誘惑,又豈能容忍史官如此隨意編造史料?

他們隻覺受到極大冒犯:“堂堂天子,竟被後人如此惡意誹謗,史書還能有幾分可信?倘若隻因個人不喜就能對天子加以詆毀,武則天如此,莫非朕就能夠例外?”

——無論他們是否欣賞武則天,同為帝王,用一個不恰當的詞來形容他們的心情,就是兔死狐悲。史官反感武則天就能對其胡編亂造,倘若看他們不順眼,是否也可以對他們瞎編排一通?身處封建社會頂級階層的封建帝王豈能容忍這種事?()

獞??空葶???捫??湣???祝葶??虓???????晎葶?沚?羘虎羘???犂?虎?敧?“掄????晎???獏?摫?艜?????”

⑻明夜泊霜提醒您《盤點曆史,昏君社死》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⑻『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是人都有私心,他也不曾例外。但他頂多就是對自己欣賞的人多誇幾句,不喜歡的人就少寫幾句,卻不至於憑空腦補歪曲事實,否則的話,還配做一名史官嗎?

這樣想著,司馬遷沉重地歎了一口氣。

此時此刻,曆朝曆代平行時空,無數人的反應最終都彙成了一道強烈的心聲。

——你們宋朝人這麼不講武德的嗎?

而水鏡之上,已經浮現出新的畫麵。

【作為華夏曆史上名氣極盛的一對夫妻,李治和武則天都可謂點滿了帝王心術。】

【與其說他們是突破倫理限製的真愛,我更傾向於將他們視作牢不可破的盟友。在他們複雜的關係之中,固然有一定感情的因素,但也有不少互相利用的考量。】

【既然是盟友,必然是因為共同的敵人才能結盟,這個人就是皇帝的親舅舅,當朝太尉、官拜宰相的輔政大臣長孫無忌。】

【他出身名門,與唐太宗李世民情同知己,追隨其南征北戰,在玄武門之變立下首功,更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後來李承乾被廢,唐太宗欲立新太子舉棋不定時,更是他一手推動李治的上位。換句話說,他可謂太宗高宗兩朝的從龍功臣。】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站在了李治的對立麵,成為了他必須要扳倒的敵人。】

【這對本該親密無間的舅甥,究竟是如何走到對立麵的,還要從立太子說起。】

【相較於封建皇權抵達頂峰的明清時期,唐朝皇室雖尊,卻達不到為所欲為、主宰天下。世家貴族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唐高宗李治的皇後王氏,就出自高門世族,奈何皇後無子,隻能在其舅柳奭的勸說下抱養了李治的庶長子李忠。倘若隻是到這一步,唐高宗李治還能接受。但他們接下來的行為,就讓他不能接受了。】

【抱養李忠之後,柳奭居然勾搭了一班朝臣,堅決請求立李忠為太子,而這群朝臣中,就包括李世民留下來的輔政大臣褚遂良、長孫無忌,還有曾經的太子班子於誌寧,這在李治看來,與威逼何異?】

水鏡之中,適時放出了群臣請立李忠為太子的畫麵,年輕的天子李治默默望著這一幕,神色不動,目光卻透出森森冷意。

水鏡之外的眾人卻完全能理解他的反感。

漢武帝劉徹冷笑起來:“天子不過二十出頭,兩個宰相、一幫高官,烏泱泱一群人請立太子,這幫人是想造反不成?!”

以他的暴脾氣,可不會慣著這幫貨色。彆說是親舅舅,不忠於天子就該殺

() !

——啊,你說請立太子不算不忠?

既然是先帝留下來的輔政大臣,難道不該老老實實輔佐天子嗎?敢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鼓噪,操控天子人選,算什麼忠臣?!

更何況王皇後的家族非同一般。他們這樣搞事,難道是要投靠後族架空皇帝嗎?

漢武帝能想到的東西,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想不到,他神色中更添冷意。

看著信任有加的大舅哥,他痛心又失望。

“輔機啊,你怎麼會犯這種糊塗?”

我也不知道我未來怎麼會犯這種糊塗……長孫無忌嚇了一跳,嘴裡發苦,隻能趕緊低頭請罪,為自己未來的過度膨脹。

長孫皇後臉上染上薄怒:兄長實在太過分了,這不是欺負外甥嗎?又是親舅舅,又是輔政大臣,不幫著外甥也就罷了,還聯合外人逼迫外甥,果然權勢迷人眼啊!

於是,她再一次向李世民提出那個她曾經提過許多次的建議,讓李世民不要對長孫家太過優待,對兄長長孫無忌過於榮寵,免得長孫家被慣得不知道天高地厚。

而這一回,李世民沒有斷然拒絕。

他也開始反思自己之前過於信任手下這些重臣,對他們太過縱容,殊不知人心易變,過度的優容反而會害了他們。

若不然,又豈會有侯君集謀反?豈會有未來的長孫無忌膨脹到插手太子人選?

從現在起收回過度的優容,或許才是更好的做法,才能讓君臣之間善始善終。

&nbs-->>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