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歸來(1 / 1)

傷心者 何夕 468 字 27天前

從機窗俯瞰太平洋廣闊無垠的海麵是一件相當枯燥的事情。陳橙斜靠在座椅上,目光有些飄散地看著窗外,陽光照射進來,不時刺得她眯一下眼。陳橙看看表,還有三個小時才到目的地,這使得她不禁又一次感覺無聊起來。林欣半仰在放低了的座位上輕聲地打著呼嚕,不知道在做什麼好夢,居然睡著了臉上還帶著笑。新四經濟開始興盛的時候陳橙的誌向是成為一名“腦域”係統專家。當時她剛開始攻讀腦域學博士,那會兒正是新三經濟退潮的時期,幾年來時髦到極點的作為新三經濟代表的JT業頹象初露。JT相關專業的學長們出於飯碗考慮正在有計劃地加緊選修“腦域”專業的課程,陳橙不時會接到求助電話去替那些人捉刀寫論文。用“新”這個詞來表述一個時代的習慣大約始於20世紀後半葉。當時有不少“新浪潮”“新時期”“新經濟”之類的頗令時人自豪的提法,但很快這種稱謂便顯出了淺薄與可笑,因為它不久便開始繁殖出諸如“新新人類”以及“新新經濟”之類的既拗口又意義含混的後代。所以到了現在出現“新四經濟”這種語言怪胎實在是逼不得已,除非你願意一連說上好幾個“新”字。“腦域”技術正是新四經濟時期的代表,甚至可以說整個新四經濟的興起都與之相關。一位名叫蘇楓的專家發明了這項將人腦聯網的技術,將人類的智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時也有力地回敬了那些關於機器的智慧將超越人類的擔藏書網憂。(本事詳見何夕作品《天生我材》)。正是“腦域”技術的興盛掀起了一個高潮,將全球經濟從JT業浪潮後的一度頹退中拯救出來,帶入又一輪可以預期的強勁發展之中。而現在,作為首批擁有“腦域”專業博士學位的青年專家,陳橙有足夠的理由躊躇滿誌。陳橙的思緒已經超越了飛機的是不存在的。她幾乎每天都會在互聯網(這是古老的新經濟時代的產物)上同國內的某個朋友麵對麵地聊上幾句,更不用說通過電子郵件進行聯係了,所差的隻是不能拉上手而已。當然,這不包括那個人。陳橙悚然一驚,思緒像被刀斬斷般戛然而止。為何會想到那個人,這不應該。對陳橙來說那是個已經不存在的人。是的,不存在。陳橙扭了扭有些發酸的脖子,從提包裡找出份資料來看。不過有點不對勁,資料上的每個字明明落在了陳橙的眼裡,但她看了半天卻不知道上麵寫了些什麼。她停下來,輕輕地歎口氣,扔掉手中的資料,因為她已經知道這是沒有用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