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南京城 臨淵行(1 / 1)

朱由檢在楊漣的帶領下,先去往孝陵拜謁的太祖皇帝,隨後經朝陽門入東華門,再謁奉先殿,最終出西華門,因南京皇城未曾修葺,苟英等人建議暫時以南京內守備府為暫時行宮。

畢竟,朱由檢是‘順應民意’而登基,不能不行動迅速,萬一被其他皇兄弟或者叔叔輩的所效仿,或者其他人有些異心,那可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也令眾人笑。

故而,以信王朱由檢為首,苟英,楊漣為輔,浩浩蕩蕩一行人從孝陵而歸,至南京守備府而終。

此刻,南京城守備府,臨時行宮。

朱由檢坐在最上首位置,苟英,楊漣,向全忠等人依次立於殿內。

“根據明代宗即位的故事監國,殿下應該在明日,即十月十三庚寅自大明門入大內,至武英殿行舉行即位登基大典!”楊漣自然知道朱由檢登基倉促,甚至是有些吃相難看,缺失體麵的,但是正因為如此,才要快速定下君臣名分!隻要明天南京城武英殿上,朱由檢往龍椅上一坐,地下山呼海嘯萬歲。

則,此事成矣!

朱由檢坐在那裡,方才楊漣那一句,登基大典,直接讓其混身酥麻,飄飄欲仙!

這滋味,食骨知髓,難以忘懷!

“殿下?”楊漣皺著眉頭,望著坐在那裡,滿臉享受滋味的朱由檢。

這位名滿天下的鐵血禦史,選擇站在朱由檢一邊,擁立其為皇帝,最主要的,便是想要通過朱由檢,而掌握對外大權!楊漣,想要和王琦正麵交鋒!

這輩子,楊漣發誓,自己就算拚上所有,粉身碎骨,都要將萬事的罵名,扣在王琦身上!

但是,望著朱由檢,楊漣覺得自己有些唐突了。

這位人君,是否有些太過幼稚了。

呼.輕輕呼了一聲,朱由檢才緩過神來,眸光轉動,正好對上楊漣的目光,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嘿嘿,楊大人方才說什麼?本王,本王有些激動,未曾聽清。”

“殿下,方才楊大人的意思是,明日去往武英殿舉行登基大典!”苟英不在乎楊漣的想法,他隻想要將擁立之功牢牢地抓在手上——隻要朱由檢順利登基,那麼自己就是板上釘釘的新任內閣首輔!

無數士大夫,所為之奮鬥終生的目標啊!

距離自己這麼近,這麼的唾手可得!“武英殿?沒有問題,本王登基以後”朱由檢輕輕咳嗽一聲,將‘登基’字咬的更重了一些:“登基以後,明日會在武英殿召見群臣!而你等都是大明朝的忠臣,都是大明朝的肱骨之臣!本王也會牢牢記住!”

要的便是這句話!今日在場的眾人,都在等著這句話呢!

“殿下,這是今日擁立官員的名單,還請殿下過目!”苟英上前一步,遞上新朝的第一份折子。

一旁朱由檢的隨身太監上前接過。

“嗯,都是忠臣,都是些用心做事的臣子!”朱由檢隨手翻看了幾頁,沒有幾個認識的名字,不過不重要!等自己登基之後,慢慢用,慢慢了解!

站在一旁的楊漣,則是冷言看著這種場麵,心已經沉到了穀地——還未登基,堂上便是小人當道,若是登基,則可望呼?

正在此時,殿外傳來一聲唱名:吏部侍郎高攀龍,戶部給事中左光鬥進殿!!!

左光鬥和高攀龍到了?是搶功的來了?

還是砸場子來了?眾人聞言皆向著殿外看去。

倒是楊漣,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無人能從其鐵青的臉上看出什麼表情。

“讓兩位大人進來!”朱由檢聞言臉上立刻露出一抹喜色。

若是能得到兩位東林大儒的認可,對於穩固皇位,還是有點作用的。

畢竟,天下讀書人,都在看著呢!朱由檢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如論如何,都要表現出自己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態度來。

不多時,在眾人複雜目光的注視中,左光鬥和高攀龍兩人施施然走進大殿。

整個殿內,此刻鴉雀無聲,都在等待左光鬥和高攀龍兩人的動作嗒!左光鬥身子站定,望著穩坐高處的朱由檢,而高攀龍亦雙手攏袖,立於堂上。

“兩位先生,”苟英率先開口,他可不願意其他人搶自己的功勞,所以想要試探一二:“今日是信王殿下拜謁太祖,秉政坐堂的第一天.”

