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戰將至 天道好輪回!(1 / 1)

遼東,襄平。

張昊三戰三捷將高句麗這個隱患暫時解決掉後就率軍返程。

玄菟郡已入囊中,接下就是遼東三郡中的樂浪郡了。

“殿下,這是我派斥候潛入樂浪郡所獲的情報,請您過目!”

朱靈將一份關於樂浪郡的情報遞給了張昊。

張昊邊看邊問道:“遼東一切安好?”

朱靈答:“都好著呢,所有您出征前安排的事宜都在一一進行!”

“甄郡丞和禰主簿把遼東治理的井井有條,襄平到遝氏的官道正在修建。”

“管承派往青州的水軍還沒回來,不過估計也快了,新式戰船也在建造,還需幾月時間方能竣工!”

“其他...好像也就沒什麼了。”

張昊點了點頭,再問:

“襄平城中的招賢館呢?有出現什麼特彆的賢能之士嗎?”

朱靈如實回道:“沒,都是些會手藝的匠人來應試。”

招賢館顧名思義就是招納賢士的地方。

不過張昊所修建的招賢館並不止招納文人武將,隻要有一技之長的都算。

遼東之地的人口確實太少了,大基數下很少出什麼人才。

即使有也是遼東本地的豪強子弟。

張昊看向手上的樂浪郡情報。

樂浪郡有十八縣,治所朝鮮,現任太守叫張岐,治政與軍事上的水平較為平庸。

各縣武備一般般,郡中有個小幾千兵力。

總的來說比較輕鬆,隻要打下郡治抓了太守張岐,各縣就可以傳檄而定。

張昊看完情報後見朱靈還留在原地,望著對方臉上那滿是期待的表情,一下子就想起了出征前說過的話。

“朱靈將軍你就放心吧,這次攻打樂浪郡的功勞都是你的,沒人跟你搶!”

朱靈聞言不好意思地放下心來,卻又有些疑惑地問道:

“殿下,此次出征樂浪管將軍和麴將軍都不去嗎?”

張昊說道:“我等在玄菟郡跟高句麗人打了幾場硬仗,麾下士卒亟需休整,他們就不去了吧!”

“況且遼東需要人來守著,對了,吾父有什麼消息從幽州傳來嗎?”

朱靈仔細地想了想。

“有!涿郡的公孫瓚是塊硬骨頭,傳信前來讓殿下您領兵支援!”

張昊無感地撇著嘴道:

“遼東距涿郡千裡之遙太遠了,傳信吾父吧,就說我打完了樂浪郡再去幫他們!”

張昊在襄平城中待了沒幾天。

等攻打樂浪郡的輜重準備完畢,張昊就以朱靈為主將帶領大軍往樂浪郡進發。

他自己也在此次出征之列,也算是給了一個不想去涿郡的借口吧!

臨行前,

張昊留管亥守襄平,讓其從麴義麾下挑選了一些人手補足一營編製。

麴義則保留了兩營編製,空缺的士兵從朱靈手下的八千人中勻了一些過去。

另外,

玄菟郡雖然不再受到高句麗人的襲擾,但也同樣需要人駐守。

於是在南歸前,張昊把麴義的部下柳毅抽調為玄菟郡兵曹,讓其自行募兵守禦。

而玄菟郡的太守之職暫時空缺,張昊目前沒有也把禰衡或者甄堯分派出去牧守一方的打算。

更何況玄菟郡離襄平不遠,短時間內不需要太守都行,有什麼可以直接傳報。

......

時間一晃,

來到這一年的八月中旬。

張昊隨朱靈的大軍攻打樂浪,結果卻打了快兩個月都還沒有打下來。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點。

一是己方士卒本就隻有幾千人,強行攻城太難。

二是樂浪太守張岐是個有逼數的人,他知道自己在打仗上不太行,就隻下令郡兵堅守城中不出。

不管張昊用什麼計謀,賣出什麼破綻,張岐就是不上當。

氣得張昊直罵張岐是個隻會打呆仗的呆瓜。

不得已之下,

張昊隻能讓朱靈先去把樂浪郡的其他縣收了,再回過頭來合兵包圍朝鮮這座孤城。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

一封從幽州傳來的急報,讓張昊不得不留下朱靈及其麾下士卒繼續包圍朝鮮,而自己則快馬加鞭地趕回襄平。

“幽州的急報什麼時候送來遼東的?現在還有新的消息傳來嗎?”

“麴義,將你部立即開往遼河大橋安營紮寨,將周圍所有渡口的船隻全部收繳!”

“同時派人去遼東屬國找蘇仆延,蘇仆延不在就找能管事兒的小帥,讓他們務必派出騎手替我在遼河沿岸日夜巡邏,謹防朝廷大軍的突然到來!”

“還有,通知玄菟郡的柳毅進入戒備,再讓管承的水軍到遼河的入海口處等我軍令。”

“至於老管,你...暫且等等吧,先留在襄平城中,大戰將至,恐怕城中的某些老鼠要不安分了!”

下達完一係列命令,張昊這才抬起頭來看向在場的麴義、管亥、甄堯、禰衡等人。

沉默片刻,張昊深呼吸一口氣後表情嚴肅地說道:

“老實說,自吾父登基的那天起,我就在等這一天的到來很久了!”

“我什麼身份?你們又為何在此?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我今天依舊要重申一遍,漢室衰頹、人心失德,天下叛亂的人隻會越來越多,最後將這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的大漢拖入深淵,萬劫不複!”

“一次!請諸位再相信我一次,打贏這一仗!”

“此戰過後,我等即可坐斷遼東,以待一年之內天下大變的格局;倘若一年後天下未曾大變,那諸君可自取我的頭顱向朝廷請賞贖罪!”

張昊說完,手中握著幽州傳來的急報徑自出門去了。

而屋內的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除了自己外對方的心思究竟是怎樣的。

張昊來到外麵,

看著情報上記載的內容一臉凝重。

隻見上麵赫然寫著的是朝廷以尚書令盧植為將,募集上萬燕趙之地的精壯武士北上討賊。

盧植麾下有名有姓的人,

有諸如:中郎將孟益、钜鹿太守郭典、黎陽營謁者趙威孫、騎都尉公孫瓚、高邑令劉備等皆受其節製!

對!就是高邑令劉備。

劉備三兄弟因為之前強衝他張昊的數百騎兵的那一戰提前揚名了!

正好高邑令沮授被張昊擄走,冀州刺史賈琮便讓劉備補上了這個空缺。

此時張昊心中百感交集,隻覺得還真是天道好輪回啊!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