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武田信玄身邊的女性(1 / 1)

武田信玄 新田次郎 2682 字 27天前

卷入政治與愛情的漩渦,被曆史的波濤所翻弄,依舊凜然生存的女性命運——在被認為“尊卑分界”嚴明的係譜中,清和源氏義光流的甲斐武田氏係譜裡登場的信玄的女人有正室三條夫人、側室諏訪夫人、禰津夫人、油川夫人等四人。從這個係譜圖看來,信玄側室的人數在戰國諸侯中並不算多。在戰國亂世,除了英雄必好色的原因之外,即使僅僅是一國一城的主人,在做為人質時,一樣不可避免的會與多位女性達成政治婚姻。信玄的政治婚姻是迎娶公卿的女兒為正室,以加深和天皇及足利將軍的友誼,一旦有事能奔赴京都聯合強有力的武士集團做為助力;一方麵又以諏訪、禰津、油川等睥睨當時的名門豪族的女兒為側室,以實現他的政治野心。這四個女性幫信玄生的五個女兒,也是在十二、三歲,尚未能領略政治婚姻的意味時,便被嫁出,成為可憐的犧牲者,換句話說,就是成為人質。成人社會的戰國時代係譜圖裡,僅僅記載“女子”二字,其餘如名字、出生年月日、死亡年月日都付之闕如。因此,後世的作家對於諏訪夫人便憑著自己的想像而為她命名,如井上靖的《風林火山》裡名為由布姬;新田次郎的《武田信玄》中稱為湖衣姬。除了係譜有記載的無名女性外,其他被排除在係譜之外的女性應該為數不少,因而圍繞於信玄身邊的女性人數,僅憑係譜是叫人難以相信的。信玄十三歲時,首次同衾的女性上杉夫人,在武田譜係中完全被抹煞。上杉夫人是武藏國河越城(川越市)的城主扇穀上杉朝興的女兒。信玄在行冠禮前小名太郎。此年,武田殿下(太郎)與河越殿下(上杉朝興)的女兒優佳予(新田次郎書中名為於滿津)在申月成婚(後略)上麵是《妙法寺記》有關天文二年(一五三三年)記載中的一節。武田太郎的父親武田信虎,企圖征霸關東而與相模的北條氏綱、氏康父子的攻略對抗,乃與扇穀上杉締結同盟,共同抵抗同一敵人後北條一族的攻擊。信虎在麵臨駿河的今川氏輝、東信濃的大井貞隆、相模的北條等強敵環伺的多難時期,隻好與當時已漸衰落的上杉朝興聯手。朝興也想借助信虎統帥下身經百戰的武田騎兵團,來防禦北條氏。朝興為了博得信虎的歡心,把信虎日夜思慕的原關東守領上杉憲房的未亡人說服,遣她嫁給信虎為側室。天文二年春天,朝興單方麵向信虎提出“我願把女兒嫁給太郎殿,請勿推辭”的意願,然而這個姻緣卻受到太郎的生母大井夫人及近臣們的反對。在舉行成人禮之前,迎娶朝興殿下的女兒做太郎殿的正室的所有傳言必須停止,即刻停止。然而,信虎無視於夫人與重臣的反對,當年十月,迎娶朝興的女兒入城。當年才十三歲的幼妻——上杉夫人從河越帶著三個侍女隨著信虎與太郎入城。翌年,上杉夫人隨即懷孕,十一月底死於難產。薄命的上杉夫人也有一說是被“毒殺”而死。兩年後,天文五年(一五三六年)一月,太郎敘官階為“從五位”,同年三月,從將軍足利義晴那裡,獲賜“晴”字,改名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這一年,駿河發生政變,信虎加入今川義元陣營,當時今川義元以十八歲之齡出任駿、遠兩地的守護官。在義元的斡旋之下,晴信迎娶位為公卿的三條左大臣公賴的二女兒為正室。這樁婚事曾勞動將軍足利義晴出麵說服三條家。