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原先看中賈珍的時候,便仔細的打聽了一番,便是邊上住著的榮國府內人事也略微的知道一二,隻是不詳儘罷了。起先的時候,尤氏有意抬了她們姐妹出來與秦可卿打擂台,便十分‘好意’的將賈珍賈蓉父子兩個引得認識了。尤三姐自以為是金玉一般的人物,等閒的根本就不放在眼裡。在寧國府接觸了些日子,隻一心想著做個正頭娘子,賈珍白白拿了許多銀兩出來,根本就近不得三姐的身。反倒是後來尤三姐不知道在哪裡得知賈蓉的媳婦,眼見著就要不行了的。這才鬆了口,隻是她自以為處處算計的周到,怎奈何往常一口一個‘三姨’叫得貼心貼意的賈蓉也不過就是玩玩罷了。日子一長,莫說是將尤三姐正是娶進門的意思,就是時常的走動也漸漸淡了的。可憐尤老娘母女幾個,原本就沒有什麼傍身銀子,不過多數是依靠著寧國府賈珍賈蓉父子兩個的周濟。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尤其還是在人家明顯不複之前熱情的時候。便是刺蝟似的尤三姐也隻好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裡頭吞,唯一能做的反抗也就是在賈蓉又想起她來的時候推三堵四一番罷了。時間女子生活何其不易,尤家姐妹菟絲花一樣的人兒,也隻能依靠著賈家過活,便是賈珍淡了之後,又將尤二姐給了賈璉,她也隻能開開心心的受著。若說賈璉也並不是個憨貨,最開始的時候不過是迫於賈珍的情麵,另外尤二姐又本身就是個溫柔小意的美人。自然不忍心拒絕。不過後來慢慢處的長久了,賈璉就陷在了溫柔鄉裡頭。內心也悄悄安慰自己。人生在世的時候,誰還沒個錯處了的。瞧著二姐對著自己的一片心意。便是以前的種種也就當它過去了。也就愈發一心一意的待著尤二姐更好了。賈璉與尤二姐而言,猶如是浮沉大海中的一顆救命稻草。他既然有心拋出了橄欖枝,尤二姐便死死的攀住了才是。“要我說,姐姐真是糊塗了。咱們金玉一般的人物,就是小時候爹爹還在那會兒子,不是比起那位‘珍大奶奶’來過的還要體麵三分,怎麼如今合該著就要在他們賈家的大門前伏低做小了?”尤三姐知道了親姐姐內心也是極想著光明正大的抬進榮國府裡頭,便是做個姨娘也心甘情願的,便十分不解。尤三姐那時候還小。她隻記得了母親並她和姐姐兩個在尤府的時候,過的比照那位正兒八經的‘尤家姑娘’還體麵。年紀略大些個的尤二姐卻是記得十分清楚,還不是母親在尤老爺麵前枕頭風吹得多了,自己又伶俐,知道在尤老爺跟前做戲,便是這樣她們母女的日子才漸漸的好過起來。可見,日子過的好不好,重點不在於身份,反倒是在自己男人身上。他說你好。你就好。便是不好,那也一定是彆人的不好。尤二姐深暗此道,但是她知道三姐是個炮仗脾氣,又大小被母親寵壞了。認準了道理。九頭牛也拉不回,眼下是被賈蓉那小王八羔子氣的狠了,再不計較家事身份。更一心想出去當個正頭娘子的。索**情也不急,等自己以後慢慢的將日子過起來了。三姐便是不用人說,她自己也就明白了。這麼想著尤二姐也不和她理論。隻淡淡的笑道:“又說胡話,眼下二爺既給了前程,我又怎麼還要謀得彆的出路來!”“我這才不是胡話。”尤三姐見嫡親的姐姐如此執迷不誤,不好將薄情寡義的賈珍賈蓉父子兩個拿出來說事,隻得勸道:“姐姐隻當我的一片苦心都扔到海裡去了。璉二爺如今在外頭對姐姐說的千般萬般的好。我可是早就打聽清楚了,人家家中的那位璉二奶奶可還是好好的坐著料理家事呢。姐姐哪裡來的出頭之日,更加上‘那位’據說十分是個人物,眼下不知道還罷了,以後若是知道了,定是與姐姐‘你死我活’的,咱們由沒有娘家依仗,拿什麼跟人家爭的?”尤三姐說了一通,見尤二姐依舊不鬆口,氣的紅了眼睛,隻好揚聲叫了外邊院子裡頭守著的旺兒進來說話,以期望二姐能早日迷途知返才好。“奶奶吉祥。”旺兒進了門先跟尤二姐請安問好,方才又看著尤三姐道:“奴才在呢,三姨可是有什麼事情?”