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節奏急促的戰鼓聲遠去,取而代之的便是羌笛奏響的聲音,長風吹皺了水鏡,裹挾著域外的風沙,仿佛撲打在每個人臉上。一支數十人的隊伍在風沙中跋涉著。</br></br> 西漢所在平行時空,博望侯張騫下意識深呼吸,仿佛嗅到了自風中傳來的熟悉氣息,他目光灼灼看去:“那是……西域?”</br></br> 那是他用雙腳親自丈量過的絲綢之路!</br></br> 伴隨這支隊伍的前行,旁白徐徐展開——</br></br> 【貞觀十七年,一支二十二人的使團從長安出發,沿著昔日張騫開辟的絲綢之路,跋涉九個多月,終於抵達了天竺國。帶著唐皇詔書的正使李義表、副使王玄策等人受到了戒日王屍羅逸多的熱情招待。】</br></br> 【從此,天竺諸國紛紛向大唐進貢。】</br></br> 【貞觀二十二年,大唐再次遣使前往天竺,這一回,王玄策成為了正使。】</br></br> 【然而,此時的天竺早已不是昔日戒日王統治之下,對大唐畢恭畢敬的天竺。】</br></br> 【篡位自立的阿羅那順貪心作祟,竟派一千多人伏擊使團,將三十餘人儘數俘虜。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越獄而出,北上尼泊爾,借騎兵七千,又借吐蕃騎兵一千二百人,重返天竺,僅僅三日,便一舉擊潰阿羅那順的數萬大軍,將之生擒活捉!】</br></br> 千年前的火牛陣再現人間,在燃燒的火海中,天竺大軍土崩瓦解,原先還隻高氣揚的阿羅那順匍匐在大唐使者的腳下,而屬於大唐王朝的旗幟在這片土地上高高升起,像是一輪太陽輻射向周邊無數小國。</br></br> “好一個王玄策!這唐使頗有大漢之風!”</br></br> 年輕的冠軍侯霍去病拍掌叫好。</br></br> 漢元帝時期。</br></br> 年老體衰、臥床安養的陳湯霍然睜大眼睛,仿佛要將鏡中畫麵仔仔細細看一遍。</br></br> 他又想起年輕時同甘延壽出使西域,斬殺匈奴郅支單於的過往,一時竟仿佛癡了。</br></br> ……可惜,往事不可追,青春不複還啊!</br></br> 【——這就是後人津津樂道的“王玄策一人滅一國”。而創下如此戰績的主角王玄策,最終不過官至五品朝散大夫而已。】</br></br> 【是唐太宗李世民不能重用英傑嗎?】</br></br> 【非也。概因唐初名將如群星熠熠而已——誰還沒個滅國擒王之功呢?】</br></br> 【王玄策置身其中,竟“泯然眾人”矣。】</br></br> “……”王玄策本人一時竟無法反駁。</br></br> ……有一說一,大唐覆滅的國家多了去了。即便是他這樣的文人,都有滅國之事跡。若是放在其他時代,譬如之前盤點的宋朝,隻怕自己早就成為傳奇了吧?</br></br> 不過,他也並不為此感到可惜就是了。</br></br> 唯有如此君明臣賢、群星輝映的時代,身為人成了他才有機會發揮才華啊!換作君主昏庸之時,也隻能滿腹牢騷無處訴了。那文武雙全的辛棄疾,可不就是典型?</br></br> 【東突厥、吐穀渾、薛延陀、南昌、龜茲……在唐初武將天團的瘋狂擴張下,一個又</br></br> 一個國家被並入大唐的領土,無數國主臣服在大唐天可汗的光環之下。從漠北到西域,從秦漢故地到從前未曾納入諸夏之領土,此時都成為了大唐的一部分。】</br></br> 一麵泛黃的卷軸在水鏡之中徐徐展開,從下往上,先是現出大家熟悉的大唐,隨後出現的便是突厥、土穀渾等番邦之疆域。</br></br> 緊接著,虛幻的鳳凰虛影從大唐的土地上升騰而起,長長的鳳尾燃燒著金色的烈焰,自南向北,自動向西,倏忽之間,不斷放大的鳳凰虛影便覆蓋了大片的外域。</br></br> 屬於
大唐的疆土在鳳凰之火的燃燒之下不斷擴大,將一塊又一塊番邦之國吞入其中,於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疆域出現在無數平行時空麵前,令眾人失去了語言。</br></br> “好大!好美!”</br></br> 這一刻,連飽學之士都變成了土狗,隻呆呆盯著這片疆域,發出了最直白的讚美。</br></br> 秦漢時期,憧憬著出將入相的大批學子為這萬裡江山醉倒,恨不得投筆從戎而去!</br></br> 就連董仲舒這等老夫子都感覺熱血沸騰。</br></br> “國土以大為美,今日始知也。”</br></br> “得見如許壯麗江山,老夫死而無憾矣!”</br></br> 漢武帝劉徹眼巴巴望著那些還不屬於大漢的疆域:好想把這些都扒拉進碗裡啊!</br></br> 隻可惜,大漢的國力不允許。僅僅隻是打敗匈奴,曆史上的他都快清空大漢了。又哪裡來的國力去東征西討征服四方?</br></br> ……不行,越看越心動,實在忍不住。</br></br> 那唐太宗能征服如許大的疆土,朕就做不到嗎?漢武帝劉徹可不會輕易認輸。</br></br> 望了一眼躍躍欲試的霍去病,還有神情沉穩卻難掩昂揚鬥誌的衛青,在想想仙人劇透之中那十室就空的大漢江山……漢武帝劉徹躍躍欲試的心,暫時冷靜了下來。</br></br> 他陷入沉思,抓住了當下的重點:“……果然還是要進一步發展國力啊!”</br></br> 通過仙人劇透看到了那麼多後世的光景,對他來說也不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無論是後世的治政之策,還是在畫麵中出現過的某些產糧之地,抑或者後世的糧種……總之不管有用沒用的信息都被他派人記了下來。</br></br> 至於哪些後世之物事能夠應用到大漢,那就是大臣們需要考慮的事情了。</br></br> 他這個皇帝隻需要督促大臣們認真乾活,想儘辦法借鑒後世經驗提升大漢國力。</br></br> 相信在他的鞭策下,臣下必能有所得。</br></br> 天下最大的甲方·漢武帝劉徹如此想道。</br></br> 與此同時,大漢群臣突然感覺全身一涼。</br></br> 他們抬頭便對上了大漢天子熱切的眼神。</br></br> 一瞬間,有些人都開始在心裡想遺書了。</br></br> 而貞觀年間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已經大開宴席,和一群大臣載歌載舞起來。</br></br> ——一開心就擺宴,一起跳舞一起嗨!</br></br> 【自古以來,開疆拓土總免不了與窮兵黷武劃上等號,秦始皇如此,漢武帝也如此,青史之上都逃不了一個暴君之名。】</br></br> 【而唐太宗李世民卻偏偏是一個例外。】</br></br> 【開疆拓土的同時,他興修水利,治理民生,為大唐起義以來的戰死者立寺,毀當年高麗擊敗隋朝而建成的京觀,收斂征遼的大隋將士之骸骨,為其祭祀下葬,放數千宮人歸家自行嫁娶,出私庫贖回自隋末亂世以來流落突厥為奴的百姓,於是死者得以安息於九幽,生者得以安養於大地。】</br></br> 【與此同時,唐太宗李世民與民休息,寬減刑律,慎用死刑,整頓府兵製,減少官吏數量,改變民少吏多的現狀……通過他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方麵的整頓,使得天下從隋末江山凋敝的低穀中走出,煥發出勃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