此時室町幕府亦麵臨下克上的亂世,幕府權威即將崩潰;為了加強幕府的根基,希望能牽製東方的強豪武田一族。三條公賴對女兒遠離家鄉嫁入山國並不是很樂意,隻是考慮到京都若發生政變時,需仰賴甲斐的武田,而締結這樁姻緣便可獲得這個承諾。公卿的小姐嫁給晴信的喜事,轟動甲府的四麵八方。持續四百餘年的武田一族,曆代以來,從未娶過公卿家的女兒為妻。裡裡外外都成為話題,晴信與三條家小姐的婚期,定在晴信行冠禮四個月後的七月初,三條的小姐乘著轎輿由京都出發,從東海道東下,途中經過駿府城,由今川家的侍衛取代京都來的三條家的護衛,擔任守護引導之責,中道往返,穿越隘口共十日之久,才抵達甲府。為了一睹公卿家公主的芳容,甲府的男女老幼擁擠在沿路兩旁,三條家小姐的轎簾開著,明朗的笑容浮現在歡迎的人潮中。十六歲的晴信雖迎娶公卿之女為妻,在教養上卻未必能勝過夫人,對這位在京都孕育長大的夫人,他有些張皇失措地迎接她入城。父親信虎的喜悅達於極點。與公卿締結姻親使武田的權威又升高一層。信虎任內的天文七年(一五三八年)有二次;晴信自立後從天文十年(一五四一年)開始至十七年(一五四八年)有四次,都有敕使或非正式的從京都派遣冷泉為和卿、三條西實澄卿、四辻實遠卿等人,共七次到甲府來拜訪。每次都由晴信和三條夫人負責接待,並舉行歌會和漢連句會,晴信也作和歌、吟詩、跳能舞以歡迎公卿們的光臨。遠離京都而心緒落寞的三條夫人,希望能從公卿們口中聽到一些京都故土的消息,晴信對她的這份心願頗能體會。晴信與諏訪夫人(中的湖衣姬)初次見麵,是在晴信二十一歲自立後,翌年天文十一年(一五四二年)六月進攻諏訪之時。諏訪的領主諏訪賴重的正室禰禰是晴信的妹妹。諏訪夫人(湖衣姬)是信濃守小笠原長時的親戚之女與賴重所生的女兒。此時諏訪夫人才十三歲。賴重在甲府自殺後,她被收入躑躅崎的宅邸,在大井夫人庇護之下養育長大。三年後,以將生產諏訪領的後繼者為由,回到諏訪的上原城,而後成為晴信的側室。更以照顧晴信為名目守在他的身邊,希望為晴信生的第一個兒子能成為諏訪的領主。諏訪夫人為晴信生的四男四郎勝賴,出生於天文十五年(一五四六年),那年她十六歲。第二位側室油川夫人,是現在甲府市東油川町近郊,領有土地的甲斐源氏之一支的油川家的女兒。夫人的祖父是晴信的祖父信繩的表弟信惠。晴信的父親信虎十四歲繼任甲斐守護之職時,信惠為奪取外甥信虎國守的寶座,曾發動武力反抗信虎。晴信就任甲斐國守時,油川一族誓願效忠武田家,為了證明這份忠誠,將族中最年輕的、被譽為才女的女子嫁給晴信做側室,晴信那年三十三歲。第三位側室禰津夫人,她的父親是信濃的小縣郡有名的禰津元直。元直是信虎的隨從大臣,後移家高遠,信虎將六女嫁給元直的嫡男神平。所以晴信與神平算是姻親,而神平的妹妹就是禰津夫人。大概是在晴信三十歲前後所納的側室。武田和禰津氏的結合,對未來將繼任為諏訪領主的勝賴,猶如增加一支大柱石,因而晴信極寵愛禰津夫人。晴信對男色也很有興趣,最有名的便是與他的親近侍衛春日源助(後來的高阪彈正忠昌信)之間愛的誓言。身為正室的三條夫人對他的丈夫不像一般女性有強烈的嫉妒心,不會想完全擁有晴信,和現在的倫理觀念大不相同;戰國時期的女性心理實在難以推測!晴信與三條夫人生有三男二女。長男太郎義信,二男龍芳出生時就已全盲,三男信之在十歲時夭折,長女於梅嫁相模北條氏政為正妻,二女嫁給晴信之姊的嫡男穴山玄蕃頭信君(後來的梅雪)為正室,彆號見性院。