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堠之戰(1 / 1)

武田信玄 新田次郎 2808 字 22天前

二俁城陷落時,城將及城兵全部換人。新二俁城城主依田信蕃向信玄表示:“餘將竭力護城。”立即開始修城。攻守易位了的依田信蕃,從進攻二俁城時較脆弱的地方開始補強。另外,派人從遠州到三河的北部、信州的伊那,召集桶匠,製做天水桶,並收集大水瓶。二俁城最大的缺點是缺水。因為沒有水井,河水成為唯一的水源。隻要河流不在城內,就可能被敵人控製水源,正如武田軍采用的策略一般,屆時,隻能仰賴城內的貯水。換言之,二俁城的存亡,仰賴於城內士兵的數字及素質,以及水桶和水瓶的數字。依田信蕃連下在屋頂上的雨水也不放過,全部存入天水桶內。附近的農民都被徵召修城,技術好的工匠也都入列整修。“武田信玄西上之說全是虛招。這次率大軍前來,是想攻二俁城,改建後,在此遠觀遠州。一定是這樣的。”出現這樣的傳言。二俁城的整修工程,因而變得更為浩大,幾乎所有的遠州工匠和桶匠都被調用。“整修二俁城隻是為了對付織田和德川的聯軍。聽說織田的三萬大軍已經到了濱鬆。”又有這樣的傳言。這些都是德川為牽製武田軍而放出的流言。傳言正盛時,濱鬆方麵也出現一些謠言,惹得一些市民開始避難。“武田信玄的三萬大軍快要到了,屆時一定會包圍濱鬆城。如何是好?”這些謠言,則是武田為了向德川施壓力而放出的。二俁和濱鬆之間僅隔七裡半,對方的行動很容易被探子掌握傳報。雙方放出的諜報人員,展開一場混戰。武田的忍者和德川的探子,常常碰麵,斥堠隊也有迎麵相視的時候。雙方都在二俁和濱鬆的中心點附近,布下嚴密的警戒網。德川每一裡放五名探子警戒,詳細掌握住武田方麵的舉動;武田亦同。在二俁城改建工程未完成前,信玄按兵不動。但是,這一段期間,他並沒有閒著。信玄派人四處探聽天下情勢,特彆調查西上作戰途中諸豪的動態。十二月十八日,二俁城改建完畢。軍事會議在合代島的本營召開。首先,報告二俁城的改建成果,以及二俁通往伊那的道路情況,斷裂的橋梁已補好,道路也可以供輜重隊通過了。信玄的一貫戰法是先消除後顧之憂。西上作戰時,絕不可讓三萬大軍挨餓。對於食糧,采取當地徵調方式,但是三萬人不是個小數字,若不能確保補給線,恐有危難。強化二俁城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護補給線。它不僅輸送兵糧和彈藥,同時也是大軍行經的道路。信濃和甲斐尚有機動部隊,必要時,也需要道路來徵召他們。在原隼人佐昌胤報告完濱鬆附近到三河之間的敵城、兵力、道路和地形之後,軍事會議正式開始。信玄決定西上作戰時,兵分三路。至於以後的內容,則不參與,隻在最後做一個決定。在軍事會議之前,信玄要勝賴和典廄信豐等年輕將領積極發言。到了會議當天,則讓近習的曾根內匠和真田喜兵衛昌幸等人,多多發言。近習、使番等,相當於帷幕中的年輕參謀,當然,他們可以表達意見,但是,有長輩在座,昌幸和內匠等,隻是負責掛地圖、準備資料,靜觀會議進行,不隨便發言。當天的軍事會議,方向可粗分為二:一、包圍濱鬆城,打持久戰。理由是:織田信長約派出三千援軍。以信長目前在北近江小穀城與淺井、朝倉軍對峙的情況來看,不會派更多的軍隊。②隻要信長不加派援軍,采用包圍戰術必須奪下濱鬆城。二、包圍濱鬆城的同時,繼續西上進攻三河。理由是:攻擊三河,可孤立家康。②一路直逼小穀城,聯合淺井和朝倉,擊破織田信長。無論是提案一或提案二,都是以信長不移動主力為前提。假若信長的主力移動,那又另當彆論。