“並沒有什麼大事,不過是招了你進來說說話。榮國府裡頭我也不大熟悉,你倒是和我說說,你們老太太身子骨可還好?家中有幾位姑娘少爺的。哦,對了,還有那位璉二爺家的奶奶,性子都怎麼樣?”尤三姐不好上來就問起賈璉的正房老婆王熙鳳是個什麼樣的人物,隻好掛三帶四的亂問了一氣。旺兒能在一乾奴才裡頭脫穎而出,到賈璉的身邊伺候,自然不是個沒有眼力見兒的。所以尤三姐才這麼一問,旺兒就看了一眼‘新奶奶’,合計著這最後一個怕才是重點呢!大宅門裡的奴才個個都是人精,就是這回賈璉去江南,還是旺兒主動留下來照看‘外宅’的。原因無他,就是看著赦大老爺院子裡頭鶯鶯燕燕的一堆,卻一個正經稱呼的都沒有。而政老爺房裡頭隻有一個上不得台麵的趙氏,下人們見了,甭管心中樂意不樂意,還是要好聲好氣的稱呼一聲‘趙姨娘’。那是為什麼,究其根源不過是‘子嗣’二字罷了。旺兒踹度著璉二爺身下如今隻有一個大姐兒,外邊這位新奶奶又十分得二爺的意思,怕是不日就會有好消息的,他這好歹也算是前期投資了。更何況,家中的璉二奶奶十分厲害,就是二爺的麵子也不放在心上,對待自己這樣的奴才就跟使喚條狗也差不多,可是外邊這位‘新奶奶’人不僅溫和,更難得還十分大方。索性都是在璉二爺身邊伺候,旺兒何必不為自己留個好點的出路。這麼一想,旺兒也不等尤三姐再詳細的問起來,就一長一短的說了起來:“回三姨的話,咱們府裡頭老太君的身子骨硬朗著呢!府中要說數得上的主子除了咱們二爺,還有以為寶二爺,就是二太太嫡親的兒子,也是老太君的眼珠子,另外就是三位姑娘了。 ”旺兒不過是奴才,雖也時常私底下議論主子,不過這樣光明正大的機會,並不多,便忍不住賣弄道:“要說起咱們家這三位姑娘來,原沒有什麼稀奇的。最出挑的還要說是敏姑奶奶家中的姑娘和少爺,對了,也就是這次咱們家二爺陪著一同下了江南的兩位小主子 ”“既然都走了的,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你倒是不如說說府裡頭的事情來!”若是往常,尤三姐也是極愛聽些家長裡短的故事,隻是眼下她急於讓姐姐知道賈璉家中的厲害來,便忍不住打斷道。旺兒原本還打算好好說道說道,薛林兩位姑娘和寶二爺那些不得不說的二三事來,奈何被尤三姐生生的攔斷了,也隻好打疊起精神說起賈璉身邊的故事來。“嗬嗬 三姨說的是,瞧奴才這張嘴,沒個把門的也。”旺兒衝著尤三姐一笑道:“府裡頭如今還是二太太管家,二爺家中的那位理事。說起來,咱們二爺身邊這麼多年就除了她,也就還留一個平姑娘。” 聽到這裡,尤二姐倒是心中一動,關於王熙鳳她略有耳聞,不過旺兒嘴裡的這位‘平姑娘’她就知之甚少了,“哦 能在二爺身邊伺候這麼多年,想必這位’‘平姑娘 ’也是個不簡單的吧?”“奶奶誤會了,這位平姑娘最是和善不過的一個人。說句逾矩的話,以後等奶奶家去了,必是能相處的來的。”旺兒這麼說著,還怕是尤二姐不信,猶自解釋道:“要說是平姑娘最是和氣不過的一位了,就是因為性子好,又是那位打娘家帶來的。之前能攆的都攆出去了,畢竟二爺身邊也還是要有個貼心人的,就是這樣平姑娘才一留了這麼多年。”隻要不是賈璉十分心愛就好,尤二姐心中鬆了一口氣,又笑嗬嗬的道:“叫你這麼說來,家中奶奶卻是個厲害人物了?”“哎呦!何止是厲害,奴才活了這麼多年,莫說是見識過的,就是聽說過的再都沒有一個比她厲害的了。”旺兒聽了尤二姐的話,誇張的一拍腦門,細數起王熙鳳的不是來:“不滿奶奶說,我們在二門處當差的小子們,原就是跟在二爺身邊的,也有跟在二奶奶身邊的。跟在二奶奶身邊的那幾個,彆說是我們這些下人,就是二爺尋常也不去招惹他們的。倒是二奶奶教訓起我們這幾個二爺身邊的奴才來,都不當一條好狗的。咱們可都是滿心的盼著您這樣脾氣的奶奶以後管著奴才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