長男義信文武兼備,在母親眼中是位光芒耀眼的年輕武士。義信行冠禮後,娶駿河今川義元的女兒為正妻。永祿三年(一五六零年)五月,義信的嶽父今川義元遭到織田信長的奇襲,戰死在尾張的桶狹間,義元的嫡子氏真繼任為駿、遠二國的守護領。嫁給相模北條氏政的長女於梅(黃梅院),是在天文二十三年(一五五四年)十二月,背負著甲、駿、相三國同盟的任務,成為北條氏的嫡子氏政的正室,生了氏直、氏房、直重、氏定四個兒子。今川義元之死使得境內三國同盟的均勢開始動搖,永祿十二年(一五六九年)一月,信玄和三河的德川家康聯手,進攻駿、遠兩國,迫使甲、相兩國的關係崩潰,於梅離婚單身回到國內。自家的女兒回國,對雙親來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信玄讓容顏憔悴的女兒住在巨摩郡南古莊(中巨摩郡甲西町南湖)裡,給予年收入十六貫二百文的土地,讓她能生存活命。於梅出家的意願極為強烈,因極愛氏政,拒絕再嫁並獲得生母三條夫人的允諾。信玄隻好拜托大泉寺的安之和尚做她的導師,依於梅的心願剃發為尼,法號宗芳,雅號春林,又尊稱黃梅院。黃梅是取本名於梅的梅字,梅是在漫長的冬天裡,耐過寒冷而在早春盛開的迎春花,取其精神做為法號。那時候,黃梅院已知自己的死期將近。信玄夫妻在歎息中,將巨摩郡龍地宿(雙葉町)劃歸為大泉寺的彆院,給予建造黃梅院,並由南古莊的地方官來負責維持費用。那年元月十七日,黃梅院寂然辭世,時年二十七歲。信玄與仇敵織田信長締結同盟,更命令側室諏訪夫人遺留給他的活紀念品四郎勝賴迎娶信長的養女遠山氏(草木城主遠山友勝的女兒)為正妻,這件婚事沒有徵得三條夫人和當時被信玄幽禁的義信兩人的同意。遠山夫人在產下勝賴的嫡子武王丸(後來的信勝)之後,不久即去逝。信長在遠山夫人死後,立即提出要信玄的四女於鬆嫁給信長的嫡子奇妙丸(後來的信忠),信玄在被幽禁的義信及三條夫人麵前,對奇妙丸和於鬆的婚事,一開始表現得就不是很起勁。信玄不寬赦義信的罪過,說服心中尚滿懷憧憬,希望能再成為信玄的得力助手、做武田家的繼承人的義信,在永祿十年(一五六七年)十月十九日自東光寺學寮流放他,義信便在信玄與信長聯手奪取駿河的那一日自殺而亡。三條夫人悲歎義信之死的淚水未乾,又遭逢長女於梅的死,每日痛哭度日的她,在於梅死後一年餘;元龜元年(一五七零年)七月二十八日病歿,時年五十歲。她去逝後,信玄在躑躅崎東邊建立圓光院憑吊她。圓光院的記載上寫有“圓光院殿梅岑宗藤大禪尼元龜元年秋七月廿八日五十歲逝去說三(導師)”等語。三條夫人親生的二男龍芳是個全盲之人。在躑躅崎的宅館附近聖道小路邊,建有房舍讓他過著半僧半俗的生活。天正十年(一五八二年)三月十一日,龍芳在甲府南邊的入明寺自殺,他的嫡子顯了道快(信道)殘存下來。二女見性院,丈夫穴山梅雪死於非命,長男勝千代也在天正十五年(一五八七年)六月五日,因出天花不治而死,當時年僅十六。武田勝賴死後,見性院所祈求武田家能再興盛的願望已經斷絕,便落發為尼,時年四十二歲。梅雪生前,為了降伏於德川家康,曾送黃金二百枚及養女二人給家康做側室。其中一人被稱為下山夫人,頗受家康寵愛,替家康產下五男萬千代。家康將五歲的萬千代送到江尻城(今清水市與津町)讓見性院撫養。關原會戰後的慶長六年(一六零一年)五月,萬千代行冠禮,改名武田七郎信吉。