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懸的水鏡中,大隋地圖肆意舒展。分裂的九州重新合一,所有人的心情隨著激昂的鼓點聲一並向上昂揚,鬱氣一掃而空。</br></br> 一道高大的人影出現在眾人眼前。</br></br> 【隋高祖文皇帝楊堅,據說祖上來自弘農楊氏,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由於北方大地被鮮卑拓跋魏統治,能出人頭地爬到高位的漢人將領幾乎都是鮮卑化漢人,楊堅之父便得魏恭帝賜姓為普六茹氏。】</br></br> 【得益於父祖之功,楊堅自出身起便已勝過天下萬萬人,又憑借自身努力南征北戰履立戰功,成為關隴貴族中的後起之秀。當北周宇文氏衰微,他當仁不讓接過權柄,恢複祖姓,建國稱製,滅西梁平南齊,南北長期分裂的局勢至此終結!】</br></br> 宋武帝劉裕目不轉睛地望著囊括南北的大隋疆域:“神州歸一,還在百年之後嗎?”</br></br> “隋文帝楊堅……”他雙眼中大放異彩,“這便是未來終結亂世的天下之主?”</br></br> 這一回,就由他來提前完成使命吧——劉裕心中升起豪情壯誌。</br></br> 儘管被那群不孝子孫狠狠打擊到了,但宋武帝劉裕並未灰心,他仔仔細細看向水鏡,想要看一看是否有可供學習之處。</br></br> 在此之前的平行時空,許多人歡呼一聲。</br></br> “太好了,混亂的南北朝終於結束了。”</br></br> “從東漢末年開始,持續了幾百年的分裂啊,曇花一現的東晉就不用提了,倘若沒有楊堅出現,九州的分裂繼續下去,隻怕將來的諸夏之地,再也不複一統!”</br></br> “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太亂了,我隻旁觀都覺頭痛,總算有人出來收拾局麵了。”</br></br> “楊堅此舉有功於天下!”</br></br> “漢家兒女終於能重新站起來了……”</br></br> 曆朝曆代皆是讚歎之聲,被稱讚的隋文帝楊堅本人卻隻短暫高興了一會兒,心情便開始持續下滑,他眉頭緊鎖,憂心忡忡。</br></br> ——畢竟這則盤點的主角可不是他啊。盤點唐太宗,為何卻要從他大隋開始說起?</br></br> ——唯一的解釋就是唐太宗離此時很近,隋朝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唐朝取而代之。</br></br> 如此一來,楊堅哪裡還高興得起來?</br></br> 即便水鏡之中已經開始播放他的種種功績,人家還琢磨著大隋國祚究竟幾何?</br></br> 旁邊的獨孤皇後安慰道:“那羅延,大可放心。咱們早已改立二郎為太子,那曆史上的隋朝國祚如何,與咱們必不相乾。”</br></br> “更何況,盤</br></br> 第1章</br></br> 秦始皇二十八年。</br></br> 始皇登泰山封禪,刻石以為記。</br></br> 當是其時,天地忽然生變。山巔雲霧被突如其來的狂風吹散,現出一片無遮無攔的浩瀚天穹,萬傾天幕不見一絲雲霞。漫天金光投射下來,幾乎要照遍整個世界。</br></br> “陛下之功,千古未有。這定是上天降下神跡,彰顯陛下一統四海之功績!</br></br> 隨駕群臣紛紛驚呼,嬴政亦是大喜。</br></br> 六國雖已平定,各地人心卻未徹底歸複,他封禪泰山,既是為了誇耀不世之功,也是為了讓那不死心的六國遺民徹底死心,從此安安分分匍匐在大秦的統治之下。</br></br> 如今天現異象,可見仙人也認可於他!</br></br> 自完成統一大業之後,自詡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的始皇帝,隨著自身年歲的衰老,逐漸有了新的追求——他要獲得長生!</br></br> 若能得仙人認可,長生可是有望?</br></br> 想到這個可能,嬴政就抬頭目不轉睛地看向天幕,不願錯過一絲一毫的變化

