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魯爾離開(1 / 1)

土豆種在原先種包穀的位置,阮寧用黃牛犁地,柳澈和阮長福等人就在後麵將泥土敲碎,把殘留在地裡的根莖和石塊撿乾淨,之後再按照阮寧所說的,挖出洞眼,將已發芽的土豆種植下去,蓋上細泥土。阮寧購買的土豆種才一百斤,種植的麵積不大,有著阮長福等人的幫忙,沒多久一百斤土豆就種好了。阮寧給阮長福等人說了種土豆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施水量,這才回了家。一回到家,就聽阮霄說:“閨女,爹惹事了,爹把楊大狗給打了!”這話他是避開呂氏給阮寧說的。阮寧哦了聲:“打就打了唄!”以楊大狗現在的能力,也對抗不了阮家,他也沒那個膽子!阮霄皺眉:“你不怪爹惹事?若是楊大狗報官那就麻煩了!”阮寧:“爹不用擔心,楊大狗沒那個膽子報官,就算報官,官府也不會搭理他,他本就是混子,被打已是家常便飯。”阮霄一愣,覺得這話特彆有道理,嘿嘿笑了起來:“那以後爹見他一次,打他一次。”阮寧點頭:“好。”然而,第二日,阮霄卻得知,鼻青臉腫的楊大狗,收拾了包袱,離家出走了!阮霄氣得跳腳:“沒出息的玩意兒,被打一頓就連自家老母親都不要了!老子又不會殺了你!”兩日後。稻穀曬好,幾輛馬車又來了阮家,將稻穀拉走。也是在這天,魯爾提出告辭。阮霄抓著人不肯放手:“老兄弟,真想再多留你幾日呀!”魯爾笑道:“可不能再留了,我前些日子就想離開了,你和你的家人非得留我下來等糧食收完,讓我品嘗了新糧再走,現在糧食已經收完了,我也該走了,不然天氣轉冷,我回家的路不好走。”他拍了拍阮霄的肩膀:“等我回哥達國,再弄新鮮的東西來你們這裡賣,我可是和明燁談好生意了的。”見魯爾執意要走,想到魯爾家裡也有父母兄弟,阮霄便不再挽留,給魯爾收拾了許多本地特產。阮家眾人送著魯爾出了村,之後阮霄和柳澈親自趕著馬車送魯爾去渡口。當天晚上,老爺子把安字輩的阮安登等人找來商討了對孩子們的安排,阮霄和呂洪凱父子也在其中。老爺子發話道:“五歲和五歲以上的孩子,都讓他們去呂老弟的私塾啟蒙,生活好了,孩子們的學習也不能落下。”阮安富等人都讚同這個決定。村裡的私塾建得很寬敞,多了阮家這些孩子加入,加上村裡原先在讀書的孩子,總共四十個孩子,也不會顯得擁擠,夫子有呂承澤和呂洪凱兩人,也教導得過來。老爺子看向呂洪凱道:“呂老弟,雖說我們是親家,但一碼事歸一碼事,束脩是多少,我們照教,我們阮家的孩子,你也不用特意照拂。”呂洪凱捋著胡子點頭:“我自當一視同仁!”院子裡。呂氏看向閔文瑤:“嫂子,孩子多了,你一個人做飯就忙不過來了,得請人才行。”進了私塾,在下午放學之前,孩子們都不能出來,中午是要在私塾的飯堂用午飯的,食材則是孩子的父母們提供,提供的分量和種類都是一樣的。閔文瑤臉上的毒早已解除,那些紅色的斑點已經消失,露出了本來麵目的閔文瑤是個宛如俠女般,長相略帶英氣的女子。聽了呂氏的話,閔文瑤點頭:“的確該請個做飯的人了。”呂氏拉住閔文瑤的手:“我這兒有個人選,就是梨花,安登他媳婦,她做吃的還挺麻利的,而且做得也還挺好吃。”閔文瑤是知道梨花的,阮家眾多小媳婦裡麵,也就付梨花做事最為麻利細心。“梨花若是願意的話,我非常願意請她來和我一起為孩子們做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閔文瑤笑道。呂氏:“那我去給她說說。”閔文瑤點頭:“行,你給她說好,若她願意,就來找我,我與她說說工錢的事情。”呂氏當即去找付梨花。付梨花正在自家灶房裡收拾衛生,呂氏過來,就直接給她說了私塾請人的事情,付梨花聞言萬分願意。“安登在明燁的那裡找了一份夥計的活兒做,明天就會去上工,長水過幾日也要去私塾讀書,我一人在家裡,除了做點家務也沒什麼可做的,能去私塾做飯賺點銀錢補貼家用,我當然萬分願意了,謝謝四嬸!”付梨花道。因為天氣逐漸轉冷,新開荒的地暫時也種不了什麼糧食,阮安登就不願留在家裡,前些日子就去找了宋明燁,從宋明燁這裡找了活兒來做。阮安登是識字的,隻是以前在高山村長年種地,沒有在外乾過什麼活路,考慮到阮安登經驗不足,宋明燁給他的安排先是從夥計做起,等阮安登適應了,再來以他的能力安排,看看他是否適合做掌櫃的。阮安登和付梨花就一個兒子,名為阮長水,如今才十二歲,少年的年紀,出去也不好找活乾,夫妻二人就打算讓兒子讀書。隻是過去的十二年裡,阮長水沒有上過私塾,隻是跟隨阮安登學過認字,認識的字也不多,沒有那個實力同阮書幾人一起進驪山書院讀書,畢竟藺老先生的招生極為嚴格,阮安登便打算讓阮長水先在呂家私塾裡學習,等打好了基礎,有實力了再進驪山書院。呂家的私塾隻適合孩子啟蒙,若以後想要參加科舉,還是得進大書院學習,藺老先生的學識比呂洪凱父子要高許多。見付梨花是願意的,呂氏立刻帶著她去找閔文瑤,把工錢的事情說好之後,過幾日授衣假結束,付梨花就能去上工了。因為渡口較遠,今晚柳澈和阮霄回不來,阮寧難得陪呂氏同睡,母女二人躺在床上談心了許久,才慢慢睡去。翌日,早飯過後,阮安登就去了鎮上,同行的還有長字輩的其他三個年輕人,這幾人,都是很機靈的,和阮安登一樣,在宋明燁那裡找了活乾。阮安登幾人出門,阮長喜就去尋木材,按照阮寧所畫的雕刻圖雕刻東西,阮長福則去楊新那邊學蓋房子,其他人都去地裡乾活,每個人都沒有閒著。阮寧回了柳家這邊,在自己的研究房裡研製藥物,將開辦醫館的時間徹底定下來。又過了一日,黃昏之時,柳澈才和阮霄趕著馬車回村,二人親自送魯爾上了大船後才回來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