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瀟原本癡迷的眼,笑成了月牙,見李恪一本正經模樣,笑了。“我本來就美啊,還是吃不胖的體質。”
李恪笑著低下頭,蕭瀟還是最初的蕭瀟,而自己,心也因她無心的一句話,失去了方向。
二月(陽曆四月)悄然而至,人間最美的季節,蕭瀟帶著孩子踏青歸來,看著滿園春色,各色各樣的花兒都悄然盛開。
李恪歸來,看蕭瀟在院內花壇旁,用琵琶彈曲,一首《春江花月夜》輕音樂,用柔美委婉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描繪出良辰美景,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李恪在亭外看著,如癡如醉。
“怎麼,被我優美的曲子灌醉了嗎?”蕭瀟笑著,走到李恪麵前,問著。
“還是頭一次聽你彈這首曲子,沒有作詞嗎?”
蕭瀟思索兩秒,“沒有詞,是個輕音樂,同名的有詩,也可唱,不過那個曲子和這個略有不同。”
“詩不就是詞嗎?一同唱出來不就好了?”
蕭瀟無法反駁,古代詩詞確實是可以唱的。
“對了?曲名呢?”李恪又問著。
“曲名很美哦,聽好了,曲名叫,《春江花月夜》。”
李恪聽蕭瀟所說,一震,跟著說到。“春,江,花,月,夜。”
“怎麼樣,美吧,全詩可是很長的,我不會背,不過我會唱一點點。哼哼!”蕭瀟忽而笑了,若讓她背,還真說不上來。
“那娘子可否,再為夫君再唱上一曲?”
“太難了,這個太難唱了,我哼給你唱。”蕭瀟說著,換坐古箏前,撥弄音節,回想曲調,慢悠悠撥弄琴弦。斷斷續續彈起來,努力回想歌詞。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徘徊)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儘,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李恪細細品味,每一句詩句,層層遞進。“接入春江,浩渺幽深。就便從花談到月,又到江,意境幽曲。層層靈活,如剝焦心。”
蕭瀟放下琵琶,總算唱完,好難的曲子,卻見李恪神遊一般,心思早被詩句多走。靜靜看著他,在花壇邊賞花,默默等他回過神來。
李恪緩緩睜開眼,看著在月光下,花壇邊,手捧花瓣的蕭瀟。
“誒,你回過神了,看,我各自摘下一片,新的開始,彩色的一年。”
李恪忽而恍惚,伸手緊抱住蕭瀟,詩句中所描寫的思婦,不管曾經多光輝,都如落花一般,躲不了注定凋零的命運。
“你怎麼了?”蕭瀟說著,手中花瓣慢慢落下,瞬間失去顏色。
“跟我一起去邊境,我已經啟奏皇上,帶兵出征高句麗,立夏我就會到地方征兵。”
“我不是答應過你,我會跟著你嗎?不管去哪?我們永不分離。”蕭瀟說著,李恪激動的情緒慢慢緩和。
夜已深,府內一旁暗香。
次日,是二月初一,中和節,免朝擺宴的日子。
清晨,蕭瀟送李恪赴宴。
“記得早點回來,明天是二月二,我親自為你們剪頭發,可彆喝酒,我不在,不得超過三杯。”蕭瀟在門前嘮叨。
“好,知道了,雖不知什麼是二月二,但剪頭就是了。”李恪說著,低頭向蕭瀟告彆,額頭輕觸蕭瀟額頭,微微一笑轉身離去。
蕭瀟目送李恪,像往常一樣,揮手告彆。
夜入時分,宮人來報,吳王宴會多飲,在宮內就寢。
“他喝酒了?我都叮囑了,還喝,行,我知道了,今日時辰晚了,明早我進宮看他。”蕭瀟說著,無奈搖搖頭,進來王府。
夜半十分,蕭瀟忽而被外雷聲驚醒,心中一震,緩緩走到窗邊,看著天邊兩道閃電劈過,照亮了半邊天,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