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盤點一路播放,水鏡前的眾人仿佛追隨著劉備的視角一同經曆了他鬱鬱不得誌的前半生,看著他在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等人之間不斷流浪,漂泊半生依舊是無兵無城,除了名望,一無所有。</br></br> 再聽他感慨那一聲“髀肉複生”,某些共情能力強、感情豐富的人都差點落下淚來。</br></br> 慘,太慘了。</br></br> 並非他在物質上有多麼貧瘠,而是無論如何努力始終無法實現目標、苦苦掙紮半生依舊徘徊無路,對於任何一個心懷大誌的人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br></br> 儘管劉備的經曆是否坎坷與他們無關,但就算追小說都會有人因為過於虐主而感到憋屈呢,更何況如今是追真人版故事——某種意義上大家也算是“看著”劉備長大的,當然更想看到他乘風破浪的傳奇。</br></br> 直到諸葛亮的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br></br> 聽完一篇洋洋灑灑的隆中對,許多人已經癡了:“高屋建瓴,此人真是大才!”</br></br> 天下局勢和劉備的處境就在諸葛亮三言兩語間被剖析得明明白白,讓人瞬間就明白了之後的路該如何走,難怪劉備忍不住發出感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br></br> 蕭何、霍光這些頂流大佬第一時間給出了高度評價,而大漢的曆代明君同樣通過這一篇《隆中對》見識到了諸葛亮的才華。</br></br> 一個個隻恨不能把人扒到自己的碗裡來。</br></br> 剛才還在感歎劉備缺乏一位統籌規劃型人才的蕭何不禁露出一個微笑:“看來人選已經出現,昭烈帝不必再彷徨無措了。”</br></br> 至於一般人,雖然聽不出《隆中對》的精妙,但從仙人對諸葛亮的盛讚中也大概明白過來,這必然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大才,或許他之於劉備便如蕭何於漢高祖一般。</br></br> 情緒壓抑許久的眾人不禁露出驚喜之色。</br></br> ——這是,終於要峰回路轉了嗎?</br></br> 未來的漢昭烈帝,難道就要從此起飛?</br></br> 而此時,水鏡另一頭的仙人卻偏偏要吊大家胃口似的,突然切換了新的視角。</br></br> 繚繞的雲霧散開,鏡中畫麵飛速由彩色變為灰白,又是熟悉的時間倒流之感。</br></br> 很快,時間一路倒退到二十多年前。</br></br> 虛幻的大漢地圖最終定格在琅琊陽都。</br></br> 【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漢獻帝劉協出生了,身為皇子的他,注定誕生便萬眾矚目,百官恭駕。沒有人會在意,就在同一年,另一個嬰兒降生於世,數十年後,這個名叫諸葛亮的孩子將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抗起興複漢室的大旗!】</br></br> 【——他是這個時代最亮的星辰之一。】</br></br> 明亮清透的女聲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開口。</br></br>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他早年喪父,從此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便跟隨叔父諸葛玄一起生活,後來諸葛玄被舉薦為豫章太守,帶著兩個侄兒一同上任,誰知東漢朝廷卻突然改派朱皓代替了諸葛玄,諸葛玄乾脆前往投奔與其交情</br></br> 你看到的內容中間可能有缺失,請退出>閱讀模式,或者刷新頁麵試試。</br></br> 甚好的荊州牧劉表,一家人從此便在荊州定居。叔父去世後,諸葛亮耕讀於南陽,又常常自比管仲樂毅,當時許多人都覺得諸葛亮過於吹牛,隻有徐庶等少數人認可他的才華。】</br></br> 【一邊讀書一邊掙錢的快樂時光不知不覺過去了,隨著劉備來到荊州,徐庶前腳才投入劉備麾下,後腳就舉薦了他的好友諸葛亮——三顧茅廬,贏得鞠躬儘瘁,一段名傳古今的君臣佳話自此揭開了篇章。】</br></br> 【

然而,年輕的諸葛亮才出山不久,麵臨的就是無比險惡的局勢,宛如一個才出新手村的玩家,立刻被拉出去打終極boss——荊州牧劉表去世,其次子劉琮繼任。曹操大軍氣勢洶洶攻向荊州,劉琮舉雙手雙腳投降,把不知情的劉備給坑慘了。】</br></br> 【直到曹軍攻到宛城,駐紮在樊城的劉備才收到消息,隻能慌忙率領兵馬撤離。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進攻劉琮奪取荊州,一路上劉琮的下屬和荊州人卻紛紛來歸附,累積下來,追隨者竟多達十餘萬,糧草物資幾千車,真不知是該感歎曹操的凶名太盛,還是劉備的人格魅力太強!】</br></br> 【然而有利就有弊,如此多的百姓和物資大大拖慢了劉備撤軍的速度,劉備卻不聽勸告,不忍放棄百姓,非要帶著眾多人馬物資上路。於是,不僅放棄糧草輜重,還親率五千騎兵輕裝急行的曹操,一日一夜行進三百餘裡,在當陽縣長阪將劉備堵了個正著!】</br></br> “哎呀!”</br></br> 看到這裡,過於投入的劉邦忍不住一拍大腿,結果太過用力痛得他表情扭曲,“失策矣!貪心不足,必受其害!”</br></br> 劉邦又是歎息又是搖頭:十多萬人馬,幾千車輜重,誰能不心動?劉備想要,難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