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無窮無儘的箭雨從天空中傾斜而下。
而後便是悍不畏死的黑甲弩兵,每個人都以弓弩為先手,一陣齊射以後,便從腰間抽出長刀,與敵人近身搏殺。
第三次衝鋒,在丟下了漫山遍野的屍體之後,吳襄的鳳陽府大軍依舊被死死摁在大蒼嶺的崇山峻嶺中,整整三個時辰,無法前進一步。
“這就是傳說中大明朝最為精銳的步卒和騎兵嗎?”
秦二寶手中有大明朝最為強悍的步兵和甲兵。
而盧象升麾下,便是當世輕騎兵的巔峰。
吳襄的鳳陽府大軍,以近乎於五倍的人數,依舊在一次次的衝鋒中敗下陣來。
要知道,在戰場上,人數一旦超過萬數,每多出一倍,那便是天差地彆,那便是無法逾越的溝壑。
可是,今天的大蒼嶺之戰,讓吳襄第一次感受到了戰鬥力之間的差距。
以及深深的絕望感。
掌握如此強悍的大軍,天下何人能擋王琦呢?而且,此人好似沒有任何的稱帝之心。
他僅僅是想要為萬世之民開太平?
吳襄身著甲胄,現在高處,望著遠處遼東大軍的營地,半晌無話。
“今天,算是見識到了遼東鐵騎的實力,”吳三桂立於其父身後,臉上的桀驁早已消失,變成了驚駭和震驚:“我軍以五倍之數,承受了兩成的傷亡,依舊無法撼動對方的防線。”
籲!!
正在此時,左良玉馭馬趕來。
“傷亡太大,對方的意誌和戰鬥力太過強悍,不能再進攻了,”剛一下馬,左良玉便開口抱怨道:“我從來沒有見過這般悍不畏死的部隊……再打下去,我們自己便要先行崩潰了。”
這個時候,對於自己上次陣前逃遁的決定,左良玉已經愈發的感覺自己的先見之明。
這等強軍,非常人能敵。
反正,左良玉自覺遠不能及。
“我們已經在這裡耽誤了三個時辰,”吳襄沒有回頭,而是微微閉上眼睛,看起來有些疲憊:“我擔心耽誤的這段時間內,滁州府外的向全忠部會出事!”
“區區三個時辰,能出什麼事?”左良玉可不想再率部進攻那道鋼鐵一般的防線了,陰測測道:“遼東的主力大軍都在我們這裡,他向全忠那裡隻有熊廷弼的五千人,怎麼,一萬餘對陣五千人,不會連三個時辰都堅持不住吧?他向全忠不是自詡南京城武臣第一嗎?我倒要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熊廷弼不足為慮,主要,”吳襄緊緊攥著腰間長劍:“主要是王琦,此人用兵向來神鬼莫測,而且自從開戰,沒有人知道其到底在哪裡!”
“王琦……”左良玉舔了舔嘴唇,臉色也變得陰沉下來:“此人根本不用出來,隻要放出消息,說王琦將至鳳陽府,全天下的目光便會被吸引過來,我們的壓力便會陡增!”
“父親,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吳三桂輕歎一聲,轉身看向自己的父親:“這樣下去,恐怕三四天內,我們都無法抵達戰場。”
“傳令下去,全軍停止進攻,全部回營休整,明日亥時末刻,重新開始進攻,這一次,本帥要親自披掛,將對麵這股遼東軍一網打儘!”吳襄猛地揮拳:“絕對不能在這裡空耗下去!”
“大人,”吳三桂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末將有一個想法。”
“嗯?”吳襄微微皺眉,他不喜歡有人反對自己,而且戰場之上,更是軍令如山,哪裡容得了額外的什麼想法?但是麵對最為器重的兒子,吳襄還是語氣稍緩:“說說看。”
“長江戰場,乃是我朝廷目前第一戰場,不能有失,若是向全忠部被人殲滅,我們在這裡的意義,便微乎其微了,”吳三桂一拱手:“末將願意帶領五千人馬,繞過大倉嶺,過琅琊山,千裡奔襲滁州府!”
吳三桂此話一出,還沒有等吳襄說話,一邊的左良玉便已經開口嘲弄:“你可知大倉嶺山脈東西走向多少裡地?南北山峰險峻,又有多少高?繞過大倉嶺,越過琅琊山,你說的太過輕巧”
“總不能呆在這裡,坐看向全忠全軍覆沒?”吳三桂指著對麵的遼東大軍營地:“王琦敢將主力調到這裡,在滁州城必然有後手將向全忠全軍殲滅!現在我等不能寸進一步.到時候南京城下,有何顏麵麵見聖上?”
左良玉冷笑一聲:“我還是那句話,大倉嶺橫亙在此,不是一句話,便能翻越而過的,不過你若想去,那邊去吧,年輕人,吃點苦頭,才能成長!”
“好了!”吳襄一擺手,製止了兩人的口角:“吳三桂去準備一下,明天明天寅時末刻,便率軍出發吧,總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末將遵命!!!”吳三桂半跪在地上,領了軍令,起身後,深深看了左良玉一眼,而後才轉身離去。
“吳總督,你不會以為,憑借那五千人,越過大倉嶺之後,能抵什麼用吧?”左良玉冷笑一聲,站在吳襄身後,也望著遠處遼東軍駐紮的方向。
“總不能將所有人都拖在這裡,”半晌之後,吳襄隻是默默一歎,語氣也有些無奈。
“你是想給兒子留條後路吧?”左良玉那雙眸子帶著些許洞徹:“我可以理解。”
嘴角微微扯動了一下,吳襄扭頭,看向左良玉:“吳某問心無愧。”
“隨你怎麼說,”左良玉聳了聳肩頭:“等明日決戰,我倒要看看,你是否真的親自披掛上陣,將對方那群遼東軍全部砍翻!”
“屆時,也請左將軍,為吳某助陣!”
吳襄對著左良玉一拱手。
“好說,好說,”左良玉嘿嘿一笑:“不過,戰場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如今近十萬人困於此地,還請大人穩定軍心!”
言罷,左良玉也不見禮,直接轉身兩步,而後翻身上馬。
勒動韁繩,穩坐其上道:“糧食,飲水,餉銀皆是捉襟見肘,時不我待了!”
深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左良玉馭馬而走,吳襄的目光也變得冷冽起來。
“來人!”
“大人?”親衛上前聽命。
“盯著左良玉,若是其有任何異動,前來報於我!”
“遵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