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下來,楊君蘇已經在溫家三口人麵前立好了人設:工作能力強,嘴甜會來事,做家務做飯不擅長;家庭出身一般,但個人能力突出,表麵上要強,實際挺溫和,外剛內柔,讓人心疼。
於鳳華和溫陽秋兩人一琢磨,這姑娘就是天上掉下來的,跟兒子可太般配了,雙方剛好互補。
吃完飯,又聊了一個多小時,賓主儘歡。楊君蘇看了宋要武一眼,是不是該告辭了。
宋要武會意,便適時地提出告辭。
溫家夫妻客氣地挽留一下,禮節到位,再起身送客。臨走時,於鳳華把早準備好的一個紅包,塞到楊君蘇手裡。他們這兒的規矩是,男女雙方相親,男方對女方滿意會給個紅包當見麵禮,數目不等,十塊二十都行。女方要是有意就收下,無意就拒絕。
溫明知緊張地看著楊君蘇,生怕她不收紅包。
楊君蘇笑吟吟地收下了,“謝謝阿姨。”
溫明知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溫陽秋也跟著鬆了口氣。
於鳳華推了一下兒子,說道:“明知,你去送送君蘇,我跟你要武阿姨說會話。”
溫明知巴不得能有跟楊君蘇單獨相處的機會,連忙應道:“好的。”
三個大人故意落在後麵聊工作拉家常,跟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溫明知陪著楊君蘇走在前麵。
溫明知激動得心砰砰直跳,絞儘腦汁找合適的話題,最後覺得哪句話都不合適,他隻能問出最關鍵的一句:“君蘇,咱們下周日還能見麵嗎?”
楊君蘇考慮了一會,說道:“我平常工作挺忙的,周日我儘量抽出時間來,咱們應該能見。”
溫明知鼓足勇氣問:“我的工作不忙,我能去四分場看你嗎?”
楊君蘇笑吟吟地說:“可以呀,歡迎你來。”
接下來該說什麼呢?溫明知又卡住了,他突然想起他的好朋友陳波也在四分場,怎麼把他給忘了?
他試探著問道:“我有個朋友叫陳波,在四分場食堂工作,你認得他嗎?”
楊君蘇笑道:“那真是巧了,我跟陳波很熟。早知道你跟他也是朋友,咱們沒準能提前幾年重逢呢。”
溫明知這會兒悔得腸子都青了,陳波跟他提過好幾次,楊姐楊姐的。可他不知怎麼回事,就把陳波口中的楊姐想像成宋要武和他二伯母那種雷厲風行,滿口大道理的鐵娘子乾部形象,年紀也想大了好多歲。他從來沒有把她跟那個從天而降幫他解圍的仙女姐姐聯係在一起過。
但凡他好奇心重一點,跟著陳波去見見他口中的楊姐,他們早就重逢了,哪用苦苦等到今天?
君蘇說得對,教條主主義和經驗主義要不得。
楊君蘇主動詢問溫明知工作上的事:“鎮上圖書館進新書沒有?我還在裡麵辦了借書證呢。”
溫明知搖頭:“好久沒進新書了。你喜歡看哪方麵的書?我家有很多。”
楊君蘇說:“我看書不挑,什麼都可以。下次來再看。”
溫明知心情激蕩,下一次再來,他就可以帶她去自己房間看看。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宋要武趕了上來,雙方揮手告彆。溫明知儘管心裡十分不舍,可當著大人的麵也挺注意分寸。他也知道欲速則不達,要徐徐圖之。
路上,宋要武問道:“小楊,你對溫家夫妻倆的觀感如何?滿意嗎?”相親相的不光是男方,還有男方的父母和家庭。
楊君蘇道:“大姐,我特彆滿意。溫叔和藹可親,於阿姨慈祥明理,而且他們的夫妻關係十分和諧。我再次稱讚一下,你和阿姨的眼光是真好。”
未來公婆夫妻關係和諧,就意味著婆婆大概率上不會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兒子身上,不會跟兒媳婦爭寵。
宋要武笑了笑,“我們跟溫家很熟,我父親跟明知的爺爺是戰友,他們一家人的人品是有保證的。”
“果然經過組織認證過的就是不一樣。”
宋要武道:“溫家夫妻倆對你也非常滿意,剛才一個勁地誇你。既然你們雙方都滿意,那抽個時間,讓明知也去你們家拜訪一下,讓你父母也見一見。以後的進度,你們自己商量著來。”
楊君蘇說:“好的。”
做媒成功,雙方還都挺滿意,宋要武也很有成就感。
楊君蘇相親這事,她並沒有刻意去跟誰說,但事情根本就瞞不住,隻半天的功夫,很多人都知道了。
大家紛紛打聽男方是誰,男方的爸媽是誰。一聽說男方父親是溫大廚,母親是婦聯主任。
有人說:“這下熱鬨了。小楊這樣的女同誌還就得是組織來接收啊。”
一個言語犀利,嘴頭不饒人的兒媳婦,碰上一個天天跟人調解糾紛的婆婆,那不得天天有大戲可看?
至於溫明知,大家好像沒聽說過,但他爺他外公他大伯二伯他哥,大家都聽說過。
溫明知的各種資料很快就被人扒了出來。
溫明知,十九歲,長相俊美,性子老實溫和,聽說連小狗都不舍得打。我的媽呀,這是羊入虎口呀。
大家暗暗替溫明知捏了一把汗,雖然不認識他,但莫名地心疼擔憂是怎麼回事?
不光是楊君蘇這邊的人在扒溫明知的資料,溫家那邊的親戚朋友也在扒楊君蘇的資料。
這不打聽還好,一打聽大家都坐不住了。
於鳳華和溫陽秋根本不用特意打聽,一堆堆的消息自動送上門來。
最先上門的是溫家的鄰居胡美平,胡美平跟於鳳華年紀相當,以前是鎮上供銷社的售貨員,前幾年把工作讓給了兒子,自己退休了。
她一直致力於跟於鳳華比較,年輕時比長相比工作比男人,現在比兒女。她兒子比溫明知大幾歲,已經結婚了。就是兒媳婦讓她不滿意。
本來她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