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躍心裡「咯噔」一下, 麵兒上倒是不露聲色,問:“你認識他?”
要是平常,方倩或許能察覺男友話音中的古怪。偏偏此刻她正因男朋友的話音錯愕, 滿心隻有「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巧合」,最多加上「不行,不能讓徐躍知道真相」。所以方倩微微猶豫, 思考著如何回答, 也就錯過了徐躍逐漸幽深的目光。
“之前我們公司不是出去團建嗎, ”方倩說,“當時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有人喝醉了來找事兒。還好有這位先生和他幾個朋友幫忙,這才沒出什麼亂子。”
徐躍眼神晃動:“原來是這樣。”
他沒再說什麼, 隻是依然看著女友, 把方倩後續鬆一口氣的樣子收入眼中。
心裡有很多疑問。認真來說, 徐躍並不覺得女友會因為一個並不熟悉的人對自己撒謊。好歹在一起這麼久,對方倩的性格心理, 他還是仔細揣摩過的。
可現在, 徐躍知道,方倩沒說實話。
這讓徐躍升起了巨大的危機感。如果說大學時加入辛燦的賽時小組是他人生當中的第一個機遇,那和方倩的關係就是第二個。他絕不容許自己失敗, 尤其是當「失敗」的原因和辛燦掛上鉤。
身側, 方倩猶豫一下,還是沒擋住心中的好奇, 問:“能和我說說這位先生嗎?他——他叫什麼名字?”
徐躍冷靜地想:她還不知道辛燦的名字,說明兩個人真的不熟悉。但辛燦對她來說一定很特殊, 可這究竟是因為什麼?
“辛燦, ”他扯起一個柔和的笑容, “你讓我說說,我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什麼。”
方倩遺憾,但也沒就著這個話題再講下去。
她把男友的話理解成「徐躍和辛燦雖然是同班同學,但並不熟悉」。很正常,方倩大學時也有這樣完全是點頭之交的同學。
兩人慢慢說起其他東西。方倩覺得事情已經翻篇了,徐躍卻一直把女友的態度放在心上。
當天,他在班級群裡回複:“同學聚會?好啊,咱們是不是先統計一下有誰能來,大家都什麼時間方便。”
其他人紛紛響應,徐躍乾脆自己拉了個表格。
有點麻煩,但麻煩很快收獲了回報。借著「統計人數」的活計,他順理成章地問起辛燦這會兒在什麼城市、找了什麼工作。
其他人大多知道徐躍和辛燦曾經一起參加比賽的事兒,也隱隱記得他們後續產生了不愉快。但時間長了,他們本身又不是當事人,對細節的記憶也就不算清晰。
似乎是徐躍想賣掉他們的成果,但辛燦不讓?最後徐躍還是賣了,拿到的錢讓他還沒畢業就買了房……多好,永城的放假可貴著呢。好的地段一平方就要上六位數,他們多少人畢業一年半,積蓄連個廁所都買不了。
和擺在麵前、實實在在的好處相比,“如果網站沒賣,這會兒是不是也能被做大做強”的可能性就顯得有點虛無縹緲。再有,大廠當時都看上他們的網站了,如果徐躍也和辛燦一樣拒絕,結果很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嘛。幾個學生都能搞出來的代碼和UI,難道大廠就搞不出來?
以上種種相加,讓知道這些的同學們對徐躍多是羨慕,並不覺得他做錯。至於辛燦的反對,應該也隻是一時轉不過彎兒,後來應該總能想通。
有這些想法打底,同學們並不覺得徐躍問起辛燦現狀不對,反倒認為他心胸大度。
隻是對於徐躍的問題嘛,還真沒什麼人能回答。
“辛燦?畢業以後就沒聽說過他的消息了。”
“@出來問問不就行了。”
“他好像不在群裡……”
“會不會回了老家?”
“誰是他舍友?知不知道辛燦的情況。”
有幾個人被@出來了。不過他們裡麵有大四時直接去外地實習的,也有很早就和女友在校外租房住的。最後唯有一人模糊記起些許細節,“他好像在寫小說吧。”
群裡的人們驚訝:“小說?”
“啊?怎麼突然畫風變了。”
“什麼小說,網址發來。”
“寫小說?總不會把這個當工作吧,肯定還有彆的。”
各種問題瞬間刷了一屏幕,舍友吭哧吭哧地回答:“我也不是很確定。但當時他經常在宿舍敲鍵盤,我碰到過幾回。
“網址?沒有網址。當時沒要,都忙著自己的事兒呢,也就好奇地瞄過兩眼。
“好像是末世題材吧,寫得血刺啦胡的。還挺刺激,你們彆說,其實我還真想過仔細看看,可惜總沒想起來問名字。
“當職業……那我就不知道了。畢業以後一直沒什麼聯係,不過好像聽他提過,他已經租好了永城的房子。”
其他人開始議論:“永城的房租也不便宜,那應該是有其他工作。”
“哈哈,也有可能是寫小說賺得多。”
“……”各種討論還在繼續,徐躍卻沒再仔細看了。
他心臟「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