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臧扔商節杖入熔爐後, 塵埃落定,那些滯留的士子才女三三兩兩的都離開了,包括黨闕、姑布卿和巢芳饒。
梁君有二攻絞國之打算 , 巢芳饒雖想就近培養謝沁, 卻是無法,隻得暫且離開,收獲大豆丁笑得見牙不見眼的燦爛笑容一枚, “老丈一路走好啊——”
巢芳饒扭頭去找謝涵, 表示一年以後, 定會再來, 謝涵欣然允諾屆時必會給謝沁抽出時間讓大師教導。
謝沁:“……”
巢芳饒心滿意足地走了。
目前還留在溫留的主要是以鄭演、期思雩、爰稼穡為首的水經派、工墨、農家子弟,以及師嘉映,和留下來運營晴雪坊的蘇盛黑。
元宵時節, 幾位大師踩點完畢,正式擬好路線、水位與建築細則。正月十六, 謝涵親自剪彩, 水利工程正式啟動。
至於勞力, 兩個多月的時間, 謝涵先是發詔令通知八城,他的溫留城自是不用說。沈瀾之的大迎城,溫亭的少海城, 豫俠的通裡城也即刻配合。虞純早色令智昏,就憑這句話是應小憐說出來的,他就不會拒絕。值得一提的是, 遊弋嚳和須葭二人還沒派人去遊說, 就主動支持,可謂深明大義。反而徐芬因為極泉城在平燕之戰後還沒恢複, 不舍得百姓如此辛苦,謝涵親自過去曉以大義,才同意。
詔令發出後,謝涵又前往各城演說,講清楚這次修建水渠的利益——隻要辛苦七年,以後莊稼都能翻倍,更不用怕黃河水泛濫,以後子子孫孫都能高枕無憂、歲歲豐收。
咳……這自然有藝術加工之嫌了,但確實是造福萬民不是?
至於工程可靠否,諸位放心,他之前召集天下擅長治水之士,討論方案,現在留下最能乾的幾個大師,相信不會有問題的。
還有七年背井離鄉?
家中田地荒蕪?
老父老母無人奉養?
不用擔心,咱們八城比鄰而居,路途又不遠。每年分批放兩次探親假,每次一月,每九日休息一日,每戶留兩丁侍弄莊稼、奉養父母。
老百姓們聽明白了,雖然要背井離鄉,但想想好處,還有假期,也都願意苦這幾年。且謝涵在八城中頗有威望,當初又曾廣施恩慧,他的詔令,眾人都願意響應。
如此,征召來的,就有足五萬人。
算上溫留原有的兩萬兵,便是七萬。當然,這兩萬兵不能完全當兩萬用,謝涵采取的輪換製,隔四日輪換,一萬操練,一萬修河,然後同所有徭役一般,休息一日。另外,操練的同時,也要維持修河道的徭役們的秩序。
至於七萬人的吃食,溫留府可沒有那麼大的廚房,做飯送飯也是勞力,於是謝涵令韓斯將溫留府所有住戶重新編了一次,十戶為一巷,十巷為一裡,共計四十一裡人家。再將目前修築路段劃分,每一裡對應就近路段的徭役,包圓他們的吃食,至於糧食則由溫留府發放,同時包了那一裡的吃食,若有發現貪墨,按盜竊罪和以下犯上罪論處,每巷人互相監督,一戶犯罪,一巷連坐。並委派了裡長、巷長管理,獎賞有之,犯罪則處罰翻倍。隔段時間,溫留府還會派出官員巡查。
如此,無人貪墨,溫留大媽大嬸們做飯送飯過來,與八城所來役民關係都頗好,一時原本的齊燕二民互相敵視的情緒都緩和許多。
為促進所有人修河的激情,韓斯每九日會給每一大隊定出計劃,超額完成的可以在後麵九天加餐,沒完成的減餐。
謝涵呢,謝涵什麼都好,就是愁糧食愁白了頭發。
七萬人啊,這一年就要三十五萬石的糧食。
八城之間,齊四城要貧瘠一點,時常靠朝廷接濟,荒年立刻餓殍遍地給你看,溫留更是首當其衝;原燕四城呢,也不五十步笑百步了,堪堪能自給自足,每次交賦稅都是吭哧吭哧的,交完所有人都勒緊褲腰帶,麵黃肌瘦,時常吃草根樹皮。
現在,謝涵在祈求上蒼今年風調雨順,至少八城百姓可以自給自足,最好能交一點賦稅,然後送到他這裡來供應供應。
齊二公子謝涓就是這個時候過來的。
謝涵本是嫌棄至極,等知道對方帶著朝廷發放的八萬石糧草時,立刻換了一個嘴臉,笑著去城門口迎接,要多親切有多親切,“二哥——”
“三弟啊。”謝涓仍是一襲紫衣,橫一把玉簫,風騷至極。兩兄弟上次見麵儼然三年前了,那時對方形銷骨立,今日整個的容光煥發,開口一聲喚後,立刻見色望弟,“三弟,聽說年前姝兒出現在溫留城?”
謝涵早知有此一問,搖頭道:“聽說過此事,隻那時繁忙,未嘗親眼一睹,不知真假。”又道:“多半是傳言罷,二哥不是說絳姝姑娘已經仙去?”
這話謝涓不愛聽,立刻拋棄不夠親的弟弟,去見足夠親的表妹,“糧草就在那兒,三弟且率人押送罷。”便直奔鄭演及其弟子租住的一個大型院落。
琴操一襲白衣,在黃河地圖上畫弄,聽聞公子涓前來,微微一笑,“表哥——”
“姝兒呢?”謝涓直奔主題。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