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在客棧裡簡單吃了一口,待太陽不再這麼毒辣便和繡娘一起出了客棧。

問客棧的店小二打聽成衣鋪的位置,果然是藩王重鎮,泰州城內成規模的成衣鋪就有五間,其中有兩間已有百年曆史,曆經三位藩王。另外兩間是在平燕王時期才開始經營,也有幾十年了,剩下一間是最近新開張的,雖然字號不如前麵幾家響亮,鋪麵卻是最大的,名字叫做“蘭軒”,聽夥計說蘭軒的老板家底深厚,買了兩間相鄰的鋪子從中間打通了,合並成一間,店內不僅銷售成衣,還出售各式布匹,店內還有精通各種刺繡手法的繡娘,可以說隻要有銀子就沒有蘭軒買不到的衣裳。

吳蔚和繡娘對視一眼,都對這個叫蘭軒的成衣鋪起了興趣,吳蔚的想法很簡單,作為一個對曆史有興趣的穿越者,能親眼見識一些古代技藝當然好了。

繡娘則是想去見識一下繡娘們的手法,若是能學到一二也是好的。

吳蔚和繡娘心有靈犀,出了客棧便朝著蘭軒的方向走去,二人相視一笑,明白這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繡娘的手上提著一個布包,裡麵放著她精心準備的繡樣。

中途問了兩三次路,蘭軒在泰州城內很有名,稍加打聽便找到了,的確如夥計所言,鋪子非常氣派,裝潢也彆具一格。

隻見鋪子門簾的正中間掛著一方匾額,上書“蘭軒”二字,而在匾額的左右,各自垂下六個長布條,每一個布條都有一尺多寬,一頭壓在屋頂瓦片之下,一頭垂在半空中,垂在半空中這一頭,用了一吊銅板拴著做墜兒,以免起風了布條到處亂飛。

這十二個布條顏色各異,從深到淺,有幾種顏色吳蔚從穿越來就從沒見過,大概是漂染的工藝複雜,或是染色的材料難得,反正清廬縣是沒有的。

繡娘怔怔看了一會兒,拉著吳蔚走上前去,停在一條靛藍色的布料前,隻見這料子的顏色極正,上麵還有一條錦鯉的繡樣。

吳蔚這才發現這十二個布條上麵有十二種不同的繡樣,有荷花,鬆柏、翠竹、祥雲、錦鯉、蜻蜓、金蟾、鴛鴦、鴻雁、菊花、蘭花、梅花,每一個繡樣都展現出了刺繡者極高的水準,不過吳蔚也隻是讚了一句。

吳蔚湊到繡娘的耳畔,輕聲道:“繡娘,我覺得你比她們繡的好,更靈動,針腳更細膩。”

繡娘抿嘴一笑,並未作答,一顆忐忑的心卻安定了不少。

“我們進去吧?”吳蔚說道。

“好。”

二人剛一進到蘭軒內,便有夥計熱情上前,問道:“二位姑娘,是看布料,還是買成衣?”說著夥計指了指牆上掛著的成衣和布料繼續說道:“咱們蘭軒也可定做成衣,布料,款式,繡樣,都由客人決定,繡娘們就在後院住著。”

聽到“繡娘”二字,吳蔚忍不住皺了皺眉,從前吳蔚從未和旁人進行過這樣的對話,潛意識裡覺得“柳繡娘”就是繡娘的名字,今日經夥計這麼一提醒,吳蔚才記起“繡娘”是個職業,而身邊這位正與自己

牽著手的人,是沒有名字的。

隻是因為她的繡工高超,彆人送了她這個“稱號”罷了。

若是說名字,柳三娘才算是她的名字。

吳蔚的心情立刻複雜了起來,轉頭看了繡娘一眼,見對方神色如常,吳蔚的心裡更不好受了。

都是柳家的女兒,憑什麼柳大姐都有名字,這樣孝順,善良的繡娘沒有名字?

這不應該!

……

“小二哥,請問貴寶號收成品繡樣嗎?我是從清廬縣來的,我也是個繡娘。”

店小二挑了挑眉,上下打量吳蔚和繡娘幾眼,見二人衣著並不差,至少絕算不上寒酸的程度,便客氣地說道:“姑娘有所不知,咱們蘭軒後院已經又二十多位繡娘了,這個……”

吳蔚接過店小二的話,說道:“正所謂‘物競天擇,優勝劣汰’,蘭軒用這麼短的時日成為泰州城內的一家大鋪子,自然有你們的優勢和長處,不過我家三娘的手藝也不差。你們掛在門口的活招牌我們已經看過了,既然還有膽量進來,至少證明在我心裡,我家三娘的繡品有資格。”

吳蔚沒有再稱呼“繡娘”而是喚起了“三娘”,她不想讓人人可用的稱號,再冠在繡娘的頭上。

店小二被吳蔚的氣勢鎮住,繡娘抬了抬手裡的布包,說道:“我帶了幾樣繡品過來,小二哥可以看看再決定。”

“好吧,不過這事兒我也做不了主,要是姑娘的手藝上佳,我就破例去請掌櫃的來。”

“那就謝過了。”

繡娘打開布包,取出幾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