若是以往的信玄,必然是先攻下濱鬆城,免除後顧之憂,才舉兵西上。但是,打從信玄出古府中的那一天起,他的目標就是讓武田旗幟在京都飄揚;眾將領亦是有誌一同。若把重點放在西上,則宜采提案二。但是,置濱鬆城於一旁而不顧,不僅西上作戰補給線有被切斷之虞,亦有腹背受敵之憂。但是,提案一所謂的包圍濱鬆城,遙盼陷城之日,也不是個好辦法。提案一、二提出之後,有片刻的沉靜。各將領在等待信玄的決定,但是信玄沉默不語,似是有所不滿。隻見他頻頻看向勝賴和信豐等人,好似在說:你們這些年輕的腦袋瓜子難道想不出更好的計策?“難道就逼不出家康這家夥?”勝賴說話了。勝賴一直讚成第二個提案,現在,在父親的誘惑之下,說話了。“好極了!你打算如何誘出家康?”信玄問勝賴。其實,勝賴並沒有計策,隻是被父親一激,脫口而出罷了。其他部將對勝賴的發言,並不十分關心。(突破遠江中央、攻擊見付,以及包圍二俁城時,家康一直不出麵。在信長大軍到達之前,他是不會出城的,兵力一萬比三萬的戰爭結果,任何人可想而知。再如何誘惑,家康還是不會出動的。)部將們都這麼認為,因此對勝賴的第三個提案不表示任何意見。信玄看著近習們,那是一種命令他們發言的可怕眼神,也是一種斥責的眼神:你們都是啞巴嗎?近習們都低下頭來,隻有真田喜兵衛昌幸接下信玄的視線。“我讚成勝賴公的意見。勝賴公早有這樣的打算,卑職就所知的提出來,不知意下如何?”昌幸轉向勝賴問道。昌幸為了顧及勝賴的顏麵,將之歸諸於勝賴事先即有的想法。勝賴如釋重負地用力點點頭。“昌幸,你就說說看吧。”信玄在勝賴開口之前,已下出這道命令。信玄對真田昌幸和曾根內匠這二個近習,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如山縣昌景和馬場美濃守二位大將一般,輔佐勝賴。昌幸的發言,令信玄的眼角為之一亮。“三方原,是誘敵殲滅的理想地點。為了誘敵出三方原,我軍必須假裝包圍濱鬆城,逐步接近,再由中途的追分轉向氣賀。如果敵方有意出戰,必然會在此轉向時刻出兵攻擊。此時,對我方而言當然十分危險,但是我們已經有萬全準備,或許會出現一時的混亂,但是隻要立即重整,必能切斷敵軍退路,予以包圍,使其全軍覆沒。”昌幸侃侃而談。將領中有人點頭。沉悶的空氣終於有了變化。“誘敵的地點在此。”昌幸起身,走到地圖前,拿著箭,在圖上一處畫一個大圈。“此地即是俗稱的三方原,是一處荒原,土地貧脊,不適農耕。在追分附近轉向時,如果敵軍不來攻,我方可以慢慢地越過三方原,北上祝田。祝田,是三方原的儘頭,地形從廣寬的台地轉為祝田阪。通往濱名湖的入江深處,有一個祝田村。到處都是水田的狹長地帶,不適合大軍行動,附近又有人家、都田川和森林。不過,雖然不宜作戰,卻是過夜的好地方。我軍下了祝田阪,不妨在那兒等天亮吧。”話說到這裡,小山田信茂氣衝衝地罵道:“笨蛋,這不就中了敵人的計嗎!敵軍看到我軍進入祝田,豈不一舉進攻。而我們就像死胡同裡的老鼠……”但是,小山田信茂立刻發覺此計就是要讓我方有如籠中鼠,以誘惑家康。於是立即改口道:“好吧,這也是個方法。喜兵衛公,請繼續說下去。”昌幸的計策真是巧妙,竟能讓小山田信茂出口罵人。“主公至少要帶半數的兵馬下祝田阪,住在祝田。這樣,敵軍才會深信不疑,我們才能贏得這場戰爭。敵軍主力聞訊出濱鬆城而來時,我方下祝田阪的兵馬必須回到事前安排的地方,布陣等待敵軍主力前來。能否贏得這一場戰爭,關鍵在於能否掌握下祝田阪以及撤回的這一段時間。若撤退太早,敵軍會知其中有詐而返;撤退太慢,我軍就真如小山田公所言一般,成為死胡同中的老鼠。這一點務必謹慎為要。”