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皇帝執政第三十五年, 因為一場大病,身體迅速垮下來,不得讓太子監國。

而他們的鄰國倭國, 發生了一場改天換地的政變,致使許多家族失去了尊崇地位,落海做了海盜。這些海盜下海之前家族底蘊豐厚,可以購買優良的船隻和武器,在海上流竄,對我國百姓和領土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皇帝盛年時, 因為海上貿易帶來的巨額財富, 尚且還算注重水軍。

但隨著這些年年老力衰, 來自內陸邊境的隱患遠大於沿海地區的海盜, 疏忽了對水軍的掌控。水軍內部的腐敗、官匪勾結再次滋生。

導致東海外的琉砂島被海盜強行占據了五年才上達天聽。

琉砂島最早記錄出現在秦朝, 隨之還有個關於它的美麗的傳說刻在了古老的竹簡上。傳說上古滄海桑田時,生活困苦的日子過不下去, 為了到外頭尋找出路, 來到這座海島上。島上氣候宜人,水果魚類豐富,非常適合人居住, 先民在此定居下來。

時間流逝, 桑田又變滄海,琉砂島懸在大陸之外。

陸地上朝代更迭沒有影響到它,苛政酷政又很難傳到那裡。經常有抱著惡意的客人前來打擾,但是都被島民同心協力驅逐了。

但是這次的敵人實力太過強大, 島民無法抗衡。

島民和內陸的百姓有相同的祖先, 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陸地上, 以炎黃子孫的身份自居。海島被強盜占據後, 他們等著朝廷接到消息時,來救他們於水火中。

一股莫名的力量讓他們堅信皇帝會派人來解救他們。

太子年輕氣盛,得知此事時發了好大的脾氣。琉砂島懸於海外,難以治理,但的確是大夏朝的領土。海盜強占琉砂島,實在冒犯□□上國的威嚴。

他向皇父請旨派軍剿滅。

但朝廷上卻有許多反對的聲音。有些大臣認為,琉砂島難以治理,朝廷勞民傷財收回來並沒有用處,不如舍棄。

大夏朝疆土廣闊,區區小島棄了也不可惜。

有這個軍費用在海盜上,不如加強西北邊防。海盜是群沒有根底的亡命之徒,搶了就走,他們對國土的威脅遠沒有茹毛飲血的蠻夷大。

皇帝這個時候讓身體拖累的,已經沒有雄心壯誌掀起一場戰爭,在戰與和的兩種聲音裡搖擺。

事情發酵演變為了太子和朝臣的博弈。

朝臣勝,則初次監國的太子在百官之中的威信必將收到打擊。那些老臣將來更加有理由仗著資曆倚老賣老,用皇上壓太子,左右太子的想法和決定。太子勝,則繼承人的地位更加穩固。

皇帝猶豫不決,雙方的矛盾就更深。

這時,長安公主的駙馬章曜進宮求見他的嶽父,在禦書房與皇帝單獨呆了一個下午。等到出宮時,這位已經做到鴻臚寺卿的駙馬,一躍成為雲東、北海、南洋三大水軍的統帥,加封水軍總督,前往琉砂島驅逐海盜。

朝臣這些日子的爭論浪費了許多時間,章曜拿到聖旨,就要立刻動身。

臨行前,長安公主為他行囊,忍不住紅了眼眶,“以前總盼著父皇重用你,不讓你埋沒了這一身才華。如今機會真的來了,我卻十分難過。”

章曜想要安慰她,長安公主讓他止步繼續說,“你此一去是拯救琉砂島百姓的及時雨,死了是為國捐軀的英雄,得勝回來是朝堂是父皇和弟弟的功臣。我和小魚兒還有玨兒隻希望你能平安歸來。”

長安公主淚如雨下,章曜上前抱住她,久久不能言語。

章曜童年最重要的七年時光是在閩南那邊度過的,父親是閩南的官員,他對海盜打劫殺害漁民百姓等事情十分了解。

父親因為是文官,手下人不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