家康選中信吉為武田家的後繼者,封他為下總國小金三萬石城主,再提升成佐倉五萬石的城主,所以在慶長七年(一六零二年)四月,成為水戶二十五萬石的藩祖。可惜信吉在到任未久,即因不明原因的熱症猝死,享年才廿歲。家康對兩度失去家族後繼者、天涯孤獨五十七歲的見性院,深抱同情,便給予她五百石養老金和武州足立郡大牧村(浦和市大牧)的領地,又讓她住進江戶城北的尼姑庵。水戶藩主改由家康與側室阿萬夫人所生的賴房(水戶光圀之父)擔任繼承人。在尼姑庵度日的見性院成為德川第二代將軍秀忠的側室誌津夫人的救命恩人。誌津夫人懷有秀忠的孩子,不見容於秀忠的正室阿江夫人,從深宮裡馳往見性院處請求依靠,見性院便將她托給在八王子的妹妹信鬆院。信鬆尼的俗名叫做於鬆,是信玄與油川夫人所生的,和見性院是同父異母姊妹。於鬆在武田家滅亡的前夕,從甲斐逃脫,前往八王子出家為尼。八王子的尼庵是武田家的舊臣大久保長安在自己的領地上為她所立的,即現在的曹洞宗信鬆院(八王子市台町三丁目)。信鬆尼教導當地原住民有關紡織的知識,布施功德無數。對於姊姊的依托,更竭儘所能把誌津夫人照顧得無微不至,誌津夫人平安產下一兒,即秀忠的三男幸鬆丸。半年後,幸鬆丸被帶回江戶城,由見性院撫養長大。幸鬆丸行冠禮後,成為信州高遠城城主保科正光的養子,改名保科正之。最後成為會津藩祖的正之,對養母見性院極為孺慕,頗儘孝養之責。正之出生時幫他洗澡的信鬆尼,在八王子集結武田舊臣,千人同心,正欲有所作為,卻在元和二年(一六一六年)四月十六日,以五十六歲之齡去逝。墓所就在信鬆院。而見性院也在她死後第六年元和八年(一六二二年)五月九日,結束七十七歲的人生。正之的生母誌津夫人,自從將兒子送給見性院撫育之後,一直未再與正之見麵,寬永十二年(一六三五年)九月七日歿世,時年五十二歲,遺骨埋葬在身延山的久遠寺。見性院死後,正之親手將她葬在會津藩鬆平家的佛寺裡,安政五年(一八五八年),正之的後世子孫會津藩主鬆平容保,更在見性院的領地武州大牧村(浦和市)建立天台宗清泰寺,以供奉見性院。見性院法名為“見性院殿高峰妙顯尊儀”。信玄的三女萬裡姬的生母是誰,史料上沒有記載。萬裡姬七歲時嫁給木曾義昌,十三歲就做母親,共生有三男三女。丈夫義昌因背叛甲斐而與武田家斷絕關係,義昌成為豐臣秀吉的隨從大臣,封下總國海邊郡網戶一萬石領地。萬裡?99lib?姬與義昌在此地共同生活,文祿四年(一五九五年),義昌五十六歲,病歿。未亡人萬裡姬伴著最小的兒子義通回歸木曾家,向家康懇求,希望家康幫助木曾家再興盛起來。晚年在木曾郡黑澤的上村家度過,正保四年(一六四七年),以九十八高齡於木曾山中的家裡悄然去逝。信玄的六女阿菊(菊公主)的生母亦不明,上杉謙信去逝後,翌年天正七年(一五七九年)三月,勝賴持續謙信的誓盟,與上杉景勝締盟,同年十月,勝賴的妹妹阿菊嫁給景勝為正室。景勝入仕豐臣秀吉的領國,敘階“中納言”成為“五大老”之一,又成為會津藩主。從此,阿菊便在京都的會津宅邸過日,京都方麵稱她為甲斐夫人。慶長九年(一六零四年)二月十六日,四十六歲病歿。景勝因為在關原會戰時未加入家康的陣營,被移封為米澤藩(山形縣米澤市)。阿菊和她的監護人——出仕上杉家的信玄的七子信清,二人的墳墓,都設在米澤藩的隸屬佛寺裡。(凃玉雲/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