昌幸善於維護他人的顏麵。也真虧他能引用小山田公的那一段話,藉此保住小山田信茂的麵子。眾將開始討論昌幸的計策。由於太過危險,有人不表讚同。昌幸坐在一旁,不再發言。細節讓各將領去發言,他靜觀即可。“各位對喜兵衛的計策,有何意見?”信玄問道。“太難了。萬一有個閃失,我軍必定損失慘重。不過,也唯有這麼做才能引出家康。若讓家康毫發無傷地留在後麵,必定會影響我們的西上作戰。”“在川中島大會戰中,我軍也采用了故露破綻誘敵再加以殲滅的計策。在那一場戰爭中,我軍獲勝,將上杉軍逐出信濃,獲得了北信濃的穀倉地帶。但是,我軍的損失也不小。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將德川軍誘至三方原,但無法將其殲滅時,我軍可能遭受的損失。采用此一戰法,就得放棄西上作戰。情況最糟時,可能必須撤軍。”“戰爭,不是生,即是死。今天,不是德川亡,就是武田存。不必多想了。”有人這麼認為。一切都是理論,沒有人反對昌幸的策略,采行的可能性很高。接著,有人提出實際行動。“我典廄信豐願意率一隊人馬在祝田阪的台地上阻擋敵人,我軍可利用這一段時間登上祝田阪,包圍敵人。如此一來,我軍必勝無疑。”信玄問勝賴:“你對昌幸的計策有何意見?”“剩下的是布陣和撤退的問題。”勝賴回答道。“我同意。現在,我們來討論布陣和撤退。不論我軍損失多重,一定要取得德川家康的首級。”信玄下了結論。真田喜兵衛昌幸的計策被采納了。接下來討論實際的作戰計劃。第二天繼續召開軍議大會。探子開始四處活動。十二月二十日,武田的活潑氣氛,引起德川的注意。濱鬆城為此召開軍事會議。他們假設武田三萬大軍(實際數字是二萬五千人)的可能行動,再訂立策略。一、武田軍包圍濱鬆時,采取下列對策:估計至少守城六個月。要注意食糧管理。②請求織田支援。③動用掛川城和高天神城的兵力,窺視武田的補給線。二、武田軍不理會濱鬆城,繼續西上時:追隨於後,侵擾敵後。②切斷武田軍的補給線。③奪回二俁城。就這兩個策略。我軍一萬,敵軍三萬,戰必失利。織田軍若不前來支援,實在無力與武田應戰。德川家康的謀臣們針對這二項原則充分討論之後,再根據情報整理武田的情勢。十二月二十日的情勢:㈠武田的探子在武田本營所在的合代島,越過神增、大天龍、小天龍,沿著秋葉街道,朝濱鬆方向,展開秘密的活動。㈡追分、小豆餅附近,出現敵軍的斥堠兵,在探查地形和間道。㈢三方原的祝田到氣賀之間,亦出現敵蹤。祝田各部落有疑似武田的人在探聽附近的情況。㈣合代島通往三河的順路的宮口、都田、金指附近,較少見到敵蹤。以上是十二月二十日德川方麵收集到的情報。由於地利之便,德川掌握到武田軍在建好二俁城時展開的種種活動。德川既然無法與突然侵入的武田三萬大軍應戰,就必須充分掌握敵軍的諜報活動。十二月二十一日。武田和德川的探子,在笠井附近起衝突,雙方皆有損失。德川斥堠隊長森十兵衛的三十名手下之中,有二人受傷。斥堠的目的原本在偵測敵情,而非作戰。明知不宜動乾戈,但是二軍相交時,仍忍不住上前廝殺一番。“敵軍的斥堠已經到笠井了?”內藤信成問森十兵衛。內藤信成是德川負責指揮斥堠、收集武田情報的主要將領,手下中有許多斥堠高手,森十兵衛就是其中之一。“敵軍的行為不尋常。”森十兵衛冷靜地說道。“有何不尋常?”“武田的斥堠確實在笠井村尾和我軍起了衝突。但是事後一想,好像是敵方的斥堠事先埋伏在那裡。換言之,我們是中了敵軍在笠井設下的陷阱。”森十兵衛言談之間,仍然不停地思索。“你的意思是,武田故意想滅口以隱藏他們的蹤跡?”內藤信成說道。“是的。照理說,斥堠應該隱瞞蹤跡才對。”