。</br></br> 與此同時。</br></br> 漢、唐、宋、明……無數的平行時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黎庶,都看見了天穹之上突然出現的特殊異象——</br></br> 隻見原本晴明的天幕之上,赫然出現一麵無邊無際的水鏡,好似要囊括天宇一般。</br></br> 在眾人驚駭的注視之中,鏡中漸漸有薄霧彌漫,薄霧散去,便現出一幕幕似真似幻的景象。先是天地蒙昧,混沌莫名,既而荒野之上,有手持粗糙石器、身披野獸皮毛的野民捕獵野獸,茹毛飲血無處不見。</br></br> “太古之時,未有布帛,人食禽獸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後。</br></br> 有人想起古籍所載,莫非這鏡中所現便是太古之景?</br></br> 上古之傳說,竟以這樣的方式重現眼前。恐怕隻有天上仙神,才有如此神通吧?</br></br> 一念即此,許多人已是激動起來,尤以後世的文人學子最為激動——倘若真是如此,他們豈不是有機會一睹先賢風采?!</br></br> 那神異的水鏡並未辜負眾人的期待,諸多畫麵紛呈而來,有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氏觀法於天創演八卦,女媧氏采石補天,神農氏教民農作,炎黃戰於阪泉之野,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神話仿佛從曆史中走出,曆史又似乎與神話相融。虛實的交互感、時空的錯位感,讓人如在夢中。</br></br> 在蒼茫的背景音樂中,一位位耳熟能詳的古人登場,他們身後是被一百多個大國小國分裂成一百多塊疆域的華夏版圖。</br></br> 騎乘青牛的老者西出函穀,紫氣如華蓋。</br></br> 身著草鞋的墨者步行天下,聚眾揚顯學。</br></br> ……</br></br> 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出現,讓後人將他們與記載中的先賢特征一一對應,眾人的思想好似穿越時空,回到了百家爭鳴的時代。</br></br> “仙神顯靈!先祖顯靈!</br></br> “後輩何其有幸,得見祖師音容!</br></br> 秦朝時期,由於相距不遠,他們的直係門徒激動地連聲高呼,險些暈倒過去。</br></br> 待得那位“身高九尺的山東大漢</br></br> 攜一眾弟子出現,後世由儒家占據學術主流的眾多王朝更是沸騰,數不清的儒生紛紛拜倒。</br></br> 天幕上蒼茫的背景音不知何時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陣陣整齊的童聲——</br></br> 【唐堯虞舜夏商周!】</br></br> 眾多幼童稚嫩的聲音拖著長長的調子合在一起,唱著一首簡單又直白的童謠。</br></br> 【春秋戰國亂悠悠!】</br></br> 鏡中也相應出現一個又一個對應的文字。</br></br> 【秦漢三國西東晉!】</br></br> 明明他們的語調很是陌生,那文字也缺胳膊少腿甚是古怪,但每個人在聽到聲音看到文字的第一時間卻能心領神會——</br></br> 【南朝北朝是對頭!】</br></br> 在歡快的童謠聲中,鏡中畫麵不斷變化。百家先賢淡去,他們身後虛幻的華夏版圖逐漸占據了整片天幕,隨著不同時期的地域變化而變化,先是秦,再是漢……一個又一個朝代版圖伴隨著童謠聲登場。</br></br> 【隋唐五代又十國!】</br></br> 無數人都睜大了眼睛看著那地圖。</br></br> 尤其是所處時間點較為靠前的古人,看著版圖上一個個陌生的王朝,大為震撼。</br></br> “天機現世——</br></br> “這、這、這便是未來的王朝興替?</br></br> “快快快,都記下來!</br></br> 這樣說著,他環顧左右,似玩笑似認真地開口:“眾位愛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