“苟英,我等今日來,是找信王殿下,與你無關,”左光鬥打斷了苟英的話頭,一雙眸子帶著審視,望向殿上朱由檢的位置:“殿下,我有句話要問問你。”

“左大人,但言無妨,”朱由檢強自鎮定。

“我隻問一句,殿下,”左光鬥沒有理會苟英,看都沒有看一眼,而是開口對著朱由檢道:“登基,是為天下事?還是為一家事?”

“左大人何出此言?信王殿下的家事便是天下事!”苟英皺眉,對於左光鬥的問題,有些不悅。

“殿下?”左光鬥重複了一句,沒有理會一旁的苟英,隻是看著朱由檢。

一臉被無視了兩次,苟英的臉上也有些掛不住,攏袖立於原地,嘴角都在微微抽動。

“本王,”信王直起腰身,目光先是一掃殿內眾人,最後才看向左光鬥,喏喏道:“本王登基,是為天下事,為匡扶大道,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而不僅僅是所為的個人家事!”

“為天下,則應該麵向天下百姓,天下文武百官,”左光鬥一側身,指著殿外,遠處的紫金山:“於孝陵前,倡名大義,訴說本朝大事,為百姓士子指明方向,讓王琦等竊國者,心有戚戚然,讓正義忠孝之臣,心中火焰不滅,鬥誌不減!”

“左遺之,信王剛剛從孝陵拜謁而歸,”楊漣終於開口說話了,攏手束袖,神色淡淡:“至於忠孝大義,人人都知道,主要是怎麼做,說的再好聽,現在如今,王琦依舊高坐北京城,近乎於執掌天下,有什麼用?”

“不談忠孝,談什麼?總要師出有名!”左光鬥深吸一口氣,轉向楊漣。

“我倒是覺得,方才國子監中,有一句話,說的不錯!”

“哦?願聞其詳。”

“哭,哭能讓王琦身死?”楊漣緊緊握著拳頭:“忠直之士,一個個身死道隕,我們能做的,僅僅是收殮屍骨嗎?不!擁立新皇,召集兵馬,北伐王琦,才是重建社稷的最佳道路!”

“是呢,是呢!”朱由檢猛地點頭。

“若能重建社稷,則左光鬥願意為信王殿下,鞍前馬後,鞠躬儘瘁!”

幾乎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左光鬥突然向著朱由檢深深一拜,開口所言,已經是臣子模樣的。

這一下,就連一直板著臉的楊漣,都有些詫異——以退為進,強行搭車啊!

而左光鬥既然已經開口,那就代表著南京城,東林一黨,都已經偏向了朱由檢。

是啊,畢竟是朱家人,畢竟是先皇親弟弟,畢竟是就藩湖州的唯一藩王。

天啟皇帝已經死了,總不能讓這天下真的旁落吧?

這一瞬間,朱由檢已經知道,自己的皇位,無論如何,已經坐穩了。

————

明天登基,今天要做的準備還有很多。

但是大部分,都不需要朱由檢去做,自有那些有誌於新朝的臣子,忙前忙後,殫精竭慮了。

朱由檢很喜歡這種感覺。

掌控權力,隨心所欲的感覺。

左光鬥,苟英等人已經離去了,他們作為新朝的內閣班子,要為明日朱由檢的登基做最後的準備。

而楊漣被留下了.朱由檢有些話,要單獨和這位楊文孺聊聊。

嘎吱一聲,偏殿的小門被關住,殿內的光線並不充裕,朱由檢坐在那裡,甚至覺得有些昏暗,而楊漣,便立身於光線和黑暗的交接點。

看起來,有些詭異。

“楊大人,本王留你,是有些話,還想再確認一下,”朱由檢坐在那裡,儘量讓自己顯得隨和,而又帶著帝王的威武霸氣,那種他曾經在祖父那裡感受到的氣勢。

“王爺,明日便是登基大典,臣還有很多事,要去做,”楊漣的表現,一如既往的進退的當:“若有話,還請王爺直說,”

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來,要不是對東林那夥同僚失望透頂,楊漣才不會如此徹底的倒向朱由檢,通過這位信王爺,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嗯”將袖子擺到一邊,朱由檢的雙手下意識地搓了搓:“本王有些擔心,本王登基,王琦那邊.”

