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征北戰(1 / 1)

千古一帝 楊力 1218 字 1個月前

統一六國的硝煙還在彌漫,秦始皇又把他的長劍指向了山北和海南,灞橋頭上送走了五十萬大軍,長城下為三十萬壯士贈言,從此,中國的疆域空前地擴大到了東臨南海,西到隴西,北至遼東,南達嶺南……早春天氣,冬寒未儘,綠柳已經抽芽,正在微風中搖曳。灞河橋頭,戰馬嘶鳴,軍旌飄揚,五十萬大軍即將南下平定百越(今之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將士們牽著馬,手執刀矛,整齊地站在橋下,整裝待發。秦始皇立在橋頭上,為出征部隊壯行。他舉樽向主將屠睢祝酒,說:“天下雖已歸一,但邊域未安,百姓有怨。將軍此去,必當平定南疆。但要多加注意,嶺南地形複雜,越人又驍勇機警,萬萬不可大意。”“末將遘旨。”屠睢一飲而儘。出征吉時已到,鼓樂高奏,屠睢翻身上馬,向始皇施禮後一揮令箭,出征大軍急速而過。秦始皇目送著將士們,他對立在一旁的李斯說:“朕不但要一統六合,還要把丟失的北疆南域統統收回,更要向東西南北擴張,讓我大秦的疆土囊括八方。”“吾皇聖明。”李斯恭聲回道。秦始皇躊躇滿誌地望著急行而過的將士們,向他們擺著手。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次南下出征的五十萬大軍,將有一半戰死疆場……正是:“灞橋柳,灞橋柳;壯士出征,莫停留。”“秋冬落,春又出;株株綠柳猶招手。”“有的歸,有的否;默默無言,難回首……”嶺南除地形複雜之外,那兒的人個小機警,勇猛異常,而且鬥誌頑強,寧可避人山林與野獸相處,也決不當俘虜。他們不但擅長山戰,還善於夜襲,偷襲,往往是秦軍在明處,他們在暗處,所以秦軍被打得“伏屍流血數十萬”,主將屠睢也陣亡戰場。消息傳來,秦始皇毫不示弱。不但增兵派將而且加強了糧草運送,尤其還派史祿南下修靈渠以保證運輸。經過幾年血戰,秦軍終於征服了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中國的版圖已經向南擴張到了嶺南以下。蒙恬大勝匈奴的消息傳到鹹陽宮,秦始皇十分高興,頒旨嘉獎,並傳旨把黃河以南收複的失地封為六個郡,派人去管轄,並組織人口遷移。匈奴趕走了,長城也修起來了,從此黃河以南得到了安定,經濟也很快繁榮起來。阿房宮前殿張燈結彩,殿前插滿了鹵簿儀仗,青銅爐鼎香霧繚繞,寶瓶插鮮……剛落成的阿房宮大殿位於驪山麓下,大殿是三百裡阿房宮的主殿,其餘連到鹹陽的千百座宮殿群還正在修建之中。七十萬民工正在日夜奮戰……阿房宮前殿寬五百步,長五十多丈,殿內可容納萬人,大殿下可容納十萬人,大殿有閣道一直通到南山峰頂的宮闕,然後過天橋越過渭水,通向鹹陽……阿房宮大殿和正在建築中的阿房宮殿群,仿佛天下的星座一樣,通過銀河群星把驪山和鹹陽連在了一起。象征地下和天上是一樣的仙境。殿內雕梁畫棟下,擺滿了奇花異草,溢出陣陣馨香,加之鼎爐內焚吞嫋繞,讓人有欲置仙界之感……殿門又以木蘭為梁,用磁石為門,暗示刀槍難入。殿堂正中掛著一麵巨大的紅絲錦,上有李斯用小篆書寫的巨大的壽字。原來,今天是秦始皇的壽辰,始皇在此新建的大殿為他舉行盛大的祝壽宴。大殿內有成千上萬的桌幾,上麵擺了美酒佳肴……一萬名被邀出席宴會的有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包括全國各地應邀而來的郡縣官吏、武士、名士……他們都站在大殿外,恭候皇帝駕到。他們互相小聲打著招呼,笑著,說著。“皇上駕到。”秦始皇從金鑾中出來,向大家一揮手。“皇上萬歲,萬萬歲”的呼聲像排山倒海一樣,一浪接一浪地響了起來。秦始皇走到新殿裡,在殿中央高台上的禦桌後落座。這時人們才順序進入殿內,在寫有自己名字的幾桌上屈膝而坐。吉時到時,鼓樂響起,一千名宴侍身著嶄新的官服,手捧菜盤魚貫而入,很快千張桌幾上都擺滿了佳肴美酒。壽宴開始,鐘鼓齊鳴,出席宴會的人全體起立向始皇叩拜,山呼:“秦皇萬歲,萬萬歲!!”“免禮平身。”始皇說。於是各人落座。趙高唱道:“丞相李斯念祝壽辭。”於是坐在左排首坐的李斯起立,八個衛士抬了一座係著紅綢的鼎入內,鼎在鼓樂聲中放在殿前,衛士退出後,李斯照著銘鑄在鼎上的大篆體金文念道:念畢。李斯率全場向秦王叩拜,並山呼:“秦皇萬歲,萬萬歲!!”“祝吾皇萬壽無疆!”始皇龍顏大悅,高興地起立向大家致謝。然後說:“今天,請大家來,一是向我的生辰祝福,更重要的是慶祝我大秦南征北戰的成功。現在,我大秦的疆土已經空前壯大,已是北至陰山,南達珠江、海南,東抵遼東朝鮮,西臨大漠。朕現在要嘉獎兩位功臣。一位是北伐匈奴、威震北疆的大將軍蒙恬,一位是在南征中英勇殉國的主將屠睢。”這時,鐘鼓高奏,一身將服的蒙恬出場定到殿前,屠睢將軍因已陣亡,由他的兒子出來代受。趙高、李斯把獎贈的黃金發給了他們。全場起立鼓掌。蒙恬含著眼淚向始皇叩拜:“末將謝皇上隆恩,末將一定終身為大秦、為始皇儘忠。”屠睢的兒子也跪謝了始皇。二人領獎後退入前排席桌坐下。秦始皇又說:“朕還要獎賞在南征北戰中英勇陣亡的軍人家屬。”又上來一批烈士家屬代表,領獎叩謝。始皇又說:“朕還要重獎南征北戰中英勇戰鬥的勇士們,要表彰他們的功勳。”於是又有一批將士出列,分彆接受了晉升令狀。秦始皇還對修長城、築水渠、修國道有功的人都頒了獎,授獎畢,舉行了盛大的歌舞宴會。先是百名武士出場跳了威武雄壯的《出征舞》,他們舞姿矯健,歌聲嘹亮。舞劇的大意是:將軍率隊,將出征,秦皇將他們送到灞橋邊,秦王高舉酒杯為他們祝祈,將士們跪謝秦皇後急急而去。戰場上,他們英勇殺敵,出生人死,出征勝利了,武士們勝利返回,秦王仍在灞橋迎接他們。然而將軍已經陣亡了,副將們把將軍的軍服跪呈給秦王,秦王接了衣服後,淚如雨下……武士們表演得十分逼真,音樂又很悲愴,屠睢的兒子看了大哭不止,其他烈士的家屬也一齊哭了起來,全場發出了一片唏噓聲。連一向剛毅冷酷的秦始皇也落下了淚。舞劇演完後,全場起立鼓掌致謝。秦王吩咐趙高給了演員們嘉獎。秦王又離位走到屠睢的兒子旁,為他擦去了眼淚……之後,又進行了歌舞表演,宴會到入暮才散。歌曰:“壯哉!大雪飛兮,朔風妄,戰馬嘶兮,金戈鏘;跟秦皇兮,上沙場,征南北兮,天下安。”“……”“偉兮!春風起兮,雲和祥,戰車隆兮,鼓角亢;跟秦皇兮,征四方,凱旋歸兮,國泰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