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的?什麼意思?”宜王問道。

“正如殿下適才所言,民女從沒有覺得殿下會濫用私刑,而民女也絕對不是狐假虎威之人,民女這次來,除了要向殿下彙報一下民間的所見所得,當然也是帶著相對的建議來的,殿下說的很有道理,既然《梁律》上沒有製約,懲處、劉老板壟斷行為的律法,殿下自然也就不好辦了。所以民女就想,要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呢?修改《梁律》自然不是民女可以肖想的事情,但是民女翻閱過《梁律》,各地藩王可以根據封地的情況,設立有司衙門。就比如遠在臨東郡的平淮王老千歲,其治下就成立了‘海寇衙門’,為的就是專門治理臨東郡一代特有的海寇問題。朝廷還曾嘉獎過平淮王老千歲,說他能因地製宜,知人善用。既然有先例,宜王殿下何不借此也成立一兩處有司衙門,處理此事呢?”

宜王笑了起來,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說下去。”

“是,民女適才所言的這個‘物價局’和‘食品藥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局’顧名思義,就是係著老板姓灶台,飯碗裡麵的衙門,是切實貼合民生,民情的衙門。物價局就是調查記錄咱們泰州城內各個商品,農副產品,藥材,布匹,等等……的單價,記錄在冊後,對市集,商鋪的定價進行一定程度的監管和調控。關於基礎民生的:米麵糧油,中藥,粗布,這些商品的價格一旦出現過大的波動,比如糧食過分的漲價,降價,這時候物價局就可以出手了,第一次可以是警告,敦促修改回原價的辦法,屢教不改的可以加入罰款,歇業整頓等處理辦法。當然了,也不是說不讓商販們漲價,物價局的人要深入民間調查,結合實際情況,對各類商品的漲價製定一個合理的空間,比如說:今年田裡的收成普遍不好,買糧食的人多,米價適當上漲是合理的。但是漲多少?是要調查後決定的,不能讓各個商鋪的老板想漲多少,就漲多少,不能讓老百姓吃不上飯,揭不開鍋,不能讓百姓們賣房賣地,賣兒賣女才買得起糧食。還有民女覺得,關於糧食種子的事情,農務衙門應該具備一定的戰略儲備,碰上農民無種可播的情況,可是適當的賒賬,借出,或者低價售賣種子,來保證農戶們至少有地可種,才不至於出現農田撂荒的局麵,才能保證稅收,保證農戶的口糧。”

吳蔚說完,端起茶盞來又喝了一口,在吳蔚看不到的地方,宜王看吳蔚的眼神徹底不同了。

此刻宜王十分心驚,自己受太學,蒙宿儒教導,學百家之長,居然也要稍加思索才能明白吳蔚所言的深意。

曹天旺說得沒錯,吳蔚的確是語出驚人而不自知,她說的有些詞彙,宜王竟然從未聽說過,可仔細思考反應過來後,卻感覺是那樣的恰到好處,仿佛這個名詞就是為了這件事而生的。

吳蔚對此卻渾然不覺,還想著自己要如何靠著九年義務製教育加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所學習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裡麵的犀利論點,來說服這個上位者!

“繼續。”宜王的心裡滋味難明,卻很好奇吳蔚接

下來的內容,

冷冷催促道。

吳蔚輕呼一口氣,

繼續說道:“其實百姓想要的無非就是三餐溫飽,安居樂業罷了。隻要農戶有地可種,商販有貨可賣,自然就安居樂業了。所以民女認為這個物價局,勢在必行。”

“說說另外一個,什麼監督管理局?”

“哦,食品藥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局。這個衙門也是字麵意思,就是要成立一個衙門,專門管理,打擊,市麵上以次充好的,出售危害百姓健康食品的店鋪,商販。什麼掛羊頭賣狗肉的,還有把瘟豬,瘟羊的肉剁碎了賣包子的,用其他肉冒充豬肉羊肉的,還有在誰家餐館吃了以後拉肚子了,吃出疹子了,吃出病來了,都可以到這個衙門去鳴冤。”

聽完吳蔚的第二個建議,宜王的興致缺缺,在他看來吳蔚所言這些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

當即宜王不由得有些納悶,如吳蔚這種能說出先前一番話的人,為何還會著眼於此等小事?到底是大才呢?還是婦人之仁的庸才呢?

……

雖然,吳蔚說的兩個衙門,在吳蔚看來都是緊緊關係到民生的部門,但在宜王的眼中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物價局的作用,在宜王眼中具備著更加高遠的政治利益,可以鞏固他對泰州的統治,也能更加收攏泰州的民心,打擊商賈,甚至操控商賈為自己所用,隻是眼下並不是一個好時機,朝廷盯得很緊,宜王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出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