內藤信成把這一段談話,在軍事會議中提出來。“武田故意消滅他們在笠井附近的行蹤,是為了強調進攻濱鬆的印象。”信成說道。“笠井,剛好位在濱鬆和二俁之間。此地出現敵蹤,首先讓人引發敵軍南下之想。敵軍故意強調這次行動,無非是向我軍耀武揚威。至於表麵上南下,其實直上三河之說,恐有牽強之處。現在的武田軍,可以說是為所欲為。”酒井忠次說道。按常理推斷,的確如此。“可是,內藤公精於情報,一定也有他的道理。武田信玄乃一名將,或許有甚麼策略,還是多加注意為妙。”石川數正說道。“是啊!保持警戒,門戶深鎖,誰不會呢?可是你們願意這麼做嗎?讓毫無戰鬥意誌的德川軍受武田的欺侮?”酒井忠次說了幾句之後,接著向內藤信成詢問祝田的狀況。“祝田附近的武田斥堠逐日增加,今天已有近十人潛入。安排在當地的斥堠頭目榊久兵衛來報,有疑似武田斥堠的男子,爬上祝田阪的大鬆樹。”信成說道。“甚麼,祝田的大鬆樹?那裡有能幫助斥堠的鬆樹?”一直保持沉默的家康說話了。信成站到地圖前,說明三方原一帶的地形。“三方原附近是一片廣大的草原,但是從根洗鬆附近到祝田,有一片鬆林。”所謂根洗鬆,傳說是弘法大師種植的大樹,上祝田阪,出台地。“敵軍斥堠會爬上大鬆樹,可見有其利用價值。”家康說道。“是的。如果三方原淪為戰場,隻有在根洗鬆附近才能俯視三方原全景。”“一定要先拿下。”“是的,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信成看到家康出神地望著地圖。信成繼續說明榊久兵衛獲得的祝田方麵的情形。“一個疑似敵方間諜的人,潛入祝田名主佐兵衛家中,探察庭院和房子的格局。從這些情報來看,武田似乎打算在祝田紮營。如果他們從合代島到濱鬆,打算經過街道,北上祝田,那麼,祝田就應該是他們紮營之地。如果他們的計算是從合代島一口氣直上三河,他們應該選擇較前方的西氣賀附近紮營。但是,那附近並沒有武田斥堠的蹤跡。”內藤信成報告完畢。酒井忠次問道:“難道信玄是故意率領三萬人馬包圍濱鬆,真正的目的卻是不包圍而直接北上三河?他何以要如此大費周章?”“可能是要誘我們出來。”“如果他們要在祝田這種地方紮營,根本不堪我軍一擊。”“不錯。敵軍為了讓我們有這種想法,所以故意表現出要在祝田紮營。這是一種誘敵的手段,想讓我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出動。”“如果真是此計,我軍必須謹慎行事。不論敵方如何施展誘惑伎倆,我軍依然緊閉城門不出擊。”石川數正說道。“不,我們不能以偏蓋全。當士氣高昂、戰機成熟之際,雖寡亦能敵眾。既然已經知道敵人的伎倆,何不將計就計。戰機不會從天而降。有時,我們必須自己創造戰機。”酒井忠次說道。在詢問過鬆樹之後,家康一直保持沉默。他一邊聽取家臣們的意見,一邊思索祝田之事。他曾經在祝田附近獵過鷹,三方原台地的北方,是一個陷落地形。(武田的三萬大軍一旦陷入那一片狹窄之地,必定動彈不得。)他突然想起織田信長於永祿三年(一五六零年)在桶狹間突擊今川義元之事。當時,今川義元正率三萬大軍(其實是二萬五千人)西上。信長卻以不及義元十分之一的兵力,挑戰成功。當年,信長隻有二十七歲。(現在,該是我在武田信玄率領三萬大軍西上時,以三十一歲的年齡,討伐信玄的時候了。)家康在拿自己和信長做比較。家康的立場,比信長迎戰今川義元時有利多了。除了城堡和家臣團之外,還有旺盛的士氣。“對,要把握機會。”家康喃喃自語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