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一陣悠長的笛音從水鏡之中飄出。

悲愴的音樂中,是殘酷的廝殺場麵。

但這一次的戰場並不是在大漢與異族交鋒的草原上,而是大漢王朝的帝都。

漢武帝劉徹不忍地閉上眼睛。

【大戰一起,長安成為了血腥沙場。】

【漢武帝未死,太子劉據便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造反,即便奮力相抗,最終結局亦是慘烈:太子兵敗逃亡,被捕自縊,兩位皇孫也遇害,皇後衛子夫自儘於宮中。】

【事後,漢武帝大肆封賞平叛有功之人,不少人都被封侯。在這場兵變之中跟隨太子起兵造反的,中立兩不相幫的,則統統被武帝治罪。太子賓客也都被族滅。】

等劉徹睜開眼睛,看到的就是跪在他麵前謝罪的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隻是兩人的眼圈都紅紅的,神情無端透著委屈。

劉徹連忙讓他們起身:“皇後、太子,此事怪不得你們,錯非奸臣搬弄是非,栽贓構陷,令父子相疑,豈有後來之禍事?”

當然了,他自己也犯了很大的錯誤。但如今年輕氣盛的劉徹尚且難以自承己非。

衛子夫自是明白他的心情,一句話也不提皇帝的過錯,連眼神裡都不曾露出絲毫哀怨,隻是謝罪:“臣妾忝居國母之位,上不能佐君王以治奸邪,下不能母儀天下,糊塗輕率,以為陛下為奸臣所挾,不明真相便發兵討逆,自請辭去皇後之位。”

劉據也跟著要辭去太子之位。

“萬萬不可!”

這下子,漢武帝和群臣都連忙勸阻。

劉徹更是連道:“皇後之賢,朕素知之,太子既嫡且長,敦重好靜,仁恕溫謹,必能安天下,豈可無故而廢之!”

他這麼說著,又動情地將妻兒從地上攙起:“你們這般豈非讓奸邪小人得逞?”

在旁圍觀的其他人,尤其是通過水鏡發現自己死得老慘老慘的大臣們:“……”

——有沒有可能,倒黴的不隻皇後太子?

在各自微妙的心情中,水鏡中慘烈的血腥畫麵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空蕩蕩的大漢宮殿,年邁的君王高高坐在他的帝座上,發間銀絲交錯,他好似一夜蒼老了二十歲。

特殊的鏡頭視角讓君王的身影顯得無比高大,他的影子從高高的禦階上投下來,仿佛將匍匐在下方的臣子全部籠罩其中。

接連失去承載他理想的大漢雙璧,與他並肩的皇後,以及愛重的長子、大漢的繼承人,這位帝王成了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

【漢武帝從前總覺得太子過於寬仁,不類己,也不知當他看到太子毅然而然舉兵反抗的剛烈,心中又作何感想?而當這場荒唐的鬨劇結束後,當漢武帝從憤怒與瘋狂中清醒過來,心中又該是何等滋味?】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為之奈何?】

看著水鏡中那個蒼老孤獨、喜怒無常,幾乎已經被權力所扭曲的怪物,漢武帝劉徹簡直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未來。

他的目光從太子、皇後、衛青、霍去病等人臉上一一掠過,現在的自己還擁有一切,還不曾失去一切變成那個孤家寡人。

“徹,謝仙人透露天機!”漢武帝劉徹真心實意拜謝道,“使朕不至於釀成大錯!”

也不知這位仙人的名號是什麼,否則他必要命人修宮室殿宇,祭祀仙人。

【征和三年,田千秋上書諫太子之冤,漢武帝大受感觸,終於承認自己冤枉了太子,他族滅江充一家,燒死蘇文,又舉起屠刀,將當初對太子動手的人都殺個乾淨。曾經平叛有功被封侯的臣子,也在之後幾年被武帝以各種借口誅殺或自殺。】

【後世因此誕生了一個著名的地獄笑話——】

水鏡表麵,雲霧飄搖,四周風聲嗚咽,幾道形容淒慘的鬼影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引得水鏡之外的觀眾都忍不住發出尖叫。

漢武帝劉徹卻來了精神,

一下子直起身子:“莫非這便是地府?”

就見鏡中那些死相慘不忍睹的鬼魂彼此發問:“大家都是怎麼死的?”

一隻鬼提著自己的腦袋搖了搖,淒苦道:“太子造反,我因為幫助太子而被殺。”

另一隻鬼幽幽飄過:“太子造反,我因為參與平叛,害了太子,所以被殺。”

又有一隻鬼開口:“我既沒有跟隨太子造反,也沒有參與平定叛亂,因為兩不相幫而被殺。”

他們齊齊看向沒說話的最後一隻鬼:“你呢?”

“——我就是太子。”

啊這?

看到這裡的漢武帝劉徹一下子尬住了。

殿中群臣哀怨的視線都聚焦在他身上。

隻因在這裡的大臣們,就算自己沒有牽扯進去,也有子孫後代親戚朋友被牽扯進去,都被這三類死者給完全覆蓋了。

其他平行時空,對巫蠱之禍不算太了解的人都目瞪口呆——征和年間是什麼人間地獄?朝堂上的大臣估計就跟地裡的草一樣,一茬接一茬被武帝乾掉了吧?

換作是他們麵臨那個處境,不管幫不幫太子,最後都是死,這是玩絕地求生嗎?

【笑話背後,卻意味著恐怖的血雨腥風。】

說到這裡,鏡中人不由發出疑問——

【而這最初的引子,難道僅僅是江充的誣告嗎?提及巫蠱之禍,都說是江充與太子有隙,擔心太子上位對他下手,因此陰謀陷害太子,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

【史書上說江充與太子有隙,隻記載了一件事:當初江充被武帝拜為直指繡衣使者,職責在於督查百官貴戚,有一次太子派出的使者,乘車馬在皇帝專屬的馳道中行走,恰好被江充遇上,便將人逮捕。太子劉據派人向江充求情,江充斷然拒絕,隨後上稟漢武帝,被武帝大為嘉許。】

看到這裡,漢武帝眼神一凜。

或許是對江充有了濾鏡,或許是未來的自己有濾鏡而現在的他沒有濾鏡,總之他怎麼看都覺得江充的舉動充滿了私心。

“——邀名之徒,其實難副!”

【從結果上看,江充確實是踩著太子立威揚名,他因此害怕太子上位後報複自己,好像也情有可原。但他和太子既無私怨,所作所為又是秉行國法,還擔心什麼呢?】

【當初比他更牛的張釋之可是直接彈劾太子劉啟不敬之罪,原因是太子與梁王入宮在司馬門不停車,連文帝都免冠自承教兒不謹,薄太後親自下詔赦免兩個孫子的罪過,如此這兩位皇子才得以入宮。】

【太子劉啟是什麼人?後來的漢景帝,一言不合就拿棋盤暴起的大漢棋聖。在他登基後,也沒殺張釋之,隻是貶其為淮南國相。】

再次被cue的漢景帝:……有完沒完?你禮貌嗎?

【就事情的嚴重性來說,江充隻是抓了太子使者,就兩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