“王爺是怕,王琦反對?”楊漣不明白朱由檢的意思。

王琦的態度,很重要嗎?一個竊國大盜,不論他是什麼態度,都不會影響南京城內,登基為帝的朱由檢。

“倒不是怕其反對,”朱由檢咧嘴笑了笑,補充道:“但是,總要防範一二,南京城,畢竟沒有多少兵力了。”

“等陛下登基,可以以皇帝手諭,召集天下兵馬,”楊漣的想法很簡單,當初勤王兵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天下人都在等,等一個站出來統領眾人,反對王琦的人。

而現在,朱由檢便是那個人!楊漣覺得,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詔令,比之任何東西,都要有用,到時候,王琦集團內部,都難免分歧。

“那倒是,那倒是,等正式登基,本王便發布征兵令,”朱由校仍舊下意識地搓著手,顯得有些不自信:“還有一件事”

“嗯?”

“登基詔書,要不要給北京城,去一份?”朱由檢心中想著,整個大明江山,都算是自己的,那麼法理上說,王琦也算是自己的臣子吧?去一份詔書,不為過吧?

“若殿下一封詔書,能把王琦從北京城召至南京,臣為殿下賀,為大明朝列祖列宗賀,”楊漣說了一句玩笑話,話外之意便是,做這等徒增人笑柄的事情,乾什麼呢?

“知道了,本王知道了,”點了點頭,朱由檢明顯有些失落“殿下,多想想登基之後,如何收複北方吧,這等事情,比所為的麵子更加重要,也更加緊迫,”楊漣一躬身,緩緩退走。

朱由檢坐在殿內,眉頭緊緊的皺起。

“可惡!”

砰的一聲,朱由檢直接一拳打在椅子上,陽光下,飛起一陣灰塵。

“朕!”

朱由檢的唇間迸出一個字,一個朕字。

————

當南京城熱火朝天的進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準備工作的時候。

徐州府,秦二寶大軍已經開始動作。

在收到南京城新帝即將登基的消息之後,這位王琦手下第一心腹大將便召集軍隊,南下開赴鳳陽府。

鳳陽府總督留守官黃可立是參與過萬曆三大征的,以累計軍功,在萬曆四十年時候,遷鳳陽任留守。

算是經年老將。

但是現如今,也隻是經年而已。

畢竟,鳳陽府的兵馬,滿打滿算,隻有兩萬餘人。

麵對兵強馬壯的遼東北,黃可立的第一反應,是棄城而走。

“是徐州府的消息?”黃可立手裡拿著宿州軍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徐州府的遼東兵,就如同一柄懸在頭頂的利箭,隨時隨地的要將緊鄰的鳳陽一刀剁了!

黃可立當然知道自己不是對手,但是這個時候,棄城而走,南京城不會饒了自己的。

他黃可立可沒有吳襄和左良玉那般的實力,能讓南京城忌憚什麼。

“黃大人,新帝登基,我們可急報南京城,將此事捅上去,向上求援罷!”鳳陽知府王元奇倒是不急,輕撫胡須,開口道:“秦二寶是因為新帝登基,才南下對鳳陽動手,如果這個時候南京城不有所動作,隻會讓天下人寒心.”

“就算有援軍,那也是半個月之後了,驟然之間,我鳳陽府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抵擋啊!”

黃可立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鳳陽府城高池深,一個月總可以抵擋吧?”王元奇皺著眉頭。

“遼東兵,不同其他,”黃可立走了兩步,站在王元奇的對麵緩聲道:“若是大人有信心,鳳陽府兵力給你,我去往南京城搬救兵!”

望著黃可立隨時腳底抹油要溜的樣子,王元奇嘴角微微抽動,心中暗罵:我也想要去南京呢!

新帝登基,從龍之功,誰不想要?

“那?”黃可立微抬下顎,眸子閃了閃。

“同去!”王元奇點了點頭:“鳳陽府,交予總兵趙武斌!”

“一言為定!”(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