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一刀,
讓吳三桂砍了老夫?
聽到王琦的話,左光鬥幾乎要笑出聲了。
這是什麼樣的腦子才能說出來的話?
吳襄可是切切實實的死在王琦手中,這種殺父之仇,隻要是個正常人,都會去報吧?“吳三桂,你趕緊”左光鬥看向吳三桂,打算讓這個年輕的將軍趕緊出手,將王琦了結。
但是腦袋剛剛轉過來,左光鬥眸中突顯刀光。
而後便是紅色的東西,流過眼眸,左光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是,左光鬥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的身子已經失去了力氣,正在緩緩的倒下去。
“什麼?”左光鬥的失去意識的最後一刻,仍舊是有些疑惑。
為什麼?為什麼要砍向老夫?
你不應該去殺王琦嗎?撲通一聲,身下濺起一陣灰塵。
這種變故,讓殿內眾人都愣住了。
吃驚,震撼,疑惑皆有。
但是左光鬥已經死了。
吳三桂殺了一個人,其他兩個人,他會放過嗎?
楊漣反應最快,怒發衝冠喝道:“亂臣賊子,黑了心肝的東西!!!”
“送楊公上路!”吳三桂已經無法收手了,王琦方才的話,如同惡魔低語,讓人無法拒絕。
當今天下,任何人的承諾都可以不信,但是王琦的承諾。
沒有人會懷疑。
一任川陝總督啊!從此以後,吳三桂也是能夠開府建衙,封疆大吏了!人生,有時候隻要做對一次選擇!
一炷香時間不到,原本用來談判的廳堂,此刻已經是血濺當場,三人伏屍。
朱由檢已經呆在當場。
這位年輕的皇帝已經嚇傻了。
現在他隻有一個念頭。
王琦不會殺了自己吧?
“你們都出去吧,我和崇禎單獨說說話,”王琦擺了擺手,讓廳內其餘人都散去。
吳三桂的表情已經恭順無比:“大人,末將先退下了。”
王承恩原本不想離去,但是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這位大太監的腿腳就變得利落了一些。
很快,廳內的血跡和屍體都被清理乾淨。
王琦看著呆呆站在那裡的朱由檢:“坐吧,崇禎。”
“啊?”朱由檢一愣,而後趕緊落座,同時嘴裡回應道:“好的好的。”
“本來,我不想血濺當場的,”王琦坐在朱由檢的對麵,笑道:“你知道的,我向來不喜歡這樣,若是能心平氣和的說話,誰願意去殺人呢?”
“朕”朱由檢深吸一口氣,望著王琦,他無法忍受下去了,以一種絕望的語氣道:“你想如何?想讓朕做什麼?你可以直說。”
“方才我已經說過了,”王琦一臉平和的望著朱由檢:“隨我去南京城,去皇帝號,改大明為華夏國,從此天下無帝。”
“這絕無可能!”朱由檢一擺手,下意識的就要拒絕。
“我之所以有耐心,坐在這裡,”王琦看向朱由檢,好似看一個死人一般:“是因為對太祖皇帝還有些敬意。”
王琦的目光落在朱由檢身上,讓其有種如墜冰窟的窒息感。
“朕,朕需要時間考慮”朱由檢想要維持住自己皇帝的體麵。
“沒有這個必要了,你在我眼中,也本就不是皇帝,”王琦起身,向外走去。
“首席大人?”朱由檢沒有明白過來,王琦這話是什麼意思。
嗒.王琦的身子停在門坎處,扭頭看向朱由檢:“崇禎,最後再叫你一聲陛下,請安心上路吧。”
什麼?朱由檢霎時間大腦一片空白,就要起身去追王琦。
嘎吱一聲。
朱由檢剛剛跑到門口位置,廳堂兩側的大門便被關住。
霎時間,整個廳內便如同被隔絕了一般,隻能透過窗戶露出幾縷白光,整個廳內昏黃無比。
“開門!開門啊!”朱由檢已經是肝膽俱裂,用儘力氣拍打著大門:“朕不能死在這裡,朕還要中興大明,朕還要將大明傳承千秋萬代!!!”
噠噠噠.腳步聲從身後傳來,朱由檢聽到了,轉過頭看去,隻覺得恐怖不已:“你們是誰?滾出去!我讓你滾出去,朕要見王琦,讓王琦來見我!!!”
“陛下,請自裁吧!”黑暗中,聽不出喜怒,隻有冰冷。
撲通!自裁兩個字一出來,朱由檢瞬間冷靜了下來。
呆呆望著黑暗中的人影。
崇禎動了動嘴唇,好似想要說什麼。
一條白綾被懸於房梁之上,而後被係了一個死結。
嗬,望著這條白綾,朱由檢反而冷靜了下來。
古往今來,多少帝王麵對這種時刻不是痛哭流涕?但是事到臨頭,朱由檢反而釋然了。
黃粱一夢?不,是中道崩殂罷了。
天不假年,非朕之錯。
朱由檢緩緩起身,站在了白綾前。
“對了,王承恩呢?”登上圓凳前,朱由檢扭頭看向黑暗中的人影。
“已經先陛下一步去了,”那道人影的語氣依舊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到最後,倒是還有一個忠心耿耿的奴才,”朱由檢點了點頭:“請轉告王琦,將朕的屍體還於南京城。這是朕最後一個請求了。”
“我會轉告,請陛下上路吧。”
不多時候,黑暗中傳來嘎吱吱的聲音.而後便是噔的一聲,椅子倒地的聲音響起。
數息之後,空中那道人影便停止了掙紮,直溜溜的垂在空中,一動不動了。
“收拾乾淨了?”
王琦擦了擦手,接過一旁青蘿遞上的茶水。
“已經妥當了,小的已經看過,沒有聲息了.”丁福站在王琦身後,恭敬回道。
第一次做這種事情,令這位隻在戰場上殺過人的千戶官有些緊張。
而且,對方還是大明朝的皇帝啊!
丁福覺得這一次看著崇禎自裁,比當初沈陽城上先登都要緊張。
“找個南向朝陽的地方,將三具屍體分開掩埋,朱由檢的屍體,運回南京城,埋入皇陵”王琦抬眼望著池中鯉魚翻湧,眸中終究是帶了一絲無奈。
“額,大人,”親衛猶豫半晌,才道:“要不要立碑?”
“留下姓名即可.”王琦不在乎世人評說,弑君也好,獨裁也罷,現在的王琦必須雷霆手段,一統天下!剩下的事情,留給時間吧。
“小的遵旨.”
此時,時刻關注著府中談判進城的滁州府百姓,也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光天化日下,不斷抬出來的三具屍體,是什麼人?
另外,最重要的是,崇禎皇帝怎麼不見了?是生是死?
稍微有點頭腦的,都已經猜到了。
“齊國公,真的敢做?”
大多數人在今日之前,都覺得王琦是不敢弑君的,畢竟天啟皇帝故事在前,其和王琦算是結怨甚深,但是王琦對於皇家,最多是囚禁罷了,天啟皇帝的死,也是自絕而已,天下皆知。
所以,今日王琦動手弑君,讓整個滁州府都處於驚駭當中。
“從今以後,天下再無皇帝”
不知道誰開口說了這一句話,便如同風水草長一般,快速的在整個滁州府蔓延開,向著四麵八方而去。
此時,當滁州府的談判在朱由檢等四人身死中結束的時候,袁可立已經率兵抵達了南京城下。
“來晚一步,終究是來晚了一步,”袁可立望著已經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南京城,臉色灰敗至極。
“大人,那我們何去何從?”
袁可立帶來的一眾將官,皆是迷茫。
南京城陷落了,那他們來這裡,還有什麼用呢?“陛下還在滁州府,”袁可立雙目微凝,心念隻要陛下還在,一切都還有回旋的餘地,當即躍馬揮鞭:“傳令下去,發兵滁州,迎接陛下。”
聽到袁可立的命令,原揚州諸將皆麵露猶豫,南京城既已陷落,南方諸省一盤散沙,如何抵抗齊國公麾下遼東軍。
到了這個地步,天下再無其一合之將。
就算皇帝在滁州府,迎到皇帝,又有何用?
能抵擋的了王琦的十萬遼東軍馬?
“大人,我等現在兵困馬乏,此時去往滁州府,怕是無法和齊國公一戰.”
一有人開口,便是附和聲四起,皆是畏縮不敢戰。
或者說,不敢和王琦一戰。
袁可立聞言,雙眸怒睜,當即暴喝道:“既食君祿,當以死報君恩,爾等如此貪生怕死,枉稱為人臣!!!”
聽到袁可立此言,原本就心懷怨望的軍中諸將,立刻怒起。
這些人原本跟著左良玉,逃到了揚州府,好不容易遠離了王琦的大軍,現在左良玉不知去向,而袁可立又想帶著眾人去往滁州府再次拚死。
糧餉,前程皆無。
如何拚死?
“袁大人要去,你且自去,末將等無能,不能跟隨,還請見諒!”說著,原左良玉麾下副將翻身上馬,帶著手下離營而走:“我等要去往南京城,跟隨齊國公了!”
隨著有人出走,便有第二第三個人,不斷的離開。
不多時,原本上萬人的軍隊,隻剩下三千餘人。
“武夫果然不足與謀!”袁可立仰天長歎,一瞬間,便好似老去了數十歲。
半晌之後,袁可立掃視剩下的一乾軍卒:“你等也去吧,徒然送死,不可為之,剩下的路,老夫一個人走。”
言罷,袁可立也不去管其他人,揚起馬鞭,向著滁州方向而去,跟在身邊的隻有寥寥三四親隨。
當袁可立馭馬抵達滁州府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皇帝死了???”
在滁州城大街上聽到這個消息,袁可立猶然不敢相信,一把扯住路人衣領,怒喝道:“皇帝什麼時候死的?死在哪裡?怎麼死的?”
半晌過後,袁可立仰天痛哭,幾乎昏厥過去。
這個消息,讓袁可立心若死灰。
這位三朝孤臣,近乎於失魂落魄。
大明朝的天下終究是要亡了嗎?站在左光鬥等人的墓前,袁可立敬上杯酒,神色戚戚然:“此生,袁某再不複出仕為官了。”
滁州城,崇禎身死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
南京應天府。
南京諸公此刻和一眾士紳勳貴們被一同關押在守備衙門。
他們自然也收到了皇帝身死的消息——秦二寶雖然將他們關押,但是並未斷絕和外界的聯係。
“皇帝真的死了?”苟英失魂落魄,呆坐在青石板上,一臉的難以置信,三天前,皇帝還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麵前,如今一轉眼的功夫,崇禎帝就已經驟然而崩?
“皇帝死了,那我們怎麼辦?”魏國公徐弘基身材肥胖,因為擔驚受怕,臉色呈現出不正常的深紅,但是雙手卻是蒼白無比。
“怎麼辦?他齊國公無非是重新建國罷了,我們等他到了,表一表忠心,獻上家財不就得了,他難道還真的要趕儘殺絕?”撫寧侯朱國弼聞言,頗有些不屑:“我等功臣之後,倘若趕儘殺絕,豈不令世人驚駭?江山安能平穩?”
“撫寧侯所言極是!”定國公徐允楨向來和魏國公一脈不睦,見有人出言反駁徐宏基,自然樂見,直接撫掌開口道:“我等就在此等候他王琦,看他待如何?”
有了定國公和撫寧侯的話,殿內一眾勳貴心中也安定不少。
隻要不殺人,一切都好說。
“皇帝死了,爾等不思為君報仇,卻在此為自家謀後路,某恥與爾等為伍!!!”誠意伯劉孔昭實在受不了眾人的言論了,當即一甩袖子,長身而起,遠離眾人而坐。
劉孔昭這一開口,自有忠於崇禎的也跟著坐在了一邊。
霎時間,整個殿內分成了兩派。
“你和崇禎有姻親關係,自然想報君恩了,吾等可沒有必要”安遠侯柳祚昌冷笑一聲,反唇相譏。
“柳祚昌你!”劉孔昭長身而起,就要拔出腰間長劍,和柳祚昌拚命。
一時間,殿內亂作一團,眾人有看熱鬨的,有祈天憂命的,也有哭哭戚戚在一旁哀歎的。
“好了好了,齊國公還未到,我等何必在此吵成一團?何不聽聽苟大人怎麼說?”成國公朱純臣攔在兩人中間開口勸到,耳後看向當今內閣首輔苟英。
一時間,殿內安靜下來,都看向苟英。
“吾寧死!不從賊!!”苟英坐在殿內陰